陳亮
摘? ?要: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是落實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民生工程,其融合進程受利益相關者利益關系重構與平衡的直接影響。基于利益相關者理論,辨析聯席會議與領導小組、研究院與指導中心、運動處方師與健康生活方式指導員等相關者利益訴求,構建整合、共享、補償等利益平衡機制,為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利益相關者;全民健身;全民健康
中圖分類號:F241?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1)35-0153-03
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是健康中國建設的重大決策部署。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十四五’時期,以全民健身促進全民健康為主線,把體醫融合納入大健康治理體系推進相關工作。”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是一項系統的民生工程,其推進過程受到相關利益相關者利益關系的重構與平衡的直接影響。然而,學者(劉瑩,2017[1];雷沙沙,2017[2];房慧瑩,2018[3])研究指出,利益相關者參與動力不足、利益訴求偏差與沖突、共同責任與利益激勵缺乏、宏觀氛圍與微觀機制不完善等問題,制約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發展。因此,本文從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內涵闡釋出發,審視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利益相關者構成及其利益訴求,探究利益平衡機制,為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協同治理新格局建設提供參考。
一、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內涵闡釋
(一)全民健身的內涵闡釋
全民健身的內涵在時代背景下不斷發展完善。早在1952年毛澤東就提出“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的號召,從生產建設與國防建設的高度強調體育鍛煉對國民體質改善的意義。1995年,《全民健身計劃綱要》頒布,提出全面提高中華民族的體質與健康水平,健康成為全民健身新的內涵。2016年,《“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印發,推動全民健身生活化,開展體醫融合和非醫療健康干預,以全民健身實現全民健康上升成為國家戰略。新時代背景下,全民健身是以人為本、以健康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的具體實踐,是健康整合導向下的健康生活方式的具體體現。全民健身活動強調科學性,是實現全民健康的具體抓手。
(二)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內涵闡釋
學者對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內涵有不同角度的解讀。胡楊認為,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是多部門協同和社會參與,升華“體醫結合”向全民科學健身跨越的發展[4]。盧文云和陳佩杰認為,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是通過系統要素協同、資源配置優化,從決策層、管理層、操作層進行融合[5]。李娟和劉紫薇認為,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是以非醫療健康干預覆蓋健康前端,醫療健康干預覆蓋健康后端的混合健康模式[6]。綜合來看,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是在“大健康”、“大體育”理念下,由政府、部門、社會各方共同參與的“大格局”,在要素與資源配置過程中,實現決策層政策、管理層主體、操作層內容與活動等方面互為一體的發展。
二、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利益相關者審視
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涉及多重利益相關者。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實現,不僅是管理職能的交叉融合,更是相關利益格局的重構與再分配過程。利益相關者概念源自20世紀60年代的企業管理領域,Freeman(1984)將其定義為與組織目標實現相關的個體和群體。推進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依賴于利益相關者,對傳統體育部門、醫療部門、衛生部門等職能與利益的重構,進而落實決策層以全民健身實現全民健康的理念構想,形成操作層的具體融合。
(一)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聯席會議、領導小組
2016年,國務院批復成立全民健身工作聯席會議制度。聯席會議制度的設立,是通過會議形式,在沒有隸屬關系的機構間搭建了達成共識、指導工作、解決問題的平臺。聯席會議以形成具有約束力的規范性意見等政策文件,推進融合發展。作為新出現的利益相關者,其主要利益訴求是解決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發展的各類問題,促使各方達成共識并組織實施。
領導小組作為一種議事協同機構或階段性工作機構,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實踐中發揮重要作用。例如,河北省成立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工作領導小組,形成政府主導、部分協同、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在政策、資源、監督等方面重點推進融合發展。領導小組利益訴求是通過統籌、協調融合發展中的問題,推進融合工作進程,形成資源與要素的整合,實現在具體工作中逐步推進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發展。
(二)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發展研究院
在推進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發展的過程中,智庫建設得到重視,有關機構相繼成立。比如,石家莊成立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發展研究院,西安體育學院成立陜西省全民健身與健康研究院。作為以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發展為主要研究服務領域,由相關領域專家構成的新型智庫,主要通過決策咨詢、戰略規劃、監督評估、宣傳培訓等,為政府部門、研究機構、企業的信息、人才等要素交流提供渠道平臺。研究機構的利益訴求主要是通過政策解讀、科學健身指導培訓等,完成政策決策層面與操作層面信息、知識的傳遞。
(三)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指導中心
在大健康理念下,全民健身指導中心在原有職責范圍上,將科學健身的指導與活動組織作為主要職責,提高全民健身的健康效益。健康管理中心則通過醫療領域的健康體檢向健康管理轉型(如無錫人民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以及向健身領域的保健轉型(如沈陽ManYoung引力健身空間提供亞健康身體調理、脊柱功能改善康復等服務),打造一體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務平臺。地方實踐中,2018年南寧市成立了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指導中心,探索運動醫學、運動防護、運動康復等知識和技能相結合,實現運動處方與醫療處方的銜接。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指導中心的利益訴求為通過機構搭建,以復合型人才提供融合服務內容與活動,推動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的融合發展。
(四)運動處方師與健康生活方式指導員
運動處方師通過將體育和醫療健康資源融合,實現健康促進資源的優化配置。運動處方師多由全科醫生、社區醫生、社會體育指導員、體育康復工作者通過培訓獲得資質,針對慢病的輔助治療以及健康人群的健康改善與疾病預防提供運動指導服務。比如,北京海淀區太平莊醫院開展運動處方門診;上海“樂活空間”依托健身場所平臺開展運動處方干預慢性病。運動處方師訴求針對癥狀問題,提供應對式的運動方案,進而改善身體狀態與慢病癥狀。
2011年,衛生部疾控局啟動健康生活方式指導員試點。健康生活方式指導員作為非醫務人員,通過健康生活方式知識與技能,改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管理與健康體重、血壓等指標。健康生活方式指導員以志愿服務為主,多為居委會、健身小組、社會體育指導員等社區熱心公益人員,通過改善不良生活方式,將全民健身作為一種生活方式進行宣傳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指導員訴求通過長期習慣的改善,提供預防式的健康行為規范與指導,共同推進融合發展。
三、利益相關者理論下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發展策略
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是全范圍、全地域、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融合,意味著不同層級與相同層級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必然發生關聯。原有利益相關者與新利益相關者之間、新利益相關者內部構成機構之間均存在一定的利益沖突,這就要求構建利益平衡機制,破除不同部門、不同領域間的區隔,從而達成由表層結合向深度融合的發展。
(一)利益相關者的利益沖突與利益整合
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利益沖突多有發生。例如,近年來各地開展的醫保卡支付健身花費,由于與醫保支付原則相悖而遭叫停。建立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利益整合機制,應采取對話、協商、妥協等方式,引導、規范各利益相關方行為;通過協調制度、溝通渠道的建立,達成各方利益的契合與平衡;同時,厘清責任關系,強化激勵與約束機制,形成利益與責任分配的平衡,進而減少各方矛盾沖突點。
(二)利益相關者的資源關聯與利益共享
推進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發展中資源、要素跨領域優化配置,需要依賴于利益共享機制的建立。在以往的健康服務中,由于體育人員不懂醫療,醫療人員不懂體育,存在利益難相關,合作難開展的問題。而利益共享機制正是要打破這種區隔,通過精細化、精準化的訴求相應,既能使企業供給服務得到有效的經濟回報,又能讓公益性的服務者得到社會的尊崇,使各利益相關者獲得符合其社會地位、角色的相關利益;通過利益相關者間資源要素的流動與配置,強化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共享,如研究、培訓機構的信息、人力供給服務機構等。因此,以利益共享激發各類主體共建共治,有助于激活深度融合發展的內在動能,提高發展實效。
(三)利益相關者的成本付出與利益補償
利益相關者在參與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發展過程中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與代價,而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達到相對均衡的狀態需要經過長時間的演化博弈,在現有發展狀態下,其成本與利益存在一定的不平衡現象。比如,體醫融合運動處方師開展健康服務,在醫療體系針對慢病人群獲得的經濟利益遠高于健康人群,但在“大健康”視角下健康人群早期干預的健康效益更為重要。因此,政府決策者與調節者應通過傾斜性權力配置強化服務者、共建者的基礎性資源配置和機會供予,通過向權益受損的利益相關者提供適當的補償,維護利益主體的合理利益,提高各類利益相關者的參與性。
結語
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是落實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實踐,其融合進程的推進是利益相關者利益平衡的打破與重構過程。通過分析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發展利益相關者的構成與訴求,構建利益平衡機制,是推進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發展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 ?劉瑩,楊鵬.城市社區公共物品協同供給主要利益相關者利益訴求研究[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2):93-103.
[2]? ?雷沙沙,宮新荷.利益相關者視角下我國社區教育治理研究[J].成人教育,2017,(1):43-45.
[3]? ?房慧瑩,姜可欣,馬宏坤,等.基于利益相關者理論整合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J].中國衛生經濟,2018,(6):72-75.
[4]? ?胡揚.從體醫分離到體醫融合——對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思考[J].體育科學,2018,(7):10-11.
[5]? ?盧文云,陳佩杰.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內涵、路徑與體制機制研究[J].體育科學,2018,(5):25-39,55.
[6]? ?李娟,劉紫薇.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內涵、現實困境與多維路徑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21,(1):49-54.
[責任編輯? ?興? ?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