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雪
近年來,腦栓塞的發病率呈現升高趨勢。腦栓塞是指脂肪、血凝塊、贅生物等形成栓子在血液循環過程中造成腦血管管腔堵塞[1]。臨床表現為頭痛、眩暈、鼻出血、走路異常等。如不及時治療可造成患者癱瘓,腦功能障礙等,若在中等動脈處出現大范圍梗死會導致患者死亡[2]。傳統治療以抗凝、擴張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為主,但部分患者效果欠佳。利伐沙班具有提高凝血酶原活性,延長作用時間,抑制血液凝集的作用。奧扎格雷鈉是一種血栓烷合成酶抑制劑,具有擴張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腦部血液循環作用。本次研究對本院收治的部分腦栓塞患者應用利伐沙班聯合奧扎格雷鈉治療,臨床效果滿意,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2019 年7 月~2020 年6 月來本院接受治療的136 例腦栓塞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68 例。對照組男31 例,女37 例,年齡49~77 歲,平均年齡(63.2±4.8)歲,病程1~6 年,平均病程(4.4±1.3)年;觀察組男35 例,女33 例,年齡48~78 歲,平均年齡(62.7±5.1)歲,病程1~5 年,平均病程(4.1±1.5)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利伐沙班(BayerPharmaAG,國藥準字H20140132,規格:10 mg)治療,口服,10 mg/次,1 次/d,連續治療14 d。觀察組采用利伐沙班聯合奧扎格雷鈉治療,250 ml 5%葡萄糖溶液中注入奧扎格雷(海南利能康泰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3201,規格:4 ml∶80 mg)80 mg,靜脈滴注,2 次/d,利伐沙班的使用方法與對照組相同,連續治療14 d。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基本痊愈:功能缺損評分降低>90%;顯著改善:功能缺損評分降低46%~89%;改善:功能缺損評分降低18%~45%;無效:功能缺損評分減少<17%。總有效率=基本痊愈率+顯著改善率+改善率。②使用全自動血凝儀進行凝血功能檢測,包括PT、APTT、FIB、D-D。③采用GCS 評估患者昏迷程度。包括睜眼、言語反應、非偏癱側運動反應3 個維度,分值越高表示患者越清醒。采用ADL 評估患者生活能力,分數越高表示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好。④比較兩組患者用藥不良反應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基本痊愈35 例,顯著改善12 例,改善14 例,無效7 例;對照組基本痊愈7 例,顯著改善14 例,改善25 例,無效22 例。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89.7%(61/68)高于對照組的67.6%(46/6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9.861,P=0.002<0.05)。
2.2 兩組凝血功能比較 治療前,兩組PT、APTT、FIB、D-D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PT 長于對照組,APTT 于短對照組,FIB、D-D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凝血功能比較()

表1 兩組凝血功能比較()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bP<0.05
2.3 兩組GCS、ADL 評分比較 治療前,觀察組GCS評分(7.0±1.1)分,與對照組的(6.6±1.4)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GCS 評分(13.4±2.7)分,高于對照組的(9.5±2.7)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觀察組ADL 評分(53.0±7.9)分,與對照組的(52.2±8.4)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ADL 評分(83.0±11.8)分,高于對照組的(63.8±11.2)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4 兩組用藥安全性比較 觀察組發生咳血2 例,便血1 例,肝功能異常3 例;對照組發生咳血1 例,便血2 例,肝功能異常2 例;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8.82%(6/68)高于對照組的7.35%(5/68),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099,P=0.753>0.05)。
研究顯示[3],老年患者是腦栓塞高發人群,通常發病危急,且病情較為嚴重,對患者日常生活以及身體健康帶來嚴重影響。因此,盡早對腦栓塞患者確診并給予科學治療具有重要臨床意義。目前,臨床治療主要以快速疏通堵塞血管,降低患者顱內壓和血液粘稠度為原則,常規治療多采用血管擴張藥物、抗血小板聚集劑以及抗凝類藥物等。其中,抗凝劑在抗栓治療中效果突出,但肝素等傳統抗凝劑需要進行胃腸道外給藥,患者出院后用藥帶來不便,而華法林等口服抗凝劑需要監測國際標準化比值(INR),治療安全窗較窄,患者使用不便。
利伐沙班作為一種新型口服抗凝劑,具有無需檢測、使用便捷等優勢。Xa 因子是凝血過程中內、外源性激活途徑的共同起點,可將凝血酶原轉化為凝血酶,促進纖維蛋白凝塊形成。利伐沙班是新合成小分子[4],屬于 Xa 因子直接抑制劑,其藥效會直接作用于Xa 因子的活性位點,競爭性、選擇性地與Xa 因子活性位點結合,對因子活性產生抑制,加長凝血活酶時間,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抗血栓作用較為顯著。
奧扎格雷鈉屬于血栓素A2(TXA2)合成抑制劑的一種[5,6],近些年來,臨床將其應用于急性腦栓塞治療,藥液無色透明,選擇性強,藥效較高,可阻礙前列腺素H2生成血栓烷H2,降低體內TXA2濃度,促進前列腺素H2深入改善內皮細胞,合成前列腺素I2,有利于改善前列腺素I2和血栓烷H2之間的平衡關系[7],具有擴張血管,增加血流量和供氧量的作用。同時,其可直接作用于纖維蛋白原α 鏈,降低纖維蛋白原的濃度,改善血栓形成基質,對血栓形成產生抑制[8]。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89.7%(61/68)高于對照組的67.6%(46/6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利伐沙班聯合奧扎格雷鈉治療臨床效果相對更好,分析原因,利伐沙班可阻礙血小板聚集,奧扎格雷鈉具有擴張血管、改善腦部微循環以及能量代謝的作用,兩種藥物聯合可以充分發揮協同作用,促進藥效發揮,在改善凝血功能的同時,加快血流速度,避免腦血管痙攣發生。本次研究,治療后,觀察組PT 高于對照組,APTT、FIB、D-D 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GCS 評分、ADL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聯合用藥對凝血功能、昏迷狀態、日常生活能力均起到顯著的作用,分析原因,聯合用藥可制血小板聚集,進而阻滯血栓形成。此外,聯合作用也能促進患者意識恢復,改善昏迷狀態,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8.82%(6/68)高于對照組的7.35%(5/68),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聯合用藥并未明顯增加患者不良反應情況,說明利伐沙班聯合奧扎格雷鈉用藥安全性較高。
綜上所述,腦栓塞患者通過利伐沙班與奧扎格雷鈉的聯合治療效果更為明顯,可顯著改善凝血功能和昏迷狀態,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