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評論員
10月29日,中國石化在京發布“十大紅色教育基地”,這是系統挖掘企業紅色資源、紅色文化、紅色基因的重要成果。“十大紅色教育基地”以黨性教育、石油石化優良傳統教育和石油石化科普教育等為主題,突出展現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石油石化工業發展中涌現的先進典型和鑄就的大國重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紅色資源是我們黨艱辛而輝煌奮斗歷程的見證,是最寶貴的精神財富,一定要用心用情用力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首次入選的“十大紅色教育基地”在中國石化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社會價值和科普價值,是中國石化企業改革發展的歷史見證和廣大干部員工的精神力量源泉,是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群眾追尋紅色記憶、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的重要載體。
中國石化的發展史是一部開拓創新、不斷跨越的奮斗史,從“我為祖國獻石油”的歷史使命到“做黨和人民好企業”“為美好生活加油”的時代擔當,在黨的領導下,中國石化始終以家國情懷為己任,堅持產業報國,擔當社會責任,展現央企作為,披荊斬棘,不懈奮斗,用不到兩代人的時間走過西方跨國石油公司百年歷程,躋身全球大公司前列。樹高千尺有根,水流萬里有源。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發布十大紅色教育基地,就是要讓那些紅色記憶帶我們穿越時空,照亮現在和未來。
傳承紅色基因,汲取精神力量。今天的基業建立在無數石油前輩的艱辛探索之上,留下了他們砥礪前行的奮斗足跡,鑄就了傳承至今的紅色基因。十大紅色教育基地,從石油戰略東移的“為國找油”到“為美好生活加油”,串起了中國石化的今昔和未來,展示了為國找油、為民族爭氣和為美好生活加油的使命與擔當,展現了黨和人民好企業的良好形象。昨日的艱辛探索,沉淀為厚重的歷史,以“苦干實干”“三老四嚴”為核心的石油精神,以家國情懷、事爭第一、求真務實、精細嚴謹為主要內涵的石化傳統,永遠是激勵我們產業報國、勇毅前行的精神源泉。時代風云變幻,初心始終未改。我們要不斷從百年黨史和石油石化創業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繼承和發揚老一輩石油人永遠聽黨話、跟黨走的堅定信念,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讓紅色血脈永續綿延,點燃干部員工“愛我中華、振興石化”“為美好生活加油”的激情,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用好紅色資源,激發奮進情懷。石油戰線作為共和國的一面旗幟,素有為油拼搏、為國奉獻的光榮傳統。中國石化在38年的發展歷程中,積累形成了大批紅色資源,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珍貴資源。每一座歷史遺址、每一件歷史物件、每一張珍貴照片,樹起的是一座座不朽的豐碑,展現了我們奮斗的歷程和取得的偉大成就,具有獨特的歷史價值,是引領我們前行的精神燈塔,是看的見、摸得著、學得會的典范。要發揮好紅色資源的教育功能,聚焦重要時間節點、圍繞重大慶祝紀念活動,經常性地組織開展紅色參觀體驗活動,讓紅色資源動起來、宣傳教育新起來、歷史文化活起來。要深刻領悟升華紅色資源承載的歷史記憶和蘊含的多重價值,激發廣大員工永葆石油人的紅色底蘊和戰斗情懷,認真思考新時代賦予我們的歷史使命,以精神上的主動贏得發展上的爭先。
發揚優良傳統,譜寫嶄新篇章。在黨的領導下,幾代石油石化人積極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石油石化工業發展之路,實現了從小到大、由弱變強的跨越,建立了現代化的石油石化工業體系,為保障國家的能源穩定供應和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時代催人奮進,發展未有窮期,往日的成就代表過去,未來的基業仍需開拓。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上,我們要認真貫徹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勝利油田重要指示精神,堅決扛起“三大核心職責”,瞄準“一基兩翼三新”產業格局,積極擔當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把能源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要適應時代發展變化,深入挖掘石油精神石化傳統深刻內涵,使石油精神石化傳統與時俱進,綻放時代光芒,為打造世界領先能源化工公司注入強大動能。
歷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傳。我們要賡續紅色血脈,繼承光榮傳統,立足新時代,做出新成就,在新的時代航程上續寫精彩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