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瑩
【教材分析】
本課《合理歸因》是北京教育出版社《心理健康》四年級下冊第七課,第1課時的內容。屬于學習策略的范疇。旨在引導學生認識到合理歸因的重要性,掌握合理歸因的方法,培養學生合理歸因的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處于中段向高段過渡的重要階段,身心的發展正處在由幼稚趨向自覺的時期,自我評價意識逐步提高。學生在意自己的成績,會有意無意地為學習成績尋找原因。學生對自己的歸因方式不僅反映出他們尋求學習成績結果的傾向,而且還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動機,甚至影響到其人格特點。因此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歸因類型,引導他們對自己的學習成績進行合理歸因,對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習動力、培養良好的人格特征顯得至關重要。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認識不同的歸因方式,體會到合理歸因的重要性。
過程與方法:了解不同的歸因方式帶來的不同影響,掌握合理歸因的方法。
知識與技能:培養學生合理歸因的意識,重視積極思維的作用。
【教學重難點】
重點:在故事與活動中感悟合理歸因的重要性。
難點:通過情景分析與討論探究合理歸因的方法。
【教學方法】
教法:情景教學法、故事教學法、談話法
學法:自主探究法、小組討論法
【教學準備】
PPT、多媒體設備
【課 ? ?型】新授課
【教學時間】40分鐘
【教學過程】
一、熱身游戲——小小魔術師
【設計意圖】:通過趣味游戲激發學生課堂興趣,并感知歸因的普遍存在。
?師:親愛的孩子們,歡迎來到瑩瑩老師的心理課堂。今天,老師準備了一個有趣的小魔術,誰想來學一學?看看誰能成為咱班的小小魔術師!好,請你跟我這樣做:首先,雙手前平舉,掌心相對;很好,現在我們將手在胸前交叉;重點來了,讓我們把手指扣在一起,然后3、2、1,轉過來!
1、用“之所以.....是因為......”這樣的句式來探究魔術成功和失敗的原因。
2、如果再給你一次機會,你會怎么做?
?師:一個簡單的小魔術大家就分析了這么多“為什么”,有的孩子通過分析原因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像剛剛這樣為一件事情的成功或失敗尋找原因的過程,在我們心理學上有一個很專業的名詞,叫做歸因。這就是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探討的話題。
?師:可以說,在我們生活學習的各個側面,都離不開成功與失敗,也免不了要找找原因,尋求解決問題或獲得成功的最佳方案。那么同學們,我們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都做過哪些歸因呢?
二、小劇場——考試之后
【設計意圖】:運用小劇場引導學生逐步分析、小組合作探究,啟發學生在歸因時首先要考慮內部歸因。
?師:那么這些不同的歸因,會怎樣影響我們今后的努力方向呢?我們一起進入小劇場,看看心理劇社團的同學們的表演《考試之后......》,來預測一下吧!
播放小劇場《考試之后......》。
?師:哎呀,這幾位同學說了這么多原因,聽的我都有點糊涂了,誰先能幫我梳理一下,這幾位同學首先將原因歸為內因還是外因?它們具體又是什么?
?師:謝謝大家,我現在總算是把思路理清楚了。
?師:那么我們來猜一猜,哪位同學最有可能在下一次考試中取得更大的進步呢?為什么?
?師:當我們歸于外因時,就等于我們把決定權交給了別人。接下來我們只能等待別人的改變,非常被動。而把原因歸于我們內部時,我們就能夠很好地發揮自己的實力和潛力,推動事情往好的方向去發展。是這樣嗎?
三、吃不到食物的小魚
【設計意圖】:內因中難以改變的因素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形成消極的自我評價。通過小故事,引導學生分辨出內部歸因、容易改變的歸因才是合理歸因。
?師:誒,那我有一個疑問了。內因都能幫助我們取得進步嗎?先別急著下結論,我們在這個小故事里找找答案吧!
吃不到食物的小魚
有位神秘的小科學家對小魚做了這樣一項實驗。他把一條饑餓的小魚和它最愛吃的小魚苗放在同一個魚缸中。然后用玻璃板,把小魚和魚苗隔開。
一開始,小魚看到美食就在眼前,激動地眼睛都直了。它不斷沖撞那塊看不到的玻璃,甚至撞的頭昏腦漲,試圖游到食物那邊。奈何這只是徒勞,它始終不能到達對面去。
這樣反復多次,小魚漸漸放棄了嘗試。它心想:“我之所以嘗試了這么多次都沒有成功,一定是因為我的能力不足。唉!我肯定永遠也吃不到小魚苗了!我要放棄了! ”
實驗的最后,小科學家把隔在小魚和魚苗中間的玻璃板取走了。奇怪的是,就算小魚苗游到了小魚的身邊,小魚也不為所動。說什么也不愿意再張口了。
?師:故事到這里告一段落,同學們請猜一猜,小魚之所以吃不到近在眼前的美食,是因為它做了怎樣的歸因?(內因,歸于能力不足)
?師:那么怎樣的內因不能幫助我們進步,反而會限制我們的努力呢?(能力、智力等)
?師:是呀!雖然我們思考的方向是對的,但是我們發現,像智力、能力這些原因是不太容易被改變的。如果我們專注在這些無法改變的事情上,就像小魚一樣,慢慢地就不愿意做任何努力了,后果是很可怕的。
四、合理歸因的應用
【設計意圖】:通過交流分享,啟發學生將歸因應用于生活。
?師:學到這里,誰能總結一下我們在歸因時要怎樣做才是合理的?
?師:大家太了不起了!今天你們總結出來的方法竟然與美國的心理學家韋納總結出的歸因理論十分契合。我們一起來讀一遍好嗎?
歸因對事件的成敗有著很大的影響。而內部的、容易改變的歸因更為合理,更有助于我們未來的成功!
——韋納
?師:我們心理學的理論來源于生活,也必將服務于生活。那么你會用合理歸因的方法去解決生活中的哪些問題呢?
?師:還記得那位傷心的求助者嗎?課后你愿不愿意運用今天我們學到的合理歸因來幫幫她,給她寫一封回信,告訴她應該怎樣做呢?相信同學們一定能解決她的煩惱!
(陜西省西咸新區灃東新城第八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