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海
初中物理教學中,我發現約占三分之一的學生普遍存在物理成績上不去的現象,尤其是實現九年義務教育以來,這個比例還更大些。在提倡素質教育重視大面積提高教育質量的今天,應該積極探索以適應新教材的要求、社會的需要,積極探討農村初中物理成績上不去的原因以及如何提高學生的物理成績。
一、成因探析
1、生源的優劣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農村初中生源質量明顯下降。多數學生屬于“留守兒童”且家庭較為貧困,家庭經濟條件較好、學習基礎較好的學生多數流動到了辦學條件好的城鎮學校,而留下來的學生,一部分智力正常但品性頑劣,一部分是連書上的漢字也認識很少的智力較弱的學生,只有一小部分學習、智力正常。這些學生都有一個共同點:學習沒有動力、沒有好的學習習慣甚至不想學習。
2、家長的重視程度
絕大部分學生家長由于經濟原因都在外打工,而將小孩留在家里,有的由老人監管,有的托他人監管。孩子讀初中三年,大多數的家長沒有與班主任聯系過。大多數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成績抱無所謂的態度,只等初中畢業叫自己的孩子學一門技術,或長大了好外出打工。更何況社會也需要一大批技術工人或粗壯勞動力。受家長的影響,學生對學習的態度可想而知,厭學的普遍性遠高于城鎮中學。
3、學校的設施配備
由于目前初中物理新教材多數的教學內容是要求學生通過實驗探究,在老師的指導下自主獲取知識。而在農村初中,實驗探究所需器材寥寥無幾,實驗探究的教學模式又只能變成老套的說教模式了,這必然導致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低于城鎮中學。
4、教師的教法
農村的初中教師,由于各種原因,教師的教學藝術、教育教學水平都低于城鎮中學的教師。要提高物理課堂教學質量,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物理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素質,不但在物理學科方面要有較高的造詣,在相關學科,甚至文學藝術方面也要達到一定的水平,這樣講課時才能深入淺出、左右逢源,學生才有可能輕松愉快的接受物理知識。
5、學生的內在因素
物理學科有其說理嚴密、教學知識多、抽象、單位復雜、與語文數學等其他學科聯系緊密等特點。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及易產生幾種不良表現。表現為:灰心喪氣,對學好物理缺乏勇氣和信心,自暴自棄,長期的失敗,致使部分學生放棄了物理學習。
二、實施對策
1、調動學生、家長和教師的積極性
首先學校要抓好生源的質量,以家長會或家訪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招生,好生源無形之中能帶動一批學困生的學習,使其轉化為好學生。其次,家長要密切重視孩子的學習,支持孩子,相信孩子,多鼓勵孩子,給其適度的家庭壓力,使其產生學習動力。第三,家庭、學校要密切配合,相互促動,共同擔負培養孩子的責任?,F階段,學校要從實際出發,多用情感管理手段,并充分利用現有政策建立新的激勵競爭機制,努力調動廣大教師的教學積極性,依靠廣大教師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2、突出物理的科學性
物理學產生于生產實踐,也在生產實踐中不斷發展,物理學的全部科學知識和體系都離不開實驗和實踐。根據認識論和教育理論,人們的學習是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并且要完成幾個循環才能使知識得以升華、內化和活化,并最終回到實踐中去指導實踐,這樣才實現了知識的價值。物理學是科學,科學知識的獲得和應用更是如此。學生起初之所以喜歡物理,不單單是因為物理在科學技術和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更重要的是因為物理課中有很多實驗,這是他們學習物理的直接興趣,也是他們學好物理的思想基礎。
對此,教師一定要注意保護學生這種可貴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并通過加強實驗課的教學將學生的直接興趣轉化為學習物理的持久動力。
3、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初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往往是隨他們自己的學習興趣為轉移的。當學生對學科知識發生興趣時,他就會積極主動地去學習。所以,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是初中物理教學的重要環節。
4、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是“教”和“學”兩者的有機結合,是由教師和學生雙方共同活動組成的統一體。在“教”與“學”這對矛盾統一體中,學生的“學”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教師的全部活動最終要落實到學生的“學”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既要重視自己如何教,更要關心學生怎樣學,給學生以正確方法的指導,突出“授人以漁”的方法教育。這是現代教育思想的集中體現,也是教學改革向縱深發展的必然。要解決教師、學生“高投入低產出”和“分化”嚴重的難題,首要的是教師要更新教學教研觀念,要在教學生會求知上下功夫、做文章,認真研究學習特點和規律,大膽探索,積極實踐,正確指導,以求高效。加強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及個別輔導,要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克服自卑感。教學中可進行個別談心,了解情況,對癥下藥。對學習不塌實、貪玩的學困生,指明不努力學習的危害,多督促他們學習;對于基礎差、學習有困難的應鼓勵他們笨了先飛,多看書,多提問,多做練習,鼓起勇氣,克服困難,并利用自習或課外時間進行個別輔導;對作業錯誤較多的應當當面批改;指明錯誤原因,并仔細詢問不懂之處,耐心講解,使學困生盡量弄懂每一個問題,穩步提高物理成績。
5、加強實驗教學
物理學是一門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科學。教師必須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利用現有實驗器材,努力作好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師生共同探究物理實驗現象的趣味性,讓知識規律的接受和得出更為生動有趣,讓枯燥無味的物理知識、規律通過形象、趣味的實驗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通過教學實踐體會到,只要國家加大投入,家庭、學校積極配合,教師在教學中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督促,讓學生不僅要明確為什么學,學什么,更要讓學生知道怎樣學,培養學生掌握科學的思維方式和方法,排除日常生活經驗的消極影響,農村初中的物理成績一定能有所提高。
(貴州省赫章縣結構彝族苗族鄉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