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蓓蓓 鄒小草



【摘要】本文對“退休教師支教”和“退休教師支教政策”的概念進行界定,指出退休教師支教政策可以劃分為政策構想、政策從屬和政策獨立三個階段,各個階段政策文本內容涉及支教職稱、支教時長、支教規模、支教方式、支教經費保障等多個方面,為更好地達成開發退休教師資源、提高鄉村教學質量的目標,未來一段時間內,可以從深化退休教師支教政策內容、凸顯退休教師支教政策地域性和提高退休支教學科結構契合性等方面完善退休教師支教政策。
【關鍵詞】廣西退休教師 支教政策 內容分析 改革走向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1)05-0004-05
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不斷加強,涌現大量的優秀閑置退休教師資源。廣西鄉村教育目前仍面臨著師資存在缺口和教師整體教育水平不高的困境,從政策上引導退休教師支教有其可行性和必要性。教育部和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等部門出臺多項鼓勵符合支教條件且有意愿的退休教師赴廣西開展支教活動的政策。在“國家主導”的制度設計下,我國逐步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教師隊伍建設制度體系,目前形成社會各部門、教育系統、社會公益類以及個體志愿者四大類教師援助格局。在當前的教育體系下,除卻公費師范生、“特崗計劃”和“頂崗實習”等招募年輕教師支援廣西的政策,開發利用退休教師資源的政策也一直在建構和完善中。目前,對教師支教的研究多見于“教師補充機制”“教師隊伍建設”和“教師流動”等研究中,針對退休教師支教政策的研究較少,且散見于報紙和新聞媒體的報道中。本文聚焦退休教師支教相關政策文本,系統闡述廣西退休教師支教政策的演進階段、文本內容和未來走向。
一、概念界定
(一)退休教師支教
退休教師支教指到達國家法定退休年齡且身體健康的教師為鄉村中小學提供教育支持的行為,包括物力支持和智力支持等。
(二)退休教師支教政策
退休教師支教政策指包括老齡工作、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和“銀齡講學計劃”等領域的政策、公告、法律、法規在內的集合。之所以這樣界定,是因為當前直接以“退休教師支教”命名的政策較少,多數隱含在其他教育政策中,或表述方式采用“老齡”“銀齡”等。
二、退休教師支教政策演進脈絡
(一)政策構想階段(2002年之前)
1.政策背景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為了在加強老齡工作的同時更好地發展教育,鼓勵“老有所為”,開始著眼于退休教師支教事業的發展。
2.政策演進
2000年8月,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強老齡工作的決定》一文,旨在重視發揮老年人的作用,堅持自愿和量力、社會需求同個人志趣相結合的原則,鼓勵老年人從事關心教育下一代、傳授科學文化知識、開展咨詢服務、參與社會公益事業等活動。2002年9月2日,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在中科院老同志科普宣講團座談會上提出“老齡委可以研究開展以民間形式組織的發揮老年人才智力的活動”。2002年之前,退休教師支教處于政策構想階段,并未從國家層面明確提出退休教師支教的具體措施。
(二)政策從屬階段(2003—2015年)
1.政策背景
應黨中央、國務院教師隊伍建設的部署和要求,多渠道開發教師資源、縮小城鄉師資水平差距的發展計劃被提上日程。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從政策層面動員優秀退休教師參與支教是完善教師補充機制的重要路徑之一。
2.政策演進
2003年1月,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我區老齡工作的意見》,強調增強做好老齡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同年,全國老齡委啟動了“銀齡行動”,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為廣東省對口援助的省份,退休教師通過支教等方式參與援助。2012年12月,教育部等五部門發布關于印發《邊遠貧困地區、邊疆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人才支持計劃教師專項計劃實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充分發揮城鎮教師支持農村教育工作的示范引領作用,退休教師在此政策的號召下積極投身于新的教育事業。2015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在《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年)》中指出各地要采取有效措施鼓勵城鎮退休的特級教師、高級教師到鄉村學校支教講學。隨后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落實《關于印發廣西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實施(2015—2020年)》的通知,公開招募退休教師到鄉村學校支教,并要求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要制定具體實施方案。通過梳理上述政策可知,此階段退休教師支教政策的具體實施方案從屬于其他政策文件中,暫未出臺直接闡述退休教師支教的政策文件。
(三)政策獨立階段(2016年至今)
1.政策背景
為進一步加強農村教師隊伍建設,縮小城鄉差距,動員優秀退休教師繼續投身于鄉村教育,這一階段相繼出臺了系列針對退休教師支教的政策。
2.政策演進
2017年7月,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發布關于印發《2017年度廣西優秀退休教師鄉村支教計劃實施方案》的通知,明確了支教的目標、時間等信息。同月,廣西啟動實施優秀退休教師到鄉村支教的計劃。201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中,提出實施“銀齡講學計劃”,鼓勵、支持優秀退休教師到鄉村和基層學校支教講學。2018年5月,財政部和教育部下達《2018年“三區”人才計劃教師專項工作補助經費預算》的通知,明確退休教師支教的工作補助。2018年6月,廣西繼續組織實施《優秀退休教師鄉村支教計劃》,發布招募優秀退休教師前往鄉村學校支教的通知。2018年7月,《銀齡講學實施方案》提出計劃面向社會公開招募優秀退休校長、教研員等到農村義務教育學校講學。2019年4月,教育部辦公廳發布《關于做好2019年銀齡講學計劃有關實施工作的通知》,系統部署優秀退休教師支教事宜。2019年7月,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廣西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實施方案(2015—2020年)的通知》要求,廣西在全國范圍內公開招募1515名優秀退休教師鄉村支教志愿者,惠及南寧、柳州等12個市。2020年2月,教育部印發《高校銀齡教師支援西部計劃實施方案》的通知,動員清華大學等多所高校教師對口援助云南和新疆的三所大學,雖然此次援助未涉及廣西高校,但開創了高校退休教師支教的政策先河,惠及廣西高校指日可待。這一階段,退休教師政策從綜合性向專業化發展,逐步得到細化。
三、退休教師支教政策內容分析
(一)支教職稱與年齡:職稱標準不斷提高,增加年齡限制
政策從屬階段開始明確職稱要求,但對年齡未作限制;政策獨立階段,增加年齡要求。為保障退休教師支教質量,對退休教師職稱要求從無規定到有明確規定,且對職稱的要求越來越高。職稱和年齡的規定間接提高了退休支教教師隊伍的專業水平,增加了退休教師支教的穩定性和專業性。
(二)支教時長:加入支教時長規定,趨向學情所需
政策從屬階段,明確要求退休教師支教至少連續任教一個完整的學期;政策獨立階段,提出原則上支教時間不少于1學年。關于退休教師支教時長要求的延長,更加符合課程設置的要求和學生求學需求,也有利于加強退休教師參與支教的相對穩定性,從而提高支教質量。
(三)支教規模:由模糊到具體,規模不斷擴大
關于退休教師參與支教的規模,政策構想階段未明確要求;政策從屬階段提出“規模適當”的政策部署;政策獨立階段規模不斷擴大,表現在教育部和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多次發文招募數以千計的退休講學教師等。
(四)支教方式:從指導受援地教師為主轉向“下沉”一線參與教學為主
政策從屬階段,退休教師支教的方式多圍繞指導和培訓受援地教師進行;政策獨立階段,將退休教師根據自己的專業特長開展教學活動的任務放在培訓受援地教師之前。退休教師直接“下沉”一線參與教學,既有利于受援學校教師在觀摩學習中提升個人專業素養,又能直接促進受援學校學生學業成績提高。
(五)支教經費:從無到有,再到專款專用
政策從屬階段,退休教師支教經費從難以落實發展到開始制定經費分擔標準;政策獨立階段多項政策在經費保障方面均制定規范的工作經費補助標準。經費支持作為提高退休教師支教積極性的動力因素之一,也是引導和提高退休教師支教質量的重要保障。政策上對于退休教師支教經費支持呈現出從無到有再到專款專用的發展趨勢。
(六)支教管理與評價:管理逐步細化,評價仍需完善
政策從屬階段,退休教師管理從不明晰到提出由受援地的市、縣兩級教育行政部門會同同級有關部門負責管理和考核;政策獨立階段開始采用實行工作報告制度或指定專門機構和人員負責本地區方案實施的協調管理工作。管理方面從政策理念落實到市縣兩級教育行政部門,最終建立專門機構進行管理和評估,有利于退休教師支教管理的規范化運行。
(七)支教相關法律:散見于其他法律,專門化法律未有成文
關于退休教師法律保障相關政策,僅在政策構想階段提出要重視保護老年人合法權益,之后未出臺關于退休教師支教的具體法律規定。
四、退休教師支教政策未來改革走向
(一)退休教師支教政策內容有待深化
1.加大退休教師支教經費支持力度
從經濟層面加大對退休教師支教行為的引導和支持,是推動退休教師投身于支教事業并穩定參與教學工作的重要因素。同時要設立退休教師支教專項資金,明確專項經費的來源、分配和管理等相關程序,并由專門機構進行監管和評估,保證合理規范地使用退休教師支教經費。
2.完善退休支教教師管理與評價體系
退休教師支教評價體系是評判退休教師支教質量,反思和修訂支教政策的重要依據。目前,退休教師支教評價沿用支教所在學校對所有在職教師的評價體系,尚未出臺退休教師支教管理與評價的細則,無章可循會導致支教管理與評價的盲目性和隨意性。
3.加強退休教師支教相關教育立法
教育立法既是規范教師行為的法律準則,又是保障教師合法權益的法律武器。囿于年齡、新環境適應等因素,退休教師這一特殊群體可能存在現有教育法律法規未能涵蓋的狀況。已發行的關于退休教師支教的文件中未形成針對這一群體的專門條例,如何確保退休支教教師履行相應義務的同時保障其合法權益,退休教師退出機制能否切實、人性化地運行等,都需要以有針對性的教育立法的方式加以保護和約束。
(二)退休教師支教政策地域性與學科結構有待凸顯
1.兼顧廣西多民族文化特性
退休教師支教政策未提及針對多民族地區文化多樣現狀的應對之策,廣西屬于多民族聚居區,地區文化的多樣性在教育上也有明顯的體現。退休支教教師多來自廣西以外的城市學校,受援學校以廣西鄉村學校為主。退休支教教師對廣西鄉村的文化、風俗和習慣等了解較少,不利于在受援學校順利開展教學工作。因此,如何從退休支教教師來源和崗前培訓等方面兼顧廣西多民族文化特性仍有待考量。
2.提高退休教師學科背景與所教學科的契合性
退休教師學科背景與所教學科契合是精準支教的必然要求,也是未來規范化支教的必然選擇。在如何滿足民族地區部分學科師資需求等方面,還缺少具體而有可操作性的規定。目前僅在《銀齡講學計劃實施方案》中提到結合講學教師專業特長,其他未述及退休教師學科背景與支教所教學科的關系。因此,從政策層面確保退休教師教授學科與支教時所教科目的契合性是提高退休教師支教質量的重要舉措。
【參考文獻】
[1]杜明峰.改革開放四十年我國教師制度的變遷與邏輯[J].全球教育展望,2018,47(7)
[2]鄭新蓉,孟雅琴,馬瑤.我國面向農村的教師援助現狀及其成效分析[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9,21(6)
[3]國務院.關于加強老齡工作的決定[Z].中發〔2000〕13號
[4]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我區老齡工作的意見[Z].2003(1)
[5]教育部等五部門.邊遠貧困地區、邊疆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人才支持計劃教師專項計劃實施方案[Z].教民〔2012〕6號
[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年)的通知[Z].國辦發〔2015〕43號
[7]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廣西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實施(2015—2020年)[Z].2016-1-12
[8]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2017年度廣西優秀退休教師鄉村支教計劃招聘900人方案[Z].2017-7-24
[9]財政部,教育部.關于下達2018年“三區”人才計劃 教師專項工作補助經費預算的通知[Z].2018-4-20
[10]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印發《銀齡講學計劃實施方案》的通知[Z].教師〔2018〕7號
[11]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19年銀齡講學計劃有關實施工作的通知[Z].教師廳函〔2019〕6號
[12]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廣西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實施方案(2015—2020年)的通知[Z].桂政辦發〔2015〕130號
[13]教育部.關于印發《高校銀齡教師支援西部計劃實施方案》的通知.教師函〔2020〕1號
[14]任勝洪,吳衛,胡雪芳.改革開放40年民族地區教師隊伍建設的政策回顧及展望[J].2018,29(6)
注:本文系廣西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5年度廣西民族教育研究專項課題“廣西民族文化模式的教育傳承與發展研究”(課題編號:2015ZMJ005)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葉蓓蓓,廣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課程與教學論研究;鄒小草,廣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部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民族教育研究。
(責編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