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光輝



2018年1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宣布:支持長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并上升為國家戰略。三年來,長三角區域的上海、江蘇、浙江、安徽三省一市人大常委會認真貫徹落實總書記指示,加強協同聯動,把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優勢轉化為區域治理效能,為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的實施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交出了人大答卷。
2021年11月2日至3日,長三角地區人大社會建設工作座談會在江蘇省昆山市舉行。滬蘇浙皖三省一市人大社會委簽署了加強應急救援工作協同的倡議書,并就開展長三角區域居民服務“一卡通”立法調研達成共識。這是長三角地區四省市人大開展工作協同的一個縮影。
2018年11月以來,長三角三省一市人大及其常委會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指示,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依法履行人大職責,為服務和助力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的實施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協同立法? 共織法治保障網
為了支持和保障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的國家戰略順利實施,2018年11月22日,上海市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關于支持和保障長三角地區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決定》,這一天距總書記在首屆進博會上發表主旨演講僅有17天。
緊隨其后,江蘇、安徽、浙江省人大常委會也表決通過了相同的決定。一個區域內各省級人大同步作出支持和保障國家戰略發展的重大事項決定,這在人大工作歷史上尚屬首次。這4份決定在關鍵條款和內容上保持一致,明確了支持和保障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的總體要求、推進機制、重點領域和重點工作等,特別是在規劃對接、法治協同、市場統一、生態保護、共建共享等方面作出了明確規定。在關鍵內容保持一致的同時,每項決定也結合本地實際規定了各具特色的內容。
2020年初,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上海市人大常委會率先于2月7日表決通過了《關于全力做好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決定》。其中第八條規定:“市、區人民政府根據疫情防控需要,可以與長三角區域相關省、市建立疫情防控合作機制,加強信息溝通和工作協同,共同做好疫情聯防聯控。”此后,蘇浙皖三省人大發揮長三角一體化合作機制作用,分別作出相關法規性決定,為筑起聯防聯控共同防線、搭建復工復產協同平臺提供了法制保障。
建設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以下簡稱“示范區”),是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為促進和保障示范區建設,滬蘇浙兩省一市人大常委會通過協同立法的方式于2020年9月同步通過《關于促進和保障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建設若干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提供及時有效的法治保障。為推動《決定》落實,兩省一市人大常委會又各自將檢查《決定》實施情況作為2021年度重點監督工作之一,同步對《決定》開展執法檢查。在聯動執法檢查的過程中,兩省一市人大常委會及時總結經驗、發現問題、形成共識,以檢查促發展,為長三角一體化下一步的發展謀篇布局,更好助力長三角發展。
攜手助力禁捕? 呵護母親河
開展長江禁漁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舉措。長江流域禁捕,特別是長江口禁捕,需要三省一市開展跨省聯動監督、協同立法、聯合執法。
2021年3月底,三省一市人大常委會分別通過促進和保障長江流域禁捕工作的相關決定,統一于2021年4月1日起施行。三省一市人大常委會的決定都提出,建立健全三省一市協同的閉環監管長效機制,探索建設覆蓋三省一市的船舶登記信息共享平臺、漁船動態監管平臺、水產品市場流通追溯監管平臺和執法信息互通共享平臺,共同打擊破壞禁捕的各類違法犯罪行為。
與此同時,長三角基層人大也積極行動。2021年3月30日至31日,上海市崇明區和江蘇省南通市啟東市、南通市海門區三地人大在海門區召開崇啟海三地人大長江禁漁聯動監督座談會,共商推動長江禁漁落地生根的對策。
10月25日,長三角三省一市人大常委會開展長江禁捕聯動監督聯合執法行動,公安、海事、漁政等部門聯合開展了一場“長江禁捕”實戰模擬演練。有關部門披露,長江口非法捕撈現象得到有效遏制,沿江沿岸涉漁問題線索呈現明顯下降趨勢,“水上不捕、市場不賣、餐館不做、群眾不吃”的社會氛圍已初步顯現。上海市農業農村委執法總隊六大隊隊長趙剛表示,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交界地帶打非法捕撈的“游擊戰”,給禁捕工作帶來困難,而隨著各省市開展聯勤聯動,禁捕成效越來越明顯。
10月28日,三省一市部分全國人大代表到安徽省馬鞍山市就長江流域禁捕執法監管情況開展聯合專題調研。代表們乘坐中國漁政037號執法船巡視禁捕情況,實地察看基地漁政信息化建設,并邂逅了江豚歡躍嬉鬧的勝景。代表們在肯定禁捕成績的同時,也建議三省一市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加強區域聯動,推進信息共享和執法協作,全面提升執法監管合力。
發揮人大職能? 聯手助推“一體化”
三年來,長三角三省一市人大各專門委員會和工作委員會主動溝通對接,密切協同配合,建立了定期交流、信息共享機制,工作協作取得多層面、實質性進展。
三省一市人大監察和司法委員共同簽訂《關于深化長三角地區人大監察和司法工作協作機制的協議》。明確提出,三省一市人大要加強立法工作協同,針對共同關切、需要協同的立法項目,配合在制定立法規劃和計劃、法規起草、調研、論證、實施等各環節加強溝通與合作。
三省一市人大財經委商定圍繞“十四五”期間長三角地區率先建立現代經濟體系、開展重大關鍵技術協同攻關、探索長三角地區協同治理新模式開展聯合調研。
三省一市人大教科文衛委結合率先實現區域教育現代化、推動長三角成為全國重要創新策源地、聯合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提升區域文化協同發展能級、推動醫療衛生資源優化配置等四省市共同關切問題,推動教科文衛領域一體化發展。
三省一市人大城建環資委達成共識,協力推進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示范區建設,積極探索市場化的流域橫向補償機制,科學合理界定流域內上下游治理責任;積極推動解決各地存在的水環境治理突出問題,助力實現重要跨區域水體質量進一步改善。
三省一市人大民宗僑外委圍繞境外高層次人才和臺胞投資權益保護情況在江蘇昆山開展了聯合調研,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進一步加強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聯動監督推動相關政策法規落地落實、促進政策優勢互補等建議。
三省一市人大社會委共同發力,圍繞長三角醫保、養老服務一體化加強協同合作,并將開展安全生產法等法律法規協同監督,共同保障長三角地區的生產安全和城市運行安全。
長三角地區首次省級人大代表培訓班今年10月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舉行,近100名來自滬蘇浙皖四省市的省級人大代表和人大機關干部參加。代表們同時希望深化長三角區域人大代表工作的交流和合作,更好形成代表履職合力,助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與此同時,長三角地區人大積極開展各個層級、各種形式的協同聯動。
2019年10月17日,長三角三省一市以及城市群26市和生態示范區3區縣人大負責人齊聚上海,紀念地方人大設立常委會40周年,探討地方人大工作區域協同發展道路,以期通過深化工作協同,推動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會上,南京大學長三角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范從來教授提出,地方人大應當加強協作聯動,開展同步執法檢查、視察調研等工作,共同服務保障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
2021年4月21日至23日,長三角地區七地人大工作聯席會議在江蘇舉行,上海奉賢,江蘇常熟,浙江舟山、臺州、建德、嵊泗,安徽六安等七地人大齊聚常熟,共話人大合作發展,共謀七地全域旅游。會議簽署了全域旅游合作框架協議,深度整合旅游資源,著力推進長三角旅游一體化。
聯合視察? 代表為一體化獻計獻策
2018年12月12日,長三角地區部分全國人大代表首次開展聯合視察。此次視察以“太湖流域水環境治理”為主題,由上海市人大牽頭,江蘇、浙江、安徽省人大聯合組織。滬蘇浙皖部分全國人大代表參加視察。代表們視察了太湖沿岸的無錫、蘇州、嘉興和湖州等地水環境的治理情況,現場“打撈”太湖水,檢測氨氮、總磷等多項指標。視察結束后,代表們提交了專題調研報告,提出了強化區域協作力度、加強規劃引領和水污染防治、執行更加嚴格的排法標準等六條建議。
2019年10月29日至31日,長三角地區部分全國人大代表,對長江口至杭州灣近海水環境質量開展了聯合調研。代表們從加強頂層設計、全流域統籌、長江保護立法、區域協作、風險防控等方面,提出了進一步推動治理和保護的對策建議。
2019年11月18日至20日,由江蘇省人大常委會牽頭,滬蘇浙皖30位全國人大代表組成視察組,在江蘇省蘇州和南通市開展“長三角區域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管理一體化”聯合視察活動。代表們在充分肯定江蘇在長三角區域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管理一體化方面所取得成效的同時,圍繞進一步推進長三角區域綜合交通一體化發展,提出了完善區域交通發展協調機制強化交通資源要素保障、力爭區域交通法規標準政策支持、致力提高現有線路利用率等六條建議。
目前,長三角地區人大已構筑起多層次合作體系,形成了立法協同、監督聯動、代表互動的工作格局。今年7月,三省一市人大常委會主要領導會聚安徽合肥,一致表示要持續深化拓展協同協作、增強法治保障實效,共同為服務保障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作出新的貢獻,展現人大的擔當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