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浩亮 杜歡迎
《小莉幫忙》節目以出鏡記者“小莉”介入到一些具有爭議性事件之中,采用調查采訪、公開報道的形式,最終促進事情有序解決。隨著節目的播出,《小莉幫忙》的品牌知名度不斷增強。伴隨“有困難找小莉”“小莉幫忙,一幫到底”的口號,其延伸了民生新聞的傳播形式,成為電視幫忙類新聞節目的標桿。
新聞故事化,內容接地氣。民生類新聞節目主要特征在于其接近生活,直擊現實問題,這也成為其擁有核心受眾的根源所在。近年來,隨著諸多電視媒體推出民生類新聞節目,民生類新聞節目中充斥著內容單一、話題重復等問題。如何能在同類新聞節目中脫穎而出,打造出自身的品牌影響力,將其轉化為“影響力經濟”,《小莉幫忙》節目整體運營上為同類新聞節目樹立了標桿。
原創內容的持續輸出是媒體保持生命力的根本。一家媒體要想長久發展,必然少不了“內容為王”的策略。《小莉幫忙》中內容報道以鄭州為主,輻射河南省,受眾范圍以河南省內為主,隨著《小莉幫忙》節目品牌的走紅,其影響力逐漸走向全國。
筆者選取“小莉幫忙”抖音號2021年5月1—8日中所有的報道內容,按照報道的核心主題對其進行分類(見下表),可以發現,《小莉幫忙》節目接地氣,報道面廣泛。

題材性質 主要內容 數量 比例正面 好人好事宣傳 3 8.6%中性 信息科普、信息搜尋 4 11.4%負面有關部門不作為,互相推諉 4 11.4%普通民事糾紛 22 62.9%治安事件 2 5.7%
從公立醫院醫生私自收費患者討說法,到交警隊遲遲不出交通事故認定書車主難以報保險,《小莉幫忙》節目從一開始并非站在媒體的立場去曝光,而是從事件當事人出發,在出鏡記者小莉一連串的提問之下,將鏡頭切給求助者,隨后去聯系有關部門落實解決,把一個普通的負面報道轉化成觀眾自行評估,增強了新聞的可看性。
堅持連續報道。媒體堅持連續報道,不僅有利于自身積累核心受眾,更有利于發掘出潛在受眾。筆者選取的時間段內的相關報道,其中不乏多篇連續報道。《小莉幫忙》節目對百姓反映的民生問題能夠“一幫到底”,對于未解決的問題進行跟蹤,直到問題得以妥善解決。對于一個電視幫忙類節目來說,如果其報道的問題都在第一時間得以解決,這顯然有點兒不合常理,受眾質疑最多的在于是否是擺拍、吸引眼球。
從《小莉幫忙》節目報道過程來看,可以分為兩大類:一、一鼓作氣類,這類內容絕大多數是在出鏡記者小莉介入后,相關單位口頭或者書面做出承諾就問題進行整改。二、百折不撓類,這類內容采訪過程并不容易,受制于涉事方逃避、不接受采訪等諸多原因,事件解決陷入僵局。出鏡記者小莉往往會以“小莉將持續關注”等口號結尾。但實際上,筆者闡述的百折不撓類報道并未成為爛尾新聞,這主要在于《小莉幫忙》節目堅持連續報道。
多媒體聯動,覆蓋范圍廣。新媒介生態下,信息傳播呈現出碎片化、移動化、交互化的特征。《小莉幫忙》節目除了固定時段在河南電視臺播出外,積極利用抖音、快手等新興短視頻平臺進行內容傳播。目前,《小莉幫忙》節目在抖音平臺的粉絲量為1246.6萬,獲贊1.4億,在快手平臺的粉絲量為306.7萬,其影響范圍已經從河南省走向了全國。此外,該欄目還通過微信、微博等平臺發布話題、視頻與受眾進行互動,通過新媒體平臺增加受眾的黏性,進一步提升其影響力。
《小莉幫忙》SWOT商業分析。SWOT模型是商業戰略管理的有效分析方法,在媒介經營管理領域同樣適用,它主要包含 Strengths(優勢)、Weaknesses(劣勢)、Opportunities(機會)、Threats(威脅)四個方面,從而總結和歸納出特定媒介在媒介市場中的商業發展情況。
第一,《小莉幫忙》節目的優勢一目了然,主要可歸結為有豐富的新聞資源,具有豐富的新聞運作經驗,權威性高。《小莉幫忙》節目是從河南電視臺民生頻道《民生大參考》中分離出去的一檔節目,在整體運營、新聞采訪中還是隸屬于河南電視臺,這從根本上保證了其專業性和權威性。此外,只有新聞媒體才擁有采訪權,自媒體沒有采訪權,相對于一些自媒體,《小莉幫忙》可以利用這一優勢獲得獨家報道。
第二,《小莉幫忙》節目的劣勢在于報道內容單一不均衡,同質化嚴重。對上圖中節目的報道內容分析,《小莉幫忙》節目主要集中在了帶有負面傾向的“普通民事糾紛”之上,占比62.9%,但對于“有關部門遲遲不作為,互相推諉”的報道只占11.4%。這樣一來《小莉幫忙》節目展示給受眾的,更多是一些“家常瑣碎”小事的報道,這與當下諸多民生類節目的報道套路如出一轍。
第三,《小莉幫忙》節目的機會更多來自于國家政策。登陸資本市場,事業單位轉企改制成為諸多傳媒集團搶灘資本市場募集資金的主要途徑,《小莉幫忙》節目最為現實的問題在于考慮如何營收。目前,《小莉幫忙》節目只是單純的一檔民生類幫忙節目,并未有其他太多的衍生盈利項目。
第四,《小莉幫忙》節目的威脅來自于媒介市場競爭的白熱化。當下的民生類新聞節目,從報道選題到內容風格,存在著同質化的現象;一部分幫忙類民生新聞節目遵循一貫的節目風格,并未有任何形式創新,長期以往受眾產生審美疲勞,降低觀看節目的熱情。面對此現狀,《小莉幫忙》節目不僅要立足于原創內容,更要積極創新表現形式。
《小莉幫忙》節目的媒介定位。《小莉幫忙》節目開設初期,只是河南電視臺民生頻道衍生出的一檔節目,目的在于錯峰播出提前鎖定觀眾,帶動其后的《民生大參考》,形成強勢的晚間黃金新聞時段效應。
《小莉幫忙》節目從簡單的受眾投訴熱線信息入手,專注受眾訴求,從選題到調查,從協調到調解,從報道新聞到解決問題,都充分展現節目行為的公益性。可以看出,《小莉幫忙》節目的定位是以解決受眾訴求為己任的,不同于商業媒介的直接盈利。從節目初創到現在,《小莉幫忙》節目的“幫忙”定位群體依舊是以河南省為主,并非走向全國。伴隨“有困難找小莉”“小莉幫忙,一幫到底”的口號,其打造的品牌形象逐漸被受眾認可,借助新媒體平臺實現了從省內走向省外的轉變。
堅持“內容為王”策略,提高節目核心競爭力。現如今民生類新聞節目越來越多,但報道內容上存在著同質化的傾向。《小莉幫忙》節目想要在同類節目中脫穎而出,最主要的在于堅持“內容為王”策略,提高節目核心競爭力。
從節目創建開始,《小莉幫忙》節目就做到了原創,但如上圖分析,其報道內容存在不平衡,多以民事糾紛為主。雖然選取的是百姓生活中的小事,但與普通百姓生活還是存在些許差距。首先,在選題上,《小莉幫忙》節目不妨更多聚焦于具有價值性、典型性的事件之上,做到報道內容的全面性。其次,作為一檔幫忙類節目,與受眾保持互動尤為關鍵,觀眾的支持與互動是節目成敗的關鍵。《小莉幫忙》節目與受眾的互動,除了欄目的熱線電話,微博、微信私信進行爆料之外,更多的應該著眼于節目播出之后與受眾的互動之上。
積極打造品牌形象,為自身賦能。一個節目的品牌理念象征著一個節目的靈魂,《小莉幫忙》節目中記者“小莉”就是其最突出的品牌。“小莉”并非僅此一人,而是由不同姓氏但有相同名字的記者組成的團隊,她們以記者和參與者的雙重身份全程參與一則新聞事件的報道,每個“小莉”主持風格不同,但整體上均詮釋了“有忙必幫”的內涵。鮮明的口號也是《小莉幫忙》節目的特色。“有困難找小莉”“小莉幫忙,一幫到底”的口號在報道中多次被提及,因而被觀眾所熟知,進一步提升了節目的品牌知曉度。
新媒介生態下,民生類新聞節目應打破傳統電視節目的范式,堅持“內容為王”的策略,進行多元化傳播,提升品牌影響力,獨辟蹊徑尋找適合媒體特點的創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