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明明,陳紅艷,劉霖
職業生涯規劃是指個人通過對自身因素和客觀環境的分析,確定職業生涯發展目標,選擇職業,采取必要行動實現職業生涯目標的過程[1-2]。多項研究結果顯示:護士的職業規劃對其未來工作影響巨大,突出表現在護士離留職率上,這將直接影響醫院護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3-5]。軍校護理本科生作為軍隊醫院未來臨床工作的新鮮血液,其職業規劃同樣將對軍隊醫院的護理工作產生重要影響。而不同于地方院校,軍校護理本科生的職業選擇有其特殊性和局限性,即要服從國家分配,這容易使護理本科生產生不良情緒以及對未來職業的倦怠感。為了解當前軍校護理本科生的職業生涯發展規劃情況,筆者進行了此次調研,以期發現問題并給予及時的干預指導[3],從而提高軍校護理本科生畢業后從事護理工作并為軍隊服務的能力。
1.1 調查對象
本調查采取整群抽樣的方法,于2018年3月對海軍軍醫大學、陸軍軍醫大學和空軍軍醫大學3所軍醫大學大一至大四共計193名在讀護理本科生進行問卷調查。
1.2 方法
1.2.1 問卷制定 通過查閱大量資料并對海軍軍醫大學學員進行訪談,參照廖永珍設計的《高護生職業生涯規劃調查問卷》以及結合軍隊學員特點自行設計問卷[6-9]。問卷由兩個部分構成:基本資料和個人職業生涯規劃調查。其中,個人職業生涯規劃調查共計28個項目,由自我認知、職業認知、對職業生涯規劃的認識和職業發展與職業規劃4個維度構成,按照Likert 5分制進行賦值,從非常同意至非常不同意分別賦予1~5分。問卷經2輪專家咨詢修訂后予以確定。
1.2.2 預調查 問卷制定后,分別從海軍軍醫大學大一至大四每個年級隨機抽取5名同學,共計20名同學進行調查,以了解護理本科生對問卷條目的理解程度。結果顯示,護理本科生都能很好地理解并完成問卷。
1.2.3 調查方法 對所有調查對象采取無記名的方式發放問卷,并現場回收問卷。共計發放193份問卷,有效回收192份,回收率為99.48%。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首先對數據進行正態性檢驗,檢驗結果顯示,數據呈偏態分布,采用非參的U檢驗、H檢驗和Spearman秩檢驗進行單因素分析,找出顯著相關的自變量,然后分別對4個維度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2.1 調查對象一般資料
3所軍醫大學的在校護理本科生均為女生,年齡(23.36±1.97)歲,范圍18~27歲。一般資料詳見表1。

表1 軍校護理本科生的一般資料(例,n=192)
2.2 護理本科生職業生涯發展規劃現狀
護理本科生職業生涯發展規劃4個維度中,得分由高到低分別為自我認知維度(3.71±0.49)分、職業認知維度(3.68±0.48)分、對職業規劃認識維度(3.64±0.49)分、職業發展與規劃維度(3.40±0.47)分。
2.3 對護理本科生職業生涯發展規劃影響的單因素分析
采用非參的U檢驗、H檢驗和Spearman秩檢驗進行單因素分析。結果提示,有7個變量對自我認知維度得分有影響,包括:年級、年齡、父母參與、選擇理由、就業方向、是否知道規劃、是否參加指導;有8個變量對職業認知維度得分有影響,包括:年級、年齡、政治面貌、實踐經驗、學員類型、選擇理由、是否知道規劃、是否參加指導;有4個變量與對職業規劃認識維度有影響,包括:年級、年齡、是否知道規劃、是否參加指導;有4個變量與職業發展與規劃維度有影響,包括:年級、父母參與、是否知道規劃、就業方向。見表2。

表2 對護理本科生職業生涯發展規劃影響的單因素分析
2.4 對護理本科生職業生涯發展規劃影響的多因素結果分析
將經單因素分析后,有意義的變量納入逐步多元線性回歸分析,以探求對護理本科生職業生涯發展規劃有影響的因素,結果顯示:有5個變量與自我認知維度有關,包括年級、父母參與、就業方向、是否知道規劃、選擇護理專業的理由,見表3;有3個變量與職業認知維度有關,包括年齡、選擇理由、是否知道規劃,見表4;有3個變量與對規劃認識維度有關,包括年級、是否知道規劃、是否參加指導,見表5;有3個自變量與發展與規劃維度有關,包括年級、父母參與、是否知道規劃,見表6。

表3 對自我認知維度影響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表4 對職業認知維度影響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表5 對規劃認知維度影響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表6 對職業發展與規劃維度影響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3.1 軍校護理本科生對職業生涯發展規劃的認識處于中等水平
經過統計分析可知,軍隊院校護理本科生職業生涯規劃現狀處于一般水平,得分為3.40~3.71分。其中自我認知維度均分最高,為(3.71±0.49)分,職業發展與職業規劃維度得分最低,為(3.40±0.47)分,且學員類型對上述2個維度的得分沒有影響。自我認知維度得分較高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軍校護理本科生,無論是地方學員還是軍人學員,之所以選擇在軍校讀書,是因為對自己有較為清晰的認識,能夠清楚地知悉在自己選擇讀軍校的原因。此次調查的學員大多數是軍人學員,占90.62%,由于軍校學員有其特殊性,服從命令是軍人的天職,軍校學員畢業后須聽從學校分配,以國防和軍隊建設為重,職業選擇范圍小,選擇的種類較少,這可能會降低軍校護理本科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期望,對自身職業發展規劃較少,從而導致了職業發展與職業規劃維度得分最低。
3.2 相關教育培訓對提高護理本科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有顯著意義
從多元回歸結果可以看出,護理本科生是否知道職業規劃對4個維度的得分均有影響,對職業規劃知曉者4個維度的得分較不了解職業規劃者得分高。這說明可以通過提高護理本科生對職業規劃的知曉率,進而提高其對未來職業的規劃程度。該結果與趙麗敏[10]對內蒙古醫科大學護理本科生調查結果一致。由于大學本科階段,學生對于何為職業規劃,如何做好自身職業規劃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通過不斷深入學習專業知識以及職業規劃,同學對職業規劃的概念以及重要性有了一定的了解,加之經過正規的職業規劃指導,對職業規劃的認識水平會不斷提高。因此,各高校應該重視針對護理本科生的職業規劃教育,可以通過開設職業規劃相關課程或者開展專題講座,幫助護理本科生梳理關于職業發展的長遠規劃[11]。
3.3 職業規劃教育應聚焦于高年級護理本科生
多因素結果分析顯示,軍校護理本科生的年齡對職業認知維度得分有影響,年齡越大,其職業認知維度得分越高。此外,軍校護理本科生年級對自我認知維度、對規劃認知的維度、職業發展與規劃維度維度均產生影響,年級越高,得分越高。從這2個結果可以看出,護理本科生越成熟,對職業規劃思考得越深刻。這可能是由于隨著專業的深入學習和年級的增長,軍校護理本科生對自己專業特色的了解越來越深入,同時隨著離自己步入工作崗位的時間越來越近,對自己的未來職業的選擇、發展與規劃也會越來越清晰。伴隨著年齡的增長,軍校護理本科生對自己有了更為清楚的認識和定位,也會相應地制定適應自身的職業發展規劃[12]。此時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開展職業規劃教育更應該針對高年級的學生。
3.4 為護理本科生提供強大的社會支持系統
應給護理本科生提供強大的社會支持系統,幫助護理本科生提高對職業生涯規劃的認識并做出規劃。從此次調研的結果可以看出,在軍校護理本科生職業生涯規劃中,父母參與職業目標選擇,其發展與規劃維度的得分高;參加過職業規劃指導,其對規劃認識維度的得分高。這說明學校和家庭的支持,對軍校護理本科生職業生涯規劃有較大的影響。學校和家庭的支持,可以作為學生堅強的后盾,適時為學生提供幫助。除此之外,軍校護理本科生一個最大的特點在于,需要服從軍隊的管理和領導,軍隊的需求成為其職業發展的直接動力,軍隊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可以提高軍校護理本科生對自身的職業規劃。因此,應致力于社會、軍隊、學校、家庭等全方位的支持,幫助護理本科生制定合理的職業發展規劃。
綜上所述,軍校護理本科生對職業生涯規劃的認識處于一般水平。軍校護理本科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其中是否知道什么是規劃對其影響最大,應加強軍校護理本科生對其職業生涯規劃的認識。護理本科生可以通過接受良好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樹立正確的職業理念,確定職業目標,制定職業發展計劃[13]。同時為軍校護理本科生提供強大的社會支持,在其有需要時提供幫助,使得軍校護理本科生堅定信念,更好地為軍隊護理工作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