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曉純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鹽步職業技術學校 廣東佛山 528200)
合作學習是基于目標結構理論所提出的,指學生為了完成共同的學習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合作學習鼓勵學生為集體的利益和個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務的過程中實現自己的理想。隨著教育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環境下的合作學習能夠更高效地整合資源,學生圍繞學習任務,進行頭腦風暴、分工協作,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完成學習任務。在網絡環境下,合作學習更多依賴信息化手段得以實現,如自主搜集案例、觀看微課、線上合作展示、在線實時評價、課后學習及時反饋等,網絡環境下的合作學習方式,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有助于啟發學生進行探究學習,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信息化手段的運用能力,可有效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1][2]。
深入開展調研,全面研究專業特點,根據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的特點,確定網絡環境下開展合作學習的途徑,基于“工學一體”,確定學習領域,提取典型學習任務,作為學生開展網絡合作學習的學習任務和引導。
組織專業組教師積極開展備課,撰寫網絡課程的授課計劃,授課進程嚴格按照授課計劃進行,確保授課內容與課程標準相對應,符合學生的學習特點。
積極發動專業組內教師參加學校開展的線上教學培訓,鞏固線上教學操作技能,組內實行“以新帶老”互幫互助的模式,即對線上教學軟件應用比較熟悉的年輕教師,幫助部分對線上教學軟件應用不是很熟悉的老教師進行培訓,力求每位老師都參與線上教學,實現兩個“雙百”,教師開展線上教學覆蓋率達100%,學生參與線上合作學習覆蓋率達100%。
構建良好的網絡環境,需靈活運用線上教學軟件,將多個線上教學軟件結合運用(如騰訊課堂、云課堂智慧職教、釘釘、問卷星、簽到小程序、收作業小程序等),提高學生的學習參與度和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專業組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和需求,共同開發線上教學資源庫,由專業組長嚴格審核教學資源內容,確保教學資源的健康性和合理性,能更有效地為學生合作學習奠定基礎。
專業組內組織教師互聽互評,積極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工作,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滿足學生合作學習的需求。
家校共育,積極發揮家長的能動性,鼓勵家長監督孩子積極參與到網絡合作學習中,把鼓勵學生開展合作學習當成家校共建的內容。
在班級安排合作學習小組長,做好學習計劃、學習任務的發布和學習提醒,有效提高網絡環境下合作學習的參與率和學習效率。
基于有效調研,教學任務明確;通過騰訊會議和微信通知等途徑,迅速確定教學分工,發動組內專業教師積極性,明確各自的教學任務;并在平臺建立好課程,為學生開展合作學習做好鋪墊。
專業組內教師集體參與備課,參與率為100%,對照課程標準和學校的疫情期間作息要求,制定授課計劃9門,在云課堂智慧職教建立9門課教學資源庫,集體審核,并提交專業部長審核,確保課程內容的合理性,符合學生學習的要求。
對專業組內教師開展線上教學一對一培訓,確保組內每一位教師都能夠實施線上教學,經過實踐,發現運用騰訊直播等教學軟件進行直播,授課學生的課堂參與率較高,以專業組來講,運用騰訊直播課堂,學生合作學習的參與率可達92%~98%,運用云課堂智慧職教學生課堂直接參與率較少,達65%~72%,但云課堂智慧職教平臺,對學生在課前預習和課后作業的提交有很好的促進效果,學生作業的完成程度可以通過平臺顯示,教師批改作業也更方便,可以看到學生實時提交的效果。總的來講,課前預習和課后作業,可運用云課堂智慧職教進行發布和收集,學生可反復登錄觀看,鞏固學習效果,而課中學習則運用騰訊直播或釘釘直播等軟件,學生有更高的參與率,更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家長的滿意度。
以酒店管理專業一年級的學生為例,在課前預習“旅游文化”這門課之后,觀看了相關視頻,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課上跟老師進行直播交流之后,通過老師的點撥和指導,對古代旅游產品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課后便以小組為單位,自行購買了茶具,通過網絡查閱資料,請教老師,學起了宋代點茶法,想親自為老師奉上一杯屏幕里的香茶,刻上老師的名字,并通過屏幕呈現給老師,一句淡淡的“老師,您請喝茶”,使得線上合作學習的意義得到了升華,學生在學會專業知識的基礎之上,學會了團結協作、自主探究、學會了感恩,也提高了審美情趣。
專業組內教師積極全面開展聽課評課活動,在線課程敞開大門歡迎每位老師來聽課和指導,每月每位老師聽課不少于8節,通過互相學習的方法,取長補短,對上課存在的問題,提出更好的改進措施,教師線上教學能力得到了提升。以“餐飲服務與管理”線上教學為例,教學互動過程中,學生的積極性也得到了調動,學習熱情更加高漲,本課學生參與率達98%,提問數達33人次,課堂率達67.3%,學生在參與課堂的過程中也可以擔任小老師,對其他同學提出的問題作答,線上課程有了老師的指導參與,學生的自律性得到提高,積極性也得到了激發,思維更加發散,有效達到了教學目標[3]。

班級學習小組長,有效提高了合作學習的參與率和學習效率。每個小組可挑選一名責任心強、信息技術能力較好的學生作為學習小組長,該學習小組長的主要職責是,每天定時定點提醒班級同學準時上課,發布作業信息,協助老師有效開展教學,提醒同學開展學習、課后督促檢查等。
以二年級一個酒店管理班級為例,網絡教學前兩周并沒有安排學習小組長,線上教學的簽到率只有50%~70%之間,線上作業完成率也不太樂觀,只有65%左右,在第3周時候,班里通過推選和考核,開始安排學習小組長,每天早上提醒各小組同學準時上課,定時定點發布學習時間和作業信息,同步在家長群發出信息進行備查,引起家長的高度關注,在網絡學習的第3周和第4周,線上教學簽到率達75%~98%,作業完成率達75%左右,班里合作學習的覆蓋率和學習效率得到提高。
通過班主任與科任老師進行溝通,安排每門課的科代表線上和科任老師進行溝通,通過科代表對接科任老師,對接班里小組同學,每節課前課中課后,實時反饋課堂考勤、表現情況和作業完成情況,從而提高各門課的學習效果。

網絡環境下由于學生不太可控,因此,無法確保學生真實的學習效果,在后續的探究過程中,需要對學生的合作學習過程進行過程性評價和階段性考核,以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率,提高網絡合作學習的學習質量。
在線教學資源庫中原創資源較少,應充分開展線上的校企合作,開發合作學習的教學資源共享庫,應積極動員專業組內教師創新資源,形成自己的專業特色和獨有的教學特色,以更好地引導、吸引學生參與到網絡合作學習中[2]。
合作學習的方式需進一步靈活和豐富,網絡合作學習具有時效性和特殊性,合作學習可以通過多種學習方式展開,教師應豐富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滲透職業素養和工匠精神理念,提高學生的學習意愿和學校效果。
在后續的網絡教學過程中,應全面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積極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教學診改的理論和思維指導線上教學工作,積極動員教研組內教師的教學積極性,開展網絡校企、家校共建共育,共同開發更多的原創教學資源,加強教學在線監督,實現以教促改,以改促教,形成酒店管理專業組的教學特色,不斷提高在線課堂的教學質量,以進一步滿足學生合作學習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