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東群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發育良好的身體、愉快的情緒、強健的體質、協調的動作、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兒身心健康的重要標志,也是其他領域學習與發展的基礎。”《指南》明確了幼兒在健康領域學習與發展的重要價值。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機關幼兒園開展的單元式體育活動,將幼兒的動作發展貫穿于戶外活動中,鼓勵和支持幼兒主動練習,利用體育課進行復習、鞏固、總結和檢驗提升,從而促進幼兒身體健康和體能發展。
關注發展整體性,在活動中整合多領域內容。我們注重單元式體育活動與社會、科學、藝術、語言領域的有機結合,相互滲透,做到領域間以及目標間密切關聯、交融整合。例如,以不同類型的音樂伴隨幼兒動作練習,提高幼兒對動作學習的興趣,體驗運動感、節奏感和愉悅感。鼓勵幼兒在積木、自制飛盤等上面作畫裝飾,讓藝術的魅力與運動器械美妙結合。通過搭建、堆放、搬動運動器械,讓幼兒感知,發現,體驗物體的形狀、數量變化、空間排列,感受空間方位、運動方向,將運動與科學探究、數學認知的學習目標緊密結合。
在合作探究、自由組合探索體育器械的玩法時,鼓勵幼兒自主選擇、自由結伴開展活動,引導幼兒學會合作,在積極健康的人際關系中獲得安全感和信任感,培養自信心和自尊心。自由游戲的環節注重為幼兒塑造語言交往環境,讓幼兒在集體面前表達自己的想法,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
尊重個體差異,在活動中支持和引導能力提升。幼兒在沿著相似進程發展的過程中,發展速度和達到某一水平的時間不完全相同。我們要充分理解和尊重他們在發展進程中的差異,支持和引導他們從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發展。在單元式體育課上,教師根據幼兒的實際動作水平與發展需要,提供不同數量、不同難度的器械讓幼兒根據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自由選擇、自主練習,滿足不同層次幼兒發展的需要,支持和引導幼兒按照自身發展的速度和方式成長。
以游戲形式開展活動,提升身體素質。幼兒學習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要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單元式體育課上,幼兒在“玩中學”“做中學”,自由探索器械,搬運器械、布置場地,活動結束后自己收拾器械、整理場地,從直接感知、實際操作中獲得經驗。在設計體育課時,我們創設有趣的游戲活動,調動幼兒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運用魚貫練習、循環練習等方式激發幼兒對動作練習的興趣,提高身體素質。
重視學習品質,培養積極態度和良好行為。幼兒的積極態度和良好行為是終身學習與發展所必需的寶貴品質,要充分尊重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幫助幼兒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品質。單元式體育活動將體育課目標、任務分散在不同時段的戶外活動中進行動作練習、個別指導。為保護幼兒的興趣和自尊,讓在戶外活動中動作完成較好的幼兒做示范,幫助幼兒樹立自信的同時,鼓勵幼兒向同伴學習。在自由探索游戲環節,鼓勵幼兒大膽嘗試、主動練習、創造新玩法,不斷獲得成功體驗。組合游戲環節注重幫助幼兒克服困難、挑戰自我,體驗與同伴游戲的快樂。
(作者單位: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機關幼兒園)
責任編輯:張妍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