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瑜
【摘要】封面,是繪本的臉。好的封面,是一本圖畫書的靈魂,一眼就能吸引人們的注意,讓人產生一種想把它拿在手里,好好看一看的沖動。6-8歲的小學低年級學生,他們喜愛小動物,喜歡聽故事,好奇心強,喜歡模仿,想象力豐富。本文探討在英語繪本閱讀中,如何從封面快速抓住學生眼球的方法。
【關鍵詞】繪本;封面閱讀;預測
世界著名閱讀啟蒙專家Jim Trelease在《朗讀手冊》中強調:美國一個權威研究顯示,繪本封面朝外,能顯著增加學生的閱讀興趣。《兒童文學的樂趣》指出:在開始閱讀一本書之前,封面是影響讀者期待的最重要的因素。封面或護封上的圖畫通常涵蓋了故事中最關鍵的要素。封面如人臉,寫滿了內在,慢讀繪本封面,如同認識一個新朋友的第一次聊天,知道的越多,就越了解。兒童繪本的封面通常顏色搭配協調,能夠營造出明暗變化、動態漸變的卡通效果。卡通人物栩栩如生,動作夸張,抓住兒童的好奇心,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激發兒童心底的探知欲。布魯納提出兒童的認知是由動作把握、圖像把握、符號把握三個階段構成的。在閱讀過程中,文本的標題、詞語、句子、圖表甚至符號都可能激活讀者腦中的相關知識,從而促使讀者積極主動地對文字材料所表達的信息進行預測及解碼。我們看到了封面在表達主題、傳遞信息中的重要性,那么我們應該如何閱讀封面,快速抓住學生們的眼球呢?
封面,是繪本的臉。好的封面,是一本圖畫書的靈魂,一眼就能吸引人們的注意,讓人產生一種想把它拿在手里,好好看一看的沖動。6-8歲的小學低年級學生,他們喜愛小動物,喜歡聽故事,好奇心強,喜歡模仿,想象力豐富。他們的思維方式以形象思維為主,所掌握的概念大部分是具體的、可以直接感知的。他們只能孤立地認識事物的個別特征和表面現象。而封面是學生感知繪本的第一步。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筆者經過多次實踐,參照了王英華編著的《小學英語繪本教學實用指南》中6P(picture-talking,story-predicting,pre-reading,presentation,passage-writing,role-playing)教學策略中的2P——picture-talking,story-predicting,可以很好地運用在繪本封面閱讀教學中。
一、Picture-talking讀圖畫,初步感知
與學生一起閱讀繪本,看封面圖畫,然后讀標題,也就是讀繪本的名字。讀完標題后,給學生留出看圖畫的時間。有些封面的標題和圖畫關系特別緊密,學生在第一時間就會將文字和圖畫對應上。借助圖片導入,展示繪本封面后,通過讓學生觀察圖片,說一說封面內容和細節,先給學生一個對故事內容的直觀印象。在觀察圖片方面,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從顏色、物品、大小、位置等方面入手,繪本的主角通常是繪本封面的主題形象。有些繪本封面和封底是一張圖,封面和封底連起來一起讀。封底和封面合成一頁,呈現在學生面前,一起看整幅圖的內容。可以給出提示性語言:
I can see...
There is /are...
I find out....
對英語語言能力較弱的學生,可采用問答方式,如:
What can you see?
What animals... are in the story?
How many...?
Can you talk about...?
以麗聲北極星分級繪本第三級上The New Teacher為例,看這本書的封面時,發現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觀察點。
Teacher:Now children,let's look at the cover and tell me something about it.
S1:I can see some boys and girls.
S2:They are playing in the playground.
S3:There are some green trees.
S4:A robot wants to play with the children.
S5:A girl say(s) stop!
在發言的學生中,我們發現每個學生都會看到不同東西。但是當這些東西連接在一起時,就是一個多元的信息鏈。Children—games—playground—robot...圍繞這些詞語,學生們可以知道,這個故事是關于學生們和機器人的。這大大激發了學生們的興趣:我想知道究竟發生了什么?我要接著往下看。
二、Story-predicting猜內容,激發好奇心
讀完圖片后,學生們一定有很多話想說。在封面猜測環節,可以培養基本語言能力、初階思維認知能力。學生在猜故事的過程中,可以展開想象,梳理知識,啟發積極思維。教師可引導學生猜測即將在故事所發生的內容。通過猜測,對已有的語言知識進行有效的和無意識的復習與梳理,既是對已有背景知識的縱向回顧與拓展,又給學生提供進一步聯系綜合英語語言的機會和平臺。在這樣的互動中,也更容易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猜”能激發學生活躍的思維和豐富的想象力,讓學生情不自禁的走進故事。可以運用的提示語有:
I guess ...because ...
Let's guess...
I think...
Maybe...
The New Teacher當學生發現和機器人有關聯后,各種奇思妙想、天馬行空都出來了。
T:Can you guess what will happen in the story?
S1:I guess The robot wants to play with the child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