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只有組織形式多樣的課堂活動,充分激發學生們的閱讀興趣和寫作興趣,有序推進指導工作,促使學生們真正愛上閱讀寫作,并產生“讀寫結合”的意識,才能實現整體教學質量的提高,深入挖掘不同學生的內在潛能,使他們突破自我、個性發展后成為不可多得的優秀人才。語文教師以生為本,讓課堂教學的過程更精彩,充分滿足小學生的認知需求,也將揭開素質教育的嶄新篇章,助推新課程改革走向更大的成功。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閱讀;寫作能力;培養分析
【中圖分類號】G623?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1)09-0119-02
【本文著錄格式】曾憲華.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堂閱讀和寫作能力的培養[J].課外語文,2021,20(09):119-120.
引言
語文是一門基礎性學科,小學生學好了基礎知識,可以實現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可以創造出更加精彩的人生。加強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及寫作教學的指導,強化培養學生的課堂閱讀和寫作能力,需要教師們付出更多的努力。具體實踐中,大膽創新教學方法,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啟發小學生積極思考的必要性不言而喻。下面,筆者特意闡述了幾點自己的看法,僅供其他的語文教師參考及借鑒,共同助力語文教育事業長遠規劃進程的加快。
一、課堂閱讀以生為本,充分激發學生興趣
要將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有效融合在一起,進一步提高學生們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使他們愛上學習、樂于讀寫,真正做好個性化發展的準備。為了優化課堂閱讀與寫作教學的效果,語文教師應將教學重點放在學生興趣的培養上,充分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寫作興趣等,使得班級學生積極參與課堂互動,去獲取不一樣的認知體驗,逐漸豐富知識儲備,同時開闊視野范圍,爭取在后續的實踐活動中有更加出色的表現。始終堅持以生為本的原則,認真細化了教學流程,確保小學生熱愛閱讀、善于閱讀,繼而積累下豐富的寫作素材。比如,結合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充分考慮他們的認知水平、興趣愛好、接受能力后,為其推薦合適的讀物,《漢字故事》《十萬個為什么》等等,引導學生一邊發現閱讀的樂趣所在,一邊積累詞匯,學會運用詞匯。耐心傳授他們實用的寫作技巧,通過實施鼓勵性的評價策略以及啟發性的評價策略,增強學生們“讀寫結合”的自信心。另外,還要安排班級學生課外閱讀,每周交上一至兩篇作文,自選題目,將自己的閱讀感受、生活體驗統統以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他們觀察新的事物,能夠將自己的親身經歷寫成文章,長此以往的寫作訓練,對于小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寫作水平的雙向提升而言大有助益。
二、課堂閱讀聯系寫作,引導學生探究學習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整合教材的內容,積極引導學生們閱讀理解、獨立思考,在加深了他們的理解記憶后,有效開展寫作訓練,安排不同的寫作題目,學生們多個角度探究學習,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綜合發展目標的實現不過是個時間問題。比如,在教學《孔子拜師》這篇課文的時候,語文教師要先搜集小學生并不了解的相關資料,用于補充教材的缺失內容。實現了歷史故事、相關資料、語文教材的有效整合后,即可開展故事化教學,帶領學生們認識孔子、老子等著名的儒家學說,加深他們的人物印象后,繼續開展針對性的教學指導。啟發學生們按照順序思考課文內容,具體分析文章的重點段落,然后選擇自己喜歡的寫作主題,充分構思后進行主動性的寫作練習。潛移默化中,小學生閱讀理解收獲頗豐,寫作練習積累下了一定經驗,以教材為基礎,不斷地拓展教學資源,努力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這樣的語文教育特色盡顯,也更符合小學生認知能力的發展規律。
三、小組合作課堂閱讀,優化寫作教學效果
因為小學生正處于語文思維不斷發展的初級階段,自身的認知能力有限,辨別能力有待提高,在完成閱讀任務和寫作任務的時候,常常出現思維不夠活躍、探究熱情不足等情況。他們無法全面地掌握語文知識點,學科成績的進步空間就十分有限,很難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進一步提升核心素養、認知水平等。基于此,語文教師最好選擇分層教學法,并將班級學生科學分成若干小組,使他們以小組為單位探究知識、完成任務、投入思考,充分地活躍語文思維,更好地提高綜合性學習能力。比如,在講授《丑小鴨》這篇課文的時候,可以提出相關問題:(1)文章講述了什么?(2)別人為什么欺負丑小鴨?(3)丑小鴨怎么會變成白天鵝?(4)丑小鴨變成白天鵝后生活會發生怎樣的變化?等,鼓勵學生自由選擇閱讀的方式,具體分析課文內容后進行小組交流,得出問題的正確答案。緊接著,教師可以“我的成長”為主題,要求小學生結合自己的成長經歷,寫出一篇好的作文,在作文中分享自己的童年趣事,并與“丑小鴨”的成長經歷做比較。小組交換作文,展開相互評價,啟發他們相互學習寫作經驗,積極改進自身不足,進而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這種分層次的教學指導,以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實現了有效教學,能為班級學生創新思維的活躍、能力水平的提升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四、善于回顧課堂閱讀,不斷提高寫作能力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寫作是閱讀的升華,小學語文教師不能忽視任何環節,必須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展開針對性的教學指導,全心全意提供優質的教學服務。閱讀中積累大量素材,寫作練習中學以致用,通過建立完善的監測機制,語文教師扮演好“監督者”的重要角色,在學生遇到困難、思維局限時予以點撥,主動聯系生活實際,培養學生們及時回顧閱讀成果、結合生活創意寫作的能力非常必要且關鍵。比如,在《四季》這篇文章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引導小學生分析了課文內容后,即可鼓勵小學生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然后圍繞“四季”主題進行寫作練習,將自己眼中的“四季”美景刻畫出來,并且寫出“四季”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事情。賞析小學生的閱讀成果和寫作成果時,教師做到“公平公正”,及時拿出表揚的武器,提高他們回顧分析的自信心,優秀文章可在班級內部傳閱,確保更多學生愛上閱讀和寫作練習。但是,小學生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的提高很難一蹴而就,慢慢培養他們的讀寫習慣,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是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做好的一項工作。比如:增加多看、多讀、多練的機會,劃分班級學生的閱讀成果后,有效評價他們的寫作成果,以針對性的教學方式,提出不同難度的練習任務,逐漸加強訓練難度,使得不善表達的學生學會表達,不愿學習的學生愛上學習,能力水平較高的學生突破自我,成功拉近師生、生生間的距離,語文教學指導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理想成效。
五、課堂閱讀擴寫續寫,鍛煉學生讀寫結合
擴寫以及續寫都是閱讀能力的表現形式。首先,讓小學生盡情想象、擴寫原文、個性化發展,遠比教師的一味灌輸好得多。具體而言:應在閱讀基礎上展開擴寫,可以借鑒“添枝加葉法”和“情節擴展法”。前者主要針對文本內容加以修飾,通過描寫人物特征、心理活動等,展開合理且自由的想象,進而寫出高質量的作文。后者則是充分發揮想象力,具體擴寫文本內容的一種方法。比如,在《做風車的故事》教學中,關于牛頓小時候做風車的實際情況僅是一筆帶過,學生們以此為基礎進行擴寫,嘗試描述牛頓制作風車的具體情況,展開自己的合理想象,熟練運用擴寫技能,他們的閱讀理解足夠深入,寫作練習收獲較多,寫作水平的提升也將變得異常順利。其次,尊重小學生主體地位,鼓勵他們續寫課文、激情練筆,深入挖掘他們的內在潛能,教學過程特別精彩,才有助于整體教學效率的提升,何樂而不為?
六、結束語
總而言之,必須優化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語文教師堅持以生為本及因材施教的原則,強化培養學生們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至關重要。明確了教學目標,細化了教學流程,補充完善了教學內容和教學資源,小學生真正愛上閱讀寫作,熱情投入課堂活動,進一步提升了閱讀質量以及寫作水平后,綜合素質與能力的全面發展有了堅實基礎,更容易突破自我、挑戰自我,最終成為不可多得的優秀人才,并為社會現代化的建設做出巨大貢獻。敬請期待!
參考文獻
[1]黃心穎,白夢迪.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有效結合的研究[J].課外語文,2019(21).
[2]李丹丹.談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教學的融合[J].新課程:小學,2020(4).
[3]張國強.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閱讀與寫作的有機融合與相互促進探究[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9(5).
[4]楊澤.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寫作能力之我見[J].人民教育,2018(22).
[5]徐蓮花,李光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及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思考[J].讀與寫:教師版,2019(36).
作者簡介:曾憲華,1978年生,山東金鄉人,本科,中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