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利
摘 要:在幼兒園科學游戲中,探究式材料是開展游戲活動的重要媒介,是幼兒園構建科學知識體系的重要工具。教師有效運用探究式材料,對于激發幼兒探究欲望,發展其探究能力,培養其科學探究精神,促進自主探究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關鍵詞:幼兒園;科學活動;探究式材料;運用;策略
在幼兒園科學游戲中,我們要為幼兒提供具有可操作性和探究性的游戲材料,促使幼兒在自主探究中不斷發展探究能力。探究式的游戲材料作為培養幼兒科學素養的重要物質載體,只有通過恰當的選擇和投放才能充分發揮其教育價值,推動幼兒自主探究,激發幼兒參與科學游戲的興趣,進而促進幼兒全面發展。本文結合科學游戲組織與實施的實踐情況,對教師有效選擇和投放探究式游戲材料的策略進行分析與探討,以期使教師明確在科學游戲中使用探究式材料的重要性,并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運用具有可行性的操作策略選擇和投放材料。
一、材料的選擇和收集貼近幼兒的日常生活
在幼兒園組織的探究式科學游戲中,有大量的材料來自于家長和幼兒的收集,這些材料都具有低結構的特點,同時又是幼兒所熟悉的,有利于幼兒在科學探究游戲中主動學習與探究,從而使他們的科學學習活動真正建立在直接經驗基礎上,從而促使他們不斷思考、動手操作,既能初步發展其科學探究能力,又能促進其創新思維的發展。所以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教師應該鼓勵和引導家長圍繞幼兒園科學游戲活動的開展,收集日常生活的廢舊物品,從而充分發揮生活教育資源的作用。為此教師還可以專門設置科學探究式游戲材料“親子百寶箱”,對于家長和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搜集的廢舊物品進行清潔、消毒、分類、整理,便于幼兒開展科學游戲活動時,能夠從這些材料百寶箱中自由選擇,并投入到探索活動中去。
如在“有趣的顏色”科學游戲中,教師鼓勵幼兒將他們在生活中搜集來的彩色布條、樹葉等材料,分別投放在不同的水容器中,以觀察水顏色的變化。通過這樣的游戲活動,在自然而然中使幼兒了解有些物體經過水的浸泡會褪色,有些東西浸泡在水中不會褪色。由于是幼兒非常熟悉的物品,因此他們樂于使用這些材料,并能主動地進行自主探究,而不會因為不熟悉材料,不知道如何使用材料而影響了探究的主動性。但有些物品在水中發生褪色時,孩子們會發出驚呼,教師要記錄他們的“哇”時刻,并持續投放相關的材料,便于幼兒持續探究,孩子們在記錄物品在水中浸泡后使水的顏色發生變化時,有的會用葡萄來代表紫色,用小西紅柿代表紅色,充滿了無限創意。
由此可見,科學游戲中材料的生活化,會促進幼兒主動探究,同時這些材料來源于日常生活,也容易收集,所以在開展科學游戲活動時,教師應該積極主動地使用生活化的材料。
二、材料的選擇和投放要滿足幼兒的興趣需求
不同的年齡段及興趣點會發生一定的變化,也體現了他們的發展需求,因此在科學游戲活動中選擇材料時,要關注幼兒的興趣點,從他們感興趣的材料入手,可以調動他們參與科學游戲活動的積極性,引發他們持續探究的熱情。
如在“小雞出殼”的科學游戲活動中。有的教師的做法是直接讓幼兒觀察雞蛋,并引導他們思考小雞是怎么出殼的,而有的教師為了并未讓這些科學探究的主題橫空出世,而是引導幼兒在戶外草地上玩耍,在不經意間發現草地上有小雞的叫聲,繼而引發幼兒圍觀,在幼兒觀察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啟發和引導幼兒探索小鳥是怎樣出殼的,有效激發幼兒的探索欲望。孩子們回答問題時,每個人的答案往往是五花八門的。但即使如此,教師也不要給幼兒提供直接的答案,而是讓他們通過觀察了解小雞出殼的過程。在教師事先準備好的孵蛋房里,孩子們動手摸一摸快要孵化出小雞兒的雞蛋,從而利用感官發現每個雞蛋的溫度都是熱乎乎的,經過連續幾十天的觀察就會得到結果。但有時孩子們無法觀察到小雞出過的瞬間,那么我們就有必要用錄像設備將小雞出殼的一瞬間記錄下來,從而讓幼兒也有機會看到小雞出殼的過程。
在以上案例中,通過觀察與等待,幼兒獲取了小雞出殼的知識,經歷了整個科學探究的過程,促使他們掌握了一定的科學探究方法,同時也滿足了他們的興趣需求和好奇心。
三、材料的選擇和投放要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
無論是幼兒的動手能力,還是他們的認知水平,都會影響他們與探究式操作材料的互動。所以在選擇和投放材料時,就一定要考慮其操作上的難易程度,及其是否符合不同發展水平幼兒的認知能力,只有與幼兒的發展水平相符的操作材料,才能夠引發幼兒的主動探究與積極思考,才是對幼兒思維發展和探索研究有利的材料。
以“傳聲筒”為主題的科學探究游戲為例,針對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教師應該分別投放適宜的材料,比如對發展水平較快的幼兒,其動手能力和認知水平都優于其他幼兒,那么給他們提供一次性紙杯,引導他們自制傳聲筒,讓他們能夠經歷整個科學探究的過程,既能培養他們的探究興趣和動手操作能力,又能幫助他們加深印象,懂得知識形成的過程,培養他們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而對于發展水平較低的幼兒來講,如果提供半成品等材料,他們很難完成自制任務,那么教師就可以投放一些高結構的傳聲筒,先激發他們的探究興趣,也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在此基礎上再開展自制游戲活動,投放一些半成品、低結構的材料,以進一步培養他們的創造力。總之,在科學探究中,對于那些發展能力較弱的幼兒,教師不能急于求成,應該智慧地處理材料的投放順序,分步驟地開展科學探究活動。同時,針對那些發展較快的幼兒教師,教師一定要滿足其發展需求,便于激起他們探究的欲望,否則會影響他們參與科學活動的熱情。
在科學探究式游戲活動中,教師要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分層投放材料,這樣才能夠使幼兒與材料進行積極主動的互動,進而發揮材料的價值,促進每一名幼兒在應用基礎上獲得相應的發展。
在幼兒園科學游戲活動中,教師要有效選擇和投放探究式材料,發揮其媒介作用,引發幼兒積極主動的探究行為,激起幼兒探究的欲望,為幼兒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使他們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促使他們在有意義的建構中掌握科學探究方法,形成科學素養,促進他們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劉迪.利用物質材料促進農村幼兒園由“學”科學到“做”科學的實踐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4.
[2]孫鈉,楊曉利.幼兒園大班科學小實驗材料投放的調查研究[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4,28(04):125-129.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沙圪堵鎮第五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