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正偉
摘?要:在實施初中英語教學時需頻繁使用到教材,然而,初中英語教材存在有限性,因此,需合理運用教材開展初中英語教學。新課標下,應創造性地運用教材組織初中英語教學,進而保證初中英語的教學質量。本文通過分析在新課標下創造性利用教材組織初中英語教學,對初中英語教材充分開發使用、靈活使用、擴展使用,并超出初中英語教材實施教學,促使初中學生可獲得綜合發展。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新課標;創造性;教材
依據新課標要求,初中英語教師應充分認識及創造性運用教材開展教學,提高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教材適用性[1]。因此,開展初中英語教學時,初中英語教師需創造性和靈活性地使用教材,充分開發初中英語教學教材資源,改善初中英語教學效果,促進初中學生全面發展。
一、充分開發使用初中英語教材
新課標下,教師在開展初中英語教學時,需充分重視初中英語教材的重要作用,積極開發及創造性應用初中英語教材組織教學,詳細了解初中英語教材對應的教學理念,選擇探究學習方法、發現學習方法等,增加學生對初中英語教材的學習多樣性,促使初中學生可擴散思維,擴大初中學生的視野范圍,增強初中學生創新能力,提高初中學生實踐能力,主動開發及使用初中英語教材資源,并結合初中英語教師用書、音像帶、練習冊、光盤等實行綜合教學,保證初中英語教學效果。
比如,教師實行人教版9年級初中英語教材中《教與學》教學時,其中,“You should have asked what you were supposed to wear.”涉及“should have asked”,這屬于“情態動詞+現在完成時”英語句型,代表過去本應該做的事,但實際上未做,可使初中學生自行采取該英語句型造句,并讓初中學生兩兩一組相互談話,提高初中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在實施初中英語教學時,通過充分開發使用初中英語教材,發掘初中學生對于英語教材內容學習自主性,滿足初中英語教學要求。
二、靈活使用初中英語教材
以新課標為背景,教師應靈活使用初中英語教材,充分滿足新課標的對應要求,適當刪減及補充初中英語教材知識內容,或調整初中英語教材中的教學順序,優化初中英語教學內容[2]。
比如,教師進行人教版7年級初中英語教材中《教與學》教學時,學習“with”時,并提出和“and”等英語相近詞在應用方法方面的差別,讓初中學生知曉一些英語相近詞及正確用法。通過對初中英語教材知識內容靈活使用,增加初中學生掌握的英語知識內容。
三、擴展使用初中英語教材
在新課標下,應在運用初中英語教材的同時,針對初中英語教學實施改進,和實際教學需求充分聯合擴展使用初中英語教材,增加初中英語教材內相關知識,擴大學生的初中英語知識面。
比如,教師組織人教版9年級初中英語教材中《教與學》教學時,在學習“be supposed to do”時,可實施知識拓展,同時提出“should”、“must”、“ought to”等。通過針對初中英語教材開展擴展使用教學,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知識內容的興趣,規避學生太過死板地學習英語知識內容。
四、超出初中英語教材開展教學
重視新課標要求,在采取初中英語教材組織教學的同時,還需超出初中英語教材實行教學,充分利用一些社會環境資源,增加英語知識學習來源,豐富初中學生的英語知識掌握程度,增加初中學生具體英語詞匯量[3]。
比如,教師進行人教版7年級初中英語教材中《教與學》教學時,其中,在學習一些交際用語時,如“Why do you like pandas?”(你為什么喜歡熊貓?)、“Because theyre very clever.”(因為他們很聰明)。“Why does he like koalas? ”(他為什么喜歡考拉?)、“Because theyre kind of interesting.”(因為它們很有趣)等,初中英語教師可為學生同時采取多媒體展示熊貓和考拉的圖片或視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為學生展示初中英語教材之外的一些動物園相關英語交際用語,增加初中學生對于英語知識內容的了解,提高初中學生英語交際能力。初中英語教師通過超出初中英語教材實施教學,有助于提高初中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直觀性,提高初中學生對于英語常用知識的學習主動性,增加初中學生運用英語知識的能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課標背景下,教師應創造性地利用教材實施初中英語教學,充分開發使用、靈活使用、擴展使用初中英語教材,且超出初中英語教材實行教學,充分運用初中英語教材,促使初中學生英語學習活動更加豐富多彩,增加初中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興趣,促進初中學生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范玉進.新課標視角下初中英語仁愛教材的分析與整合[J].亞太教育,2020(2):63.
[2]周生瓊.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培養方略[J].讀與寫,2020,17(5):131.
[3]楊軼群.深挖教材文本,發展思維能力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活動設計實例探究[J].英語教師,2020,20(7):100-103.
(重慶市渝北區御臨初級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