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定蓉 譚頂春
摘 要:美育對于更好地改變課堂氛圍非常重要,小學數學教師必須對當前的基礎數學課堂進行重組,以打破傳統的障礙,摒棄無聊而單調的教學方法。實施審美教育原則可以滿足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有助于小學生加深對數學知識和數學概念的理解,并可以培養創新和獨立的思維能力。在實踐教育中,小學生容易接受非常有趣和美麗的東西。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非常好。與許多美麗事物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數學之美,不僅可以激發智慧,而且可以發展主動性和創造力,這對小學數學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影響。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美育;創新思維;心理健康
引言:
在大多數人看來,“審美教育”一詞是一門藝術學科,可以體現為音樂,舞蹈和繪畫,但與數學無關。數學是自然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內容的構成和表現形式上具有獨特的審美觀,是抽象性與具體性的完美結合。通過發現教科書將美學滲透到數學中,使學生對美有很好的理解和實踐,這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美育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意義
(一)培養學生的情感并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
數學也是一種語言,在其悠久的歷史中具有深遠的意義。在可以深入挖掘數學的人文和歷史意義的課程中,滲透了審美教育,使學生可以學習科學知識,通過無聊的數字體驗數學的魅力,不斷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和自我培養學生的情感,將幫助老師實現高質量的教育目標。
(二)增加學生對數學的愛好
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經常遇到問題,解決這些問題首先需要對學習產生興趣,以便學生能夠開發他們的學習潛能并積極地探索知識。通過將審美教育滲透到基礎數學教育中,學生可以發現數學的內在美,在發現美、認識美的過程中加深與數學的聯系,從而自主地學習。與傳統教育的主要區別在于,這種審美教育可以長期促進學生的學習并促進他們的成長。
(三)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
小學數學具有很名的空間思維內容,為了使學生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必須首先對學科有一個清晰的認識,而數字和形狀的結合在此時起著重要的作用。學生可以直觀地觀察數學圖形。同時,圖形本身也具有審美意識,使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數學。同時,這種審美教育的滲透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意識和能力,并逐漸使他們學會獨自思考和解決問題。
(四)幫助學生發展創新技能
在長期的數學教育中,許多教師仍然陷入思維的“陷阱”。換句話說,用測驗分數的方式來表明學生在學習數學方面的有效性。在現階段,我們仍在整體上尋求我們的素質教育。這種老師的觀念和教學方法雖然有些無能為力,但并不能說明這種方法的準確性。根據馬克思對哲學觀點的分析,審美活動來自實踐。錢學森還指出,美學與思維科學是相輔相成的,對素質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義。用新的概念和觀點審視數學,不僅科學嚴謹,而且具有獨特的美學、人文和教育意義,在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和創新意識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二、基礎數學教育中的審美教育問題
(一)必須提高教師自身的審美素養
受我國教育制度制約的所有中小學,從根本上重視文化學科的教育,而忽視審美素質的培養。除了專門從事音樂、體育和美術的老師外,文化學科的老師很少追求美學。文化學科的學習實際上成為審美教育的障礙,更不用說欣賞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美。
(二)學生審美能力不足
學生還很年輕,沒有能力分析和理解各個方面。即使教師在課堂上滲透了一些審美教育的內容,學生也可能無法理解,并且大多數學生往往會受到家庭的影響,并更多地關注文化學科的成果。但是,父母不會關注孩子整體素質的提高,這將極大地限制美育的普及。
三、審美教育在基礎數學教育中的應用
(一)展現數學之美
在數學課上,老師需要向學生展示更多數學的美。除了展示正方形、三角形、圓形、矩形外,還可以將它們隨機組合成漂亮的圖案。鼓勵學生在不斷的探究過程中相信自己,感受數學的美,激發創造和欣賞美的內在欲望,激發對學習數學的興趣。例如,用這些圖案建造房屋時,可以將矩形用作墻,將梯形用作屋頂,將正方形用作窗戶。建造船時,可以將三角形用作帆,將矩形用作槳。我在教學認識平面圖形時,有一個做風車的手工活動。活動開始時,先拿出一張長方形紙和正方形紙,讓學生折一折或自己通過活動,體會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征,從而讓學生了解到長方形的對邊相等,正方形的四邊都相等的特點,使他們既體會了平面圖形的特征,又看到了它們之間的關系。這樣,使學生真正感受到了千變萬化的數學迷宮里,確實存在著固定不變的規律,即美的存在。因此,每種模式都表現出小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并表現出一些數學的魅力。展現更多的數學美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他們能夠主動學習,學習成績自然會提高。
(二)數學整合之美
美育滲透于數學教學,使知識的嚴密性和科學性形象地展現出來。在教學“平面圖形的拼組”一課時,課前我讓學生準備了一些小長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教學時,讓學生用幾個相同的長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或用幾個大小相等的三角形拼成一個六邊形,使學生初步體會平面圖形的關系。這樣,學生的學習情趣高昂,他們沉浸在愉悅之中,感受到了數學的美。在學習軸對稱圖形時,教師可以在生活中使用一些圖形來激發學生的興趣,例如剪紙、窗花,它們不僅是藝術,而且是軸對稱圖形。它可以讓您啟發學生制作一些具有軸對稱圖形的漂亮圖案,這時,老師必須了解學生的興趣,可以在下課后留相關的作業,并在再次上課時讓學生展示自己制作的作品,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加自我認同感和學習數學的沉浸感。老師和學生都可以從不同角度出發,將知識融入美育中,并在現實生活中享受數學的樂趣。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單純的概念注入和技能訓練,還要加強對小學數學教科書審美教學元素的探索,并將審美教育滲透到日常課堂教學中。豐富教學形式,使學生可以通過口、手和腦協調的過程體驗數學之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實踐愿望,并在良好的審美環境中創造性地學習。
參考文獻:
[1]唐遠兵.小學數學中美育滲透的實踐與思考[J].進展:教學與科研,2019(4):130.
[2]孔令義.淺析如何借助信息化手段創設小學數學美育課堂[J].讀天下:綜合,2019(20):62.
(重慶市石柱縣魚池鎮聯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