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達
摘?要:在時代的進步中創新是非常重要的靈魂,對創新思維進行啟發,培養較強的創新能力是現代社會素質教育背景下發展的必然。在素質教育中體育學科作為重點課程,在對小學生進行創新思維和能力培養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基礎作用。與其他學科相比,體育教學有著很多不同,更是需要學生提升自身的運動能力以及身體素質。本文針對小學體育教學活動中創新思維的靈活運行進行了深入探討。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創新思維;靈活運用;分析
引言:
在我國新課程的不斷改革中,不僅需要學生對科目知識有著一定的掌握,還需要學生對創新思維做到靈活運用。體育教學相比其他學科有著很多不同,不僅使學生得到了身體的解放,還使學生通過實踐得到身體素質的有效提升,實現運動能力的鍛煉。所以在小學體育課程的教學中應從多個方面展開創新思維。
一、運用創新的教學方法
體育教學具有一定的靈動性,教師應突破原有的傳統訓練方法,展開創新,對教案進行精心設計,在教學上,對于訓練方式可以展開靈活性和多樣性,例如在實際教學中可以運用體育游戲教學法。在對學生開展籃球技能的訓練時,可以利用游戲開展教學活動,從學生對如何運球的學習階段開始,可以組織學生以圓圈的形式排列站立,讓一名學生站立在圈中開始拍球,當教師喊停止后,這位學生將球快速地傳給下一位學生。接著開始運球,在學生對運球方法有著一定的基礎后,教師可以通過競賽的形式對學生展開熟練程度的提高,組織學生進行分組,并在操場上進行起點以及終點的設置,要求學生在起點的位置開始運球出發,當抵達終點后再原路返回起點,再由下一名隊友接球,看看以最短時間完成這項運動的是哪組學生。在訓練活動中融入體育游戲以及競賽活動,使學生得到積極性的充分調動,使學生能夠對課堂教學做到主動參與,通過游戲提升自我,進而使體育課堂教學充滿活力,實現積極性的較高保持。
二、強化對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氛圍的營造
興趣可謂是最好的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學習積極性的有效調動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一個人能否在創新思維中取得顯著效果,關鍵在于對從事的職業是否有著濃厚興趣。那么在小學體育課程的實際教學中應如何對學生進行興趣的培養呢?首先,教師應與學生建立良好關系,使學生能夠對教師的情感及感染做到愿意接受并主動去接受,這樣才能對體育課程的學習環境做到積極融入。以往我國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教師總是通過強硬的灌輸式教學模式組織學生開展學習,導致體育課程的整個課堂呈現出一種壓抑的氣氛,使學生受到了思維的限制,更別提對學生進行創新思維的拓展了。因此,在新時期的小學體育課程教學實踐中,教師應對創新思維做到靈活運用,可以嘗試性的讓學生來主宰課堂,詳細地告訴學生體育課堂教學中各個環節必須認真完成的每一項學習任務,鼓勵學生獨自展開組織和學習。教師在學生自己開展的體育課堂教學活動中只需要起到引導和組織作用即可,不僅可以實現對小學體育課堂進行良好氛圍營造的目的,還能使小學生通過體育學習得到想象力、創造力以及創新思維的健康發展。
三、強化體育的訓練力度,使創新思維實現運用意識的提高
在小學體育課程教學活動的創新形式下,應具備綜合評價模式。教師應對小學體育加強訓練力度,使學生得到運動意識的提高,通過運用具有一定作用的運動題材以及方式,鼓勵學生對課堂學習以及評估過程進行參與,應及時提出目前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各種不足之處,教師與學生一起面對,并對訓練模式進行更新,使小學生能夠對體育技能的基礎知識得到理解以及運用的加深,重視各種訓練方法。立足于教學的全新角度,對學生進行運動熱情的不斷激發,在平時的體育活動中引導學生養成訓練習慣,并在學習中保持積極態度,針對訓練模式進行創新,其中應注意以適合對學生進行體育素質的提高為標準,對學生展開體育技能的全面性訓練,訓練方法不僅有效而且十分到位,使各個方面不斷得到綜合能力的提高,才能使體育課堂實現創新性的發揮。同時,在體育教學中缺乏成型的評價標準,將會導致學生不具備一定的奮斗目標,也無法樹立準確的運動方向,即使擁有綜合評價模式,教師和學生也無法對其中的相應關系做到融洽處理,其中不乏存在各種問題以及有待提高之處。因此,教師應深入分析對小學生實施的體育教學方法,根據網絡形式的教學特點,逐步對訓練強度進行調整,讓學生能夠對體育鍛煉做到主動參與,同時針對小學體育課程中的綜合評價制度進行完善,使學生得到視覺和聽覺的有效訓練,才能完全放松參與運動,體會來自運動的無限樂趣,使學生在體育訓練中得到學習需求的滿足,進而能夠對體育教學產生創新眼光的看法,在訓練活動中引入多樣化形式,最終實現教學質量的提高。
四、運用形象化的語言與學生進行互動
體育課程的訓練項目與其他學科相比有著許多不同之處,學生在實際練習中往往會被教師打斷,導致學生容易懷疑自己,所以教師應選取具有形象色彩的語言展開對學生的有效引導以及激勵。例如在學生對長跑開展訓練活動過程中,教師可以與學生一起跑一段,使學生能夠觀看到教師是如何跑步的,與教師做到步伐一致。這樣可以使學生對自己在實際跑步中的不足之處做到直觀的發現。在學生針對仰臥起坐展開訓練時,教師在監督學生的過程中發現學生存在不規范的動作時,可以直接為學生展示標準動作,使學生能夠對技巧做到正確掌握,以此使訓練效果得到明顯提高。在學生達到規范練習標準時,教師應給予一定的表揚,讓學生榮獲慢慢的成就感,讓學生建立自信心,在學生出現失敗的情況時,教師也要給予學生一定的鼓勵,讓學生意識到暫時的失敗并不是最可怕的,應繼續努力,再接再厲。
結束語:
在小學體育課程的教學中靈活運用創新思維,不該只是在教師對教學進行創新的局限中,還需要有效培養學生一定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需要教師將教學內容作為依據對教學方式進行創新、營造創新性的課堂氛圍,保證教與學實現共同的創新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敬群.淺談新課改下的小學體育教學[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33).
[2]羅萬祥.小學體育教學中創新思維靈活應用[J].新課程·小學,2016,(10):133.
(遼寧省沈陽市皇姑區珠江街第五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