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喜
【摘 要】 閱讀和寫作在初中語文試卷所占據的分數比重較高,學生讀寫水平也是其語文知識綜合應用能力的集中體現。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認真學習和體會新課改精神并加強實踐教學,充分利用閱讀和寫作相互促進的關系,強調讀寫結合的意義,積極探索讀寫結合教學途徑,優化教學過程,以提高學生的讀寫質量和讀寫效率。同時,學生作為讀寫教學主體,教師應當加強專業學習,提高讀寫教學能力,積極引導學生愛閱讀、重寫作。
【關鍵詞】 讀寫結合? 初中語文教學? 實踐策略
引言:
初中學生學習能力增強,渴望學到更多的知識,以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存量。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由于傳統教育思想作祟,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加之,課本知識容量有限,難以滿足學生的不斷增長的學習需求,這些因素影響了其讀寫能力的增長。基于此,應該研析語文讀寫教與學方面的缺陷,積極創新讀寫教學方法,實現閱讀與寫作無縫對接,形成語文教學的良性循環。
1. 讀寫結合的重要意義
在初中語文新課標中,要求通過合理教學,引導學生提高綜合能力。閱讀和寫作作為兩個重要的語文教學板塊,一方面,加強閱讀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延伸閱讀范圍;另一方面注重寫作訓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知識探究能力,鍛煉他們的寫作思維。但是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閱讀與寫作教學板塊是分開進行的,影響了讀寫教學效果。因此,隨著學生對知識渴求的增加,教師應當積極幫助學生破除閱讀障礙,讓其適度閱讀古今中外優秀作品,不斷獲得語文新知識和寫作素材,使其在寫作中能夠做到得心應手、流暢無阻礙。閱讀與寫作充分結合的好處是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通過閱讀擴充詞匯量、學習寫作方法和技巧、提高作品寫作質量;結合適度的寫作訓練,能夠讓學生體會到自己知識方面的不足,從而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和意識,使之更加注重閱讀質量和閱讀效率。因此,讀寫結合的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地提升初中語文教學效果,實現學生知識應用探究水平的“質”的飛躍。
2. 初中語文教學中讀寫結合對策
2.1 引導學生讀好書,注重知識儲備
初中學生求知欲旺盛,如果引導方向正確,則可以挖掘他們學習潛能,使之學到更多的有用的知識;如果方向錯誤,則會扼殺他們的天性,使之消極對待語文學習。因此,教師在讀寫教學中,應該注重教學方式方法的運用,讓他們在學習中保持樂觀、積極向上的態度并養成一種良好的閱讀習慣,通過大量的閱讀,豐富他們的思想情感,增加知識積累。
例如,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語文教學大綱,精選適合學生閱讀的名著及詩詞,結合其閱讀習慣和喜好,讓他們閱讀其中有利于引導自己健康成長、促進自己全面發展的優秀篇章。對此,教師應該積極調研,走進他們心靈深處,尋找和發現經典的文化作品和古詩詞,根據他們的閱讀實際情況,選擇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篇章供他們閱讀使用,并留足閱讀時間和空間,引導其學習、思考和探究。在每篇文章中,都含有大量的有用的詞句及作者可貴的思想觀點,對此,在閱讀過程中,教師應該鼓勵他們每讀至精彩處,可以用筆摘抄下來,并且記住它們。另外,由于學生的社會生活閱歷不同,在閱讀過程中,會產生迥異的想法,因此,教師為了讓他們充分理解作品,可以鼓勵他們抒寫自己的情感,以寫讀后感的方式對文章內容進行有效評析。
2.2 合理安排寫作訓練,提升讀寫水平
在現代教育體系中,要求尊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為此,教師應該多途徑提供平臺供學生表達使用,引導他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寫作訓練作為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拓展學生思維空間、提高知識應用探究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師應該利用課堂、課外時間給學生提供平臺,讓他們就寫作問題進行交流和探討,以表達自己的心理情感。教師要借助這個機會,了解他們寫作方面的需求,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的閱讀計劃,安排一定的寫作訓練,引導他們高質量、高效率地學習語文知識、提高應用探究本領。
例如,筆者在開展讀寫課堂教學中,利用他們交流、探討的機會,了解到他們受閱讀面限制,在古代文化作品學習時,遇到的困難較大,導致其閱讀興趣下降。而當談論到當下流行作品時,則反應激烈、氣氛濃烈,于是,筆者借助作品中的各種情感要素,合理講解其中蘊含的價值信息,根據學生的心理需求,推薦了幾本適合班級學生閱讀的經典著作,供他們在課余閱讀,以觀后效。筆者給學生積極推薦時下流行的文化作品也是想讓學生了解當前社會生活,而生活是寫作的源泉,通過合理安排寫作訓練,必然能極大提升其讀寫水平。
2.3 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氣氛,激發學生讀寫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同樣,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意識對于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傳統教育觀念在作祟,教師的教學方法不得當,學生在讀寫教學中,感覺不到自己在學習讀寫方面的知識。因此,學習目的茫然,學習效率十分低下。對此,為了改變課堂沉悶的教學氣氛,教師應該以學生為課堂主體,調動他們主動學習的興趣與主動學習的意識,讓他們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以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氣氛。學生在讀寫過程中,必然會遇到多種問題。因此,為了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教師還應該與學生及時進行交流和探討,為他們解決讀寫方面的問題,從而能讓他們有興趣、有能力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
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孤獨之旅》教學中,筆者結合教材目標和要求,引導班級學生通讀全文,讓他們學習與感受其中景物烘托奧妙之處,在閱讀過程中,筆者與個別存在閱讀障礙的學生進行交流和探討,使之在理解的基礎上體會作者景物烘托的描寫技巧和寫作方法,學習其中的表達手法。隨后,指導學生寫作實踐。
結語:
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有利于學生學好語文知識、應用好語文知識,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因此,教師應該重視讀寫教學方法的運用,在日常教學工作中,不僅要使兩者有效融合起來,還要優化教學過程,從細處入手,一點一滴地培養學生的讀寫能力。
參考文獻
[1] 郜志剛.讀寫結合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教師博覽(科研版),2019(08).
[2] 余小蘭.讀寫結合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實踐探索[J].考試周刊,2019(03).
[3] 陳菊華.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讀寫結合的策略研究[J].好家長,2018(98).
[4] 楊潔.運用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J].新課程(中學),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