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雅男 王玉玲 張言平
教師學習共同體的建設既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有力途徑,也是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措施。學校基于“抓教師隊伍”的重要目標,探索教師學習共同體建設模式,開展基于學校、教研組和班級三層次的教師學習共同體建設,聚焦教師學習共同體的機制保障、教師的教學水平提升和管理能力培養,助力學校教育質量的提升。
教師學習共同體作為教師合作、學習、交流的重要組織形式,不僅對教師的專業能力提升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也是學生進步與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結合學校實際,我們從學校、教研組、班級三個層次搭建教師學習共同體框架,學校層面以共同體意識提升為切入點建機制、教研組層面以提高教學水平為目標抓教育質量、班級層面以班主任權力和責任分散的方式抓管理,關注學生心理發展。三個層次的教師學習共同體側重點明確,以團隊共同成長為目標,優化教師隊伍建設。
學校教師學習共同體
學校教師作為一個專業的群體,需要打破“有主角、有配角、有聽眾”的現象和原有的思維定式,在團隊中真實地對話與碰撞,以確立新的規則,建立“人人參與,全員共進”的共同體。
為促進教師學習共同體的形成,我們構建了包括文化、制度、技術三個維度的保障體系。其中,文化層面包括認識、合作與尊重,在學校營造團結合作的大環境,改變教師的固有思維方式;制度層面,主要指為教師學習共同體的構建提供制度保障,通過分級管理、層層落實,保證共同體的合法性和教師的參與性;技術層面,主要包括授權、少干預和協商,給予教師一定的自主空間。同時,在學校領導的尊重和支持下,形成教師共同愿景,在學校層面上提升教師合作意識,營造共同體氛圍,構建“人人參與,全員共進”的教師學習共同體保障機制。
教研組教師學習共同體
教研組教師學習共同體的成立意在提高教研組內部教師之間的合作與交流,進而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
教研組教師學習共同體的建設主要以師徒之間“傳幫帶”為主,老教師需充分發揮教師領導力,帶領新教師站穩講臺、駕馭課堂,新教師也能夠帶來新的教育理念,相互的碰撞交流促進彼此專業能力的提升。
一是“傳”授班級管理經驗。在班主任工作中,管理好一個班級不僅是要管理好學生,更要處理好教師與學生、教師與家長、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系與各種問題,這對于新教師來說,往往是最棘手的問題。而教研組共同體“傳幫帶”的培訓方式,使青年教師遇到問題能夠第一時間向老教師請教,借助老教師豐富的管理經驗,及時獲得有效的解決方法。
二是“幫”助提升教學能力。師徒之間互相聽課,師傅聽徒弟的課,發現問題及時給予專業指導;徒弟聽師傅的課,用心記錄好的教學方法,有疑惑及時請教。師徒之間相互討論、認真鉆研,通過一對一的研討指導,幫助青年教師提升教學能力。
三是“帶”動積極學習氛圍。師傅帶領徒弟不斷學習,探索新的知識、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徒弟也能夠將學到的教育理念和理論知識與師傅分享,提高彼此的專業素質和綜合能力。
班級教師學習共同體
班級教師學習共同體是由班級任課教師組成的學習共同體。兩個班級的全體科任教師組成班級教師學習共同體(只任教這兩個班級的教師加入所在班級對應的共同體中,其他教師可以自由選擇班級共同體加入,最后依據共同體人數進行調整)。班級教師學習共同體能夠打破傳統的班主任唯一負責的模式,讓其他教師也參與到班級管理中,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更好地做到“教書”和“育人”的結合,最終形成一個團結合作的小型學生管理共同體。
具體實施過程分為兩步。第一,成立智慧班主任工作室。每周開展班主任論壇、講座、優秀案例研究等活動,組織班主任教師分享管理心得、組織班級管理觀摩,同時開展分工協作,探索以班主任為組長,其他教師協同參與的“多對多”(多個教師管理多個學生)共同管理模式。第二,成立班級教師學習共同體,以班級為單位,由班主任帶頭開展班級教師學習共同體建設工作,合理溝通、交流、分工、協作,促進班級的發展和學生的成長。
在學校三層次共同體的建設過程中,學校教師在共同體意識、合作頻率、教學能力、班級管理能力方面有了較大的提升。在此基礎上,學校針對薄弱部分進行改進。
第一,營造合作氛圍,增強教師合作意識。合作氛圍是教師學習共同體得以構建和發展的基礎,需要學校在制度、文化、技術層面上為教師合作創設良好的環境。可以通過給予教師更多的自主性,實施民主管理,促進教師進行平等對話、相互溝通、取長補短,讓教師在交流中產生思想智慧,以及合作交流的意愿,在合作中提升自己,共同成長。第二,結合教師培訓活動,形成教師學習共同體理念。學校可以依托教師的專業培訓、師德師風建設等活動,將“共商、共建、共享、共贏”的共同體建設理念根植于所有教師心中,讓教師意識到教師是學習共同體的一份子,只有各盡其能才能實現互利互贏、合作共贏。第三,組建多元教師團隊,在不同層面組建學習共同體。教師所需要的技能是多方面的,包含教學、管理、課題研究等,因此,教師學習共同體的學習是多方面、多層次的,需要組建的教師團隊也是多元的。例如,教研組是以教學研究為主的教師學習共同體,班級中由任課教師組成的班級管理共同體,由所有班主任組成智慧班主任共同體,也可以依據學生的發展特點組建教師心理輔導共同體等。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7年度一般課題“智慧型教師學習共同體建設模式研究” (課題批準號:CDFB17332)的階段性成果
編輯 _ 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