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微信和人們日常生活的聯系越來越緊密,對于教育工作者來說,必須要利用好微信這個平臺,使得教育的方式多樣化,積極發揮微信公眾號的積極作用,以此來消除家校互動的負面影響。城郊學校由于其特殊性,老師更應積極搭建微信公眾號來促進家校互動,利用微信平臺加強家校之間的聯系,建立多層次的互動,以提高家長參與教育的積極性。
【關鍵詞】微信公眾號;家校互動;城郊學校
隨著郊區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郊學校中留守兒童的數量在不斷上升,親子教育上的缺失導致留守兒童在心理和生理上存在一定的不足。學校作為學生學習生活的主要場所,應該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工作,密切和家庭配合,為學生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學校應該運用微信平臺建立公眾號,來加強家校之間的聯系,建立高度互信的全新溝通方式,為家長提供正確教育孩子的方法。
一、目前城郊學校家校溝通存在的問題
雖然近些年素質教育被大力提倡,也得到了學校和家長認同,但是在社會大環境中,應試教育依然處于上風,整個社會對于考試分數過于在意,再加上媒體對于各種考試狀元的渲染,讓分數至上的教育觀念更加深入人心。教育部門對于家校互動也不夠重視,沒有太多關于家校互動的指導意見,使得城郊學校在具體的家校活動實施過程中,難以獲得效果。在應試教育的壓力下,大部分的城郊學校所有的教育教學活動都會圍繞考試分數展開,因此對于家校互動活動不夠重視,即便開展了家校互動,學校仍然以傳統的家長會方式居多,學校和家長之間的溝通呈現出單向溝通的模式,家長沒有過多的機會去溝通和表達,導致學校無法針對學生的個人情況來進行針對性的教育。有一些班主任和老師在進行家校活動時,會將活動變成告狀會,特別對于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基本都是批評,讓這些孩子的家長對于參加家校活動有抵觸情緒。有些學校在舉辦家校活動時,沒有考慮到每一位家長不同的個人情況和家庭背景,采用的是統一的方法和形式,從而讓家校活動的效果參差不齊。另外,家長在家校互動上的參與性不高。大部分的家長,都將學生的教育工作全權交給學校,對于學校所舉辦的家長會、家訪等活動反應比較冷淡,而且對于學校定期舉辦家長會和相關家校活動的做法比較抵觸,認為給其生活和工作帶來了不便。家長和學校之間沒有有效的溝通,導致家長無法正確的理解學校的教育理念,當學校和家長進行教育溝通時,有時家長會不理解學校的意思,增加學校和家長之間的隔閡。
二、微信公眾號在建立城郊學校家校互動中的作用
(一)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
隨著時代的進步,要求家長的教育也應該順應時代發展的腳步,對于學校來說,由于每一個家庭的情況都不同,因此在學生的教育上就呈現出了多樣和復雜性。相對于城市重點學校而言,城郊學校的家長教育理念還比較落后,并沒有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認為學校就應該包辦學生的所有教育活動,家長只負責為學生提供物質支持即可。學校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來推送相關的教育文章,讓家長養成正確的教育理念,意識到必須家校共同配合,才能夠更好的關注孩子,及時發現孩子身上的問題,并且及時解決。
(二)提高家長參與家校互動的積極性
隨著經濟上的發展,人們把主要的精力都投入到經濟建設當中,城郊學校中的家長,一般都會選擇外出打工來增加賺錢的機會,這就增加了學生成為留守兒童的幾率,缺乏相應的家庭教育。學校通過微信公眾號來進行家校互動,可以不耽誤家長的工作時間,讓家長在自己空閑時,可以在公眾號中獲取學校的相關互動信息,及時的了解到孩子容易出問題的話題,從而讓家長能夠積極的參與到孩子的教育工作中。學校在公眾號中推送的文章,可以幫助家長更好的進行教育,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
(三)讓家長掌握正確的教育方法
在城郊學校中,有部分家長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導致其仍然堅守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理念,卻不知棍棒教育反而會激發學生的逆反情緒,不利于家長對學生的管教。學校通過微信公眾號,來推送正確的教育方法,可以指導家長教育孩子,讓家長和學校一起共同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能夠得到正確的家庭教育,感受到來自父母的關懷。
(四)能夠有效的考慮到家長的差異性提高覆蓋度
在微信公眾號中開展的家校活動,能夠充分考慮到家長的差異性,依據家長不同的文化程度、家庭背景、綜合素質,有針對性的對家長進行教育普及。公眾號中推送的文章,可以分級推送,家長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來選擇觀看。對于綜合素質不高的家長,可以以學科基礎知識教育和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為主,讓家長在關注學生成績的同時,也能夠兼顧學生的綜合能力的培養。對于綜合素質比較高的家長,在公眾號中可以獲得更高層次的教育理念,通過分級推送來滿足不同家庭的需要,同時還可以考慮到有一些學生是由爺爺奶奶隔代照顧的,所以在公眾號的文章中,也可以推送適合老年人閱讀的教育類文章,以滿足不同需求學生的教育需要,立志于解決學生在家庭教育中的各種問題,將實用放在首位。
(五)維護家長的形象
在傳統的家校活動中,在家長會里經常會看到老師向家長反映學生的問題,在公共場合之下,由于老師沒有注意維護家長的形象,讓家長覺得比較難堪,老師把家長會變成了批斗會,家長在家校活動中沒有獲得應有的尊重,所以,增加了家長和學生對于家校活動的抵觸情緒。而通過微信公眾號,老師則可以用更加委婉的方式,和學生的家長進行溝通,對于表現不好的學生,也避免了老師面對面和家長之間溝通的尷尬情況。在彼此都獲得足夠尊重的前提下,家長會更加愿意主動和教師去交流,愿意和老師一起聯手教育好孩
子。
(六)互動的方式更加多樣化
在傳統的家校活動中,信息傳播方式比較單一,師生和家長之間的溝通相對有限,而在微信公眾平臺中進行的家校互動,能夠呈現出更多的互動方式。微信公眾號區別于傳統的文字互動方式,加載了更多圖片、視頻、音頻、語音等方式,讓家長能夠從各個方面獲取相關的知識。同時在學校的微信公眾號后臺中,配備了客服的功能,通過客服功能可以提高及時恢復的效率,利用數據統計來獲取相關的家校互動數據,讓一個微信公眾號能夠同時為多位家長提供服務,增強家校之間的互動頻率,提高家長在家校互動中的體驗度。
(七)讓家長和學校之間的交流更加平等
在傳統的家校互動中,很多人都認為,家長到學校就一定是要接受老師的訓話,老師在開展家長會時,家長一般處于聽課狀態,導致家長在教育過程中處于被動。但是隨著教育理念的革新,在教育孩子方面,家長和學校之間的溝通更加趨于平等,這種平等在互聯網加持下的家校互動中顯得更為明顯。通過微信公眾號,能夠有效的改善家校之間的關系,讓雙方都能夠掌握到正確的溝通方法,讓彼此都意識到召開家校互動的根本目的是在于更好的培養學生,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一切都為了孩子,同時在這種交流平臺中,家長可以平等的暢所欲言,真正的實現溝通上的公平公正。
(八)可以讓家長合理的參與到家校活動中
家長作為家校互動中的重要參與者,良好的家校互動,可以讓學校接收到來自家長的社會教育理念,避免學校在教育過程中和社會脫節。通過微信公眾號能夠保證家長在家校互動中的參與率,通過微信的介入,有效的提升家長在家教活動中的參與質量,在公眾號中的留言和反饋功能中,讓家長表達出自己的觀點,提出自己的問題,幫助家長和學校之間更好的溝通,從而達到良好的互動效果。除此之外,通過微信進行溝通,還要求家長要不斷提高其自身的媒介素養,以適應在新時代網絡下開展的家庭教育和家校互動的需要,從而有助于提升家長自身的素質。
(九)提高學生的參與度
家校互動圍繞的主體就是學生,因此學生作為教育活動的主體,在開展家校互動時也要提高學生的參與度,而不應該將其放在溝通范圍之外。通過新時代的網絡環境,利用全新的微信公眾號,可以激發學生想要探尋的欲望,從而提高學生的參與度。通過微信平臺來收集學生的心聲,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匿名的特點來暢所欲言,自由的表達自己心中的觀點和看法,讓學生意識到微信溝通的益處,從而更加擁護微信公眾號這種家校互動方式,消除在學生心中,傳統嚴肅的家校教育,拉進家校教育和學生之間的距離,更好的進行家校互動。
(十)促進資源共享
利用公眾號來進行家校互動,能夠讓老師、學生和家長都參與其中,都能夠從該公眾號中獲取教育資源,通過公眾號能夠及時的發布教育的信息,同時還可以為學生提供咨詢入口,為學生提供解決問題的窗口。家長也可以通過公眾號來及時了解學校的教育工作的進度,實時的跟蹤學生的學習狀態和教育情況,老師和家長一旦發現學生存在某些學習上的困難或者行為上的問題,都能夠及時的對其采取糾正措施。依托微信公眾號,能夠讓三方都及時獲取教育資源,從而真正實現網絡時代下的資源共享,以達到最佳的互動效
果。
三、結束語
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當下,新時代網絡環境中國應該采取全新的家校互動模式,通過微信公眾號來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讓學校、家長和學生都處于平等的溝通地位,建立高效互信的家校互動機制,真正形成家校無障礙溝通的局面,讓學校和家長之間在學生管理上做到無縫對接,將管理的效率最大化。充分調動家長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家長掌握正確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從而和學校一起形成教育合力,助力孩子的成長。
【參考文獻】
[1]馮曉東,王引軍.基于微信公眾平臺構建的家校互動新模式的研究與應用[J].中國電化教育,2015(s1).
(本文系泰州市“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2019年度教育信息化一般立項課題《利用微信公眾號建立城郊學校家校互動的實踐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立項編號:2019jksxxh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