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杰 劉翠 梁新怡 邱紹浪
[摘 要]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家電制造中心和供給中心,在國內市場已經飽和的情況下,中國家電積極走向海外,出口總量逐年上升。但在復雜的國內國外背景下,近年來中國家電企業也開始出現出口增長放緩、利潤率下降等問題。實現家電對外貿易“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的轉變變得越發緊迫,而自主創新為我國家電企業提供了全新思路。文章從自主創新視角下探討如何促進中國家電企業外貿高質量發展,首先對當前我國家電外貿的發展現狀進行分析,從自主創新的角度發現存在的問題;然后針對問題,從自主創新角度提出促進我國家電企業外貿高質量發展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自主創新;家電企業;外貿高質量發展
[DOI]10.13939/j.cnki.zgsc.2021.04.177
1 自主創新視角下家電企業外貿發展現狀
1.1 出口規模維持在較高水平,不確定性增大
我國家電行業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起步,憑借著勞動力成本較低、原材料價格低廉等競爭優勢迅速發展,家電產品出口額持續上漲,“十二五”期間我國家電出口金額累計達到2673億美元。但受人民幣貶值及其他因素影響,2015年中國家電出口額出現了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首次下滑,家電產業進入轉型波動期。整體來看,我國家電出口規模呈現出波動上漲的態勢,出口規模維持在較高水平,但出口增長率存在下降的風險,不確定性增大。
1.2 出口產品多樣化,主要家電產品表現良好
我國家電產品出口中,大家電和小家電出口額都保持穩定增長,且兩者差異始終保持在較小范圍。從細分產品市場來看,我國家電出口產品多樣化,空調、彩電、洗衣機等主要家電產品出口表現良好。同時也發現,像電風扇這類小家電,技術含量低,產品價值不高,利潤空間小,卻依然占據較大比重,這類低端產品極易被同類競爭產品替代,終將被國際市場淘汰。
1.3 貿易市場多元化,一帶一路助力家電貿易
中國家電產品主要銷往亞洲、北美洲和歐洲,對這些地區的家電產品出口額比重達到85%以上,而對南美洲、大洋洲和非洲的出口相對較少。美國一直是我國家電產品的最大銷售市場,但受到中美經貿摩擦的影響,我國家電產品對美國的出口正在減少,《2019年中國家電(白電)產品出口分析》顯示,中國對美國的大家電出口下滑13.8%。同時,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和深入推進,沿線國家和地區也開始成為我國家電出口的新熱點。
1.4 貿易方式不斷優化,一般貿易持續增長
在貿易方式方面,一般貿易和加工貿易一直是我國家電產品出口的重要方式,2014—2018年5年間,兩者總比重維持在85%以上。其中加工貿易是主要的出口方式,其比重呈現逐年遞減的趨勢;而一般貿易次之,其比重持續增高。因此,我國家電產品的貿易方式以加工貿易為主,但貿易方式結構逐步優化,一般貿易持續增長。
1.5 自主品牌積極“走出去”,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
中國家電行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一批具有自身特色和國際影響力的家電品牌,例如美的、格力等,這些企業積極進行自主創新,進行核心技術的研發,品牌影響力覆蓋全球,產品銷往世界各國,成為我國家電出口的主力軍。以格力進入中東市場為例,2004年格力產品第一次進入中東市場時,只是一個默默無聞的中國空調生產企業,經過15年的快速發展,格力生產的空調市場占有率已經超過20%,成為沙特和阿聯酋最受歡迎的空調品牌。
1.6 凈出口不斷增加,國際競爭力持續增強
現利用貿易競爭指數對我國家電行業的國際競爭力進行分析。所謂貿易競爭指數(Trade Competitive Index,TC),表示一國某產業進出口貿易的差額占進出口總額的比重,可以反映一國某一產業在國際市場競爭中是否具有競爭優勢,用公式表示為:
式中,TC表示貿易競爭指數,數值越接近1,競爭優勢越大。反之,數值越接近-1,劣勢越大。根據貿易競爭指數計算公式,計算出中國家電行業2010—2017年的貿易競爭指數,同時計算各年輕工行業的貿易競爭力指數,用于對比分析。結果如表1所示,家電行業TC指數保持在0.85以上,并始終高于輕工行業,說明我國是輕工產品的凈出口國,輕工行業在世界范圍內具有貿易競爭力,家電行業作為輕工行業的一個分支,競爭力顯著高于行業整體水平,家電產品在國際貿易中保持較強的國際競爭力。
2 自主創新視角下家電企業外貿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研發投入相對較低,企業創新意識不強
研發投入是企業對自主創新重視程度的直接體現,但我國大多數家電企業對于自主創新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一方面,由于我國大多數家電企業為中小型企業,企業自身實力有限,更愿意將資源投入生產、銷售等見效快的環節;另一方面,許多中國家電企業加入到了跨國并購的浪潮中,企圖通過并購獲取國外的先進技術。
2.2 產品技術含量不高,頻頻遭遇貿易壁壘
我國家電產品的貿易商品構成較為豐富,但其中有一半左右為低附加值產品,如電風扇、壓縮機及各類零件等,這類產品技術含量低,多為勞動密集型產品,利潤空間小,又面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同時,我國家電出口頻頻遭受貿易壁壘的阻礙,例如歐美對我國家電產品的反傾銷制裁就時有發生,因知識產權和各類標準引發的技術性貿易壁壘對我國的家電出口也造成了很大阻礙。
2.3 自主品牌建設不足,模仿式創新較嚴重
雖然我國家電行業貿易發展迅速,但像美的、格力這種成功走出國門且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家電企業還是少數,大多數中國家電企業缺少具有競爭力的自有品牌,以OEM(貼牌生產)為主,或為國外品牌代工生產,依靠引進的國外先進技術,或進行仿制,核心零部件主要依靠進口。
2.4 行業競爭不斷加劇,缺乏外貿創新人才
當前我國家電行業已經初具規模,據統計,截至2016年年底,我國規模以上家電企業數量達到2763家,行業競爭不斷加劇,對外貿創新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擴大。我國家電企業眾多,但研發人才儲備庫不足,企業對研發人才的管理和培養體系也不健全,這讓許多家電企業在自主創新和技術研發上感到無力。
3 以自主創新推動家電企業外貿高質量發展的建議
3.1 以客戶需求為導向,打造創新自主品牌
家電企業的傳統大規模生產制造已經難以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市場需求,定制生產將成為未來的家電制造主流趨勢。在自主創新過程中,企業要積極轉變思路,從要素驅動轉變為需求驅動,加強與客戶的交流,關注客戶的實際需求,讓客戶參與產品的創新過程。同時,企業可以結合“互聯網+”,實現產品的信息化管理,利用大數據指導技術研發,在提升產品質量和服務的基礎上,打造自主品牌,提升品牌競爭力。
3.2 以經營效率為驅動,拓寬自主創新范圍
傳統企業的組織管理是互相串聯的,產品研發、制造、營銷、銷售、售后一環接一環,企業與客戶之間隔著較長的時間和空間距離,極易出現信息失真的問題,導致效率的下降。因此在家電企業的運營過程中,不僅要注重提升技術水平,提升企業的生產經營效率同樣重要。家電企業在自主創新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創新生產、經營、質量檢測模式來實現企業效率的提升。
3.3 以高端制造為方向,提升智能制造水平
未來制造業的競爭將集中在高端制造領域,家電行業也不例外。美的推出了工業互聯網平臺Midea M.IoT,格力更是高瞻遠矚,在智能裝備、精密模具、新能源等領域已經比多數家電企業搶先一步。國內家電企業也要積極進行高端智能領域的探索,尤其是今年爆發的“新型冠狀肺炎疫情”,進一步凸顯了降低對人工勞動和人治化管理的依賴的重要性。家電企業要認識到智能化、自動化生產的重要性,盡早制定企業智能化轉型戰略,致力于提升企業智能制造水平。
3.4 以“一帶一路”為契機,調整貿易地理方向
國內眾多家電企業要積極推動出口市場從傳統市場延伸到多元化的國際市場,調整貿易地理方向。當前,家電企業可以利用“一帶一路”倡議機遇,加強與沿線國家和地區的貿易合作,在當地實施本土化戰略,可以有效緩解我國人工成本上升和貿易壁壘等問題,同時也能更好地掌握國外客戶的真實需求,調整技術研發方向,實現與客戶的互聯互通。
3.5 以人才戰略為保障,創新人才培育模式
對于科研人員的引進,國內一些大型家電企業采取了與高校建立技術人才聯盟的策略,建立聯合實驗室、開展深度技術合作,打造全球創新生態系統。國內家電企業也應充分利用“產學研”人才合作的形式,引進科研創新人才。在擴大人才引進規模的同時,還要注意挖掘和培養企業內部的創新型人才,創新管理模式,完善人才獎勵和競爭機制,激發員工的創造力,營造“人人想創新,人人會創新”的企業文化氛圍。
參考文獻:
[1]谷曉曉.新常態下中國家電制造企業的出口創新發展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學,2017.
[2]遠德玉,董中保,常向東.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綜合評價和動態分析方法[J].科學管理研究,1994(2):50-52.
[3]陳勁.從技術引進到自主創新的學習模式[J].科研管理,1994(2):31-34.
[4]謝燮正.科技進步、自主創新與經濟增長[J].中國工程師,1995(5):8-11.
[作者簡介]孫杰(1997—),男,漢族,新疆克拉瑪依人,國際商務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國際投資與風險控制;劉翠(1997—),女,漢族,重慶人,研究方向:國際貿易與市場營銷;梁新怡(1996—),女,漢族,河北保定人,研究方向:國際貿易與市場營銷;邱紹浪(1996—),男,漢族,四川內江人,研究方向:國際貿易與市場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