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摘 要:財政稅收在維護市場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能保障市場經濟的健康、穩定性。本文對財政稅收的特征進行探究,分析財政稅收對市場經濟發展的影響,總結促進財政稅收與市場經濟協調發展的策略,即加強稅收調控、堅持公平合理原則、保障效率和公平、運用政策進行協調。
關鍵詞:財政稅收;市場經濟發展;重要影響
現階段,市場經濟發展速度加快、國際化水平不斷攀升,這時財政稅收的作用日益凸顯出來。國家利用財政稅收進行宏觀調控,能為市場經濟提供科學的指引,提高市場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與此同時,需要保障財政稅收和市場經濟的發展步調保持一致,從而保障宏觀調控的效果。
一、財政稅收的特征
(一)無償性
稅收的無償性主要指納稅人向國家繳納稅收后,國家不會向納稅人支付補償,同時稅收財產采取的是單項轉移的模式,主要是納稅人向國家納稅。
(二)強制性
在傳統的模式中,稅收是國家和政府強制征收的稅款。如果納稅人未按照法律履行納稅義務,那么征稅機構就會對其開展強制納稅。但在新制度中,稅收在征稅權、國家用稅權等方面都體現明顯的強制性。
二、財政稅收對市場經濟發展的影響
財政稅收在市場經濟發展體現的價值和發揮的作用較為明顯。在發展的過程中,利用財政稅收進行操作,能保障市場經濟處于穩定的發展狀態。財政稅收的作用和影響不是單方面的,在保障社會公平競爭的前提下,還會對市場經濟造成不同的影響。不同的財政稅收政策對市場經濟發展的影響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所以應進行認真地探究。一般情況下,影響的途徑主要有兩方面:第一,會刺激投資和工作革新,從而加快市場經濟的發展速率,增加總體的產出,能為市場經濟的總體發展提供保障。第二,頒布低稅負政策,引導相關產業從低成本逐漸向高成本發展,為行業發展提供機會。此外,在一定程度上還能提升資源的利用率。
(一)優化市場的投資環境
建立完備的財政稅收政策能保障市場經濟的規范性,確保各個區域的經濟處于平衡發展的狀態,優化市場經濟的投資環境。比如,我國為優化貧困地區的經濟發展效果,提升區域的經濟水平,需要樹立以實際為出發點的原則,根據實際的情況發布相關的法律法規和財政稅收政策。部分經濟發展較弱的區域能在政策的助力下獲得更好的運行成果,優化市場經濟的運行模式。
(二)提升消費水平
如果財政稅收較低,這樣各個人員的稅負壓力就會有所降低,這樣人們的可支配收入就會有所增加,促使其消費能力的提升。居民的消費水平得到提升,那么必然會加快市場經濟的發展速度,為市場經濟的健康、穩定提供堅實的保障。
(三)引進投資,促進貿易和國民經濟高速發展
第一,財政稅收是我國重要的宏觀調控手段。政府部門需要按照市場經濟的發展態勢制定與其相契合的財政稅收政策,之后對經濟進行科學地調節。比如,經濟的下行壓力過大,企業面臨著生產和發展的雙重壓力。尤其是部分中小企業,它們的經濟基礎較為薄弱,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存在著較大的困難。針對這些問題,財稅部門可以使用適當減少稅率或者降低稅收來緩解企業的經濟壓力,這樣不僅能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還能保障國民經濟的穩定性。第二,加快區域經濟的發展速度能有效地吸引外部投資。現階段,部分區域為了加快經濟發展的速度,通過招商引資的模式來促進經濟增長。當地政府為了更好地吸引投資,科學地應用財政手段,打造良好的投資環境。這樣能加快經濟的運行速度。政府科學地設計財政稅收的頂層,為投資者提供重要的參考,提升資金引進的效果。第三,財政稅收政策不僅能保障國民經濟處于一個穩定的狀態,還能為外貿經濟進行助力。目前,無論是國內市場還是國際市場,經濟都處于一個繁瑣復雜的狀態。并且隨著我國在國際市場中的影響力逐漸攀升,部分國家采取了貿易壁壘的模式,企圖對我國的市場經濟造成影響。面對這些問題,我國政府可以使用財政稅收政策進行優化,通過減少稅收的手段,為外貿經濟提供良好的環境,增加出口的額度值,增強國民經濟的影響力。
(四)保障產業正常發展
在確定國家路徑時可以遵循一定的發展規律,其中最重要的依據就是經濟發展水平和市場經濟結構,在保障這些要素的前提下確定系統化的產業發展模式。在發布相關的法律法規時,應該把優先發展的產業放下首要的位置,這樣能優化產業的發展效果,充分發揮財政稅收的作用。此外,這種模式還能加快產業運行的效率,使其在激勵的市場競爭中占據重要優勢。財政稅收能為我國具有較好發展前景的企業提供良好的競爭環境,保障產業高速發展。
(五)調節市場需求
因為財政稅收具有宏觀調控的作用,能夠根據市場經濟的實際需求情況,調節社會的需求總量,這樣才能保障市場中的各個關系都處于平衡的狀態,從而保障經濟的運行效果。如果市場的需求過剩,就會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為了保障供需關系處于平衡的狀態,就可以采取收縮性的貨幣政策,擴大稅收的占比,提高稅率,有效控制市場的需求,保障市場處于穩定的狀態。如果市場中的需求不足,就會出現供大于求的情況,可以采用擴張性的政策,降低稅收率,減少整體的占比,同樣可以適當地減免稅收,增加居民的可支配資金,刺激他們進行消費,從而推動經濟發展。
(六)為國企發展提供優質的環境
科學地應用財政稅收能為國家構建良好的外部環境。通過拉動內需和擴大投資的模式能提高我國經濟的增長水平,加快經濟的正常速率,還能保障市場運行的質量和效率,為國有企業的健康有序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現階段,社會經濟的發展模式逐漸成熟,我國逐漸提高對財政稅收的完善和調整的執行力度。通過優化經營流程和調整產業結構的模式能提升國有企業的現代化發展程度。在發展的過程中應該發揮財政稅收的調節作用,把稅收政策作為發展的重點,并頒布與其相符合的法律法規,這樣才能為國有企業提供根本保障。
(七)提高社會就業率
在市場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應該提高對社會就業率的關注度。這是一個重要指標,它關系整個社會經濟發展的穩定性。利用財政稅收能夠有效地調節就業率。一般財政稅收較低的國家就業率普遍較高,通過降低稅收的模式能保障整個社會處于穩定發展的狀態,同樣能為社會經濟快速發展提供必然條件,確保更多的人員投身于社會主義建設工作中。
三、促進財政稅收與市場經濟協調發展的策略
第一,加強稅收調控,增強稅收和經濟周期適應能力。完善國內宏觀調控的運行機制,明確我國的發展方向,制定與實際相符的稅收政策和制度,避免出現抑制的情況。收縮稅收調控的滯后性,確保稅收政策和制度能發揮重要的作用。第二,堅持公平合理原則,提高稅收和經濟的適應性。只有保障稅收的公平性,才能保障市場經濟處于穩定的狀態。同時也應該區別對待,嚴格落實國家發布的稅收優惠政策,確保兩者處于協調的狀態,這樣才能保障稅負的完整性,提升市場機制的先進性。第三,保障效率和公平,促進稅收和經濟協調發展。使用傾斜稅收的模式進行調節,保障經濟發達和欠發達地區能夠協調發展。此外,稅收應該對市場中的不穩定因素進行妥善控制,加強防控工作,提升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第四,運用政策進行協調,發揮稅收調節作用。在不同區域采取不同模式的資金注入和引導,并在其中融入生產因素,這樣才能保障經濟處于穩定的發展狀態。此外,還應該調節不合理的產業結構,確保其從粗放模式有效地轉化到精細模式。
四、結論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市場經濟的模式日趨復雜,所以應該強化財政稅收的作用。市場經濟發展具有平衡性的特征,充分應用財政稅收能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提升經濟的活力。
參考文獻:
[1]曹枝.市場經濟視角下企業財政與稅收問題的有效性探究[J].產業創新研究,2020(21):75-76+79.
[2]李守云.基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鄉鎮財政稅收建設的提升思路[J].財會學習,2020(28):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