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思惠


摘要:目的:對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實施預見性護理干預,總結護理措施并分析護理效果。方法:選取98例我院收治的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并隨機分為對照組(采納常規護理)和研究組(采納預見性護理干預),對2種護理模式的效果進行對照研究。結果:就并發癥發生率和死亡率而言,研究組分別為4.08%和2.04%,均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0.41%和5.80%,X2=8.997,6.668;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就護理滿意度而言,研究組患者為95.92%,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的73.47%,有統計學意義(X2=9.664,P<0.01)。結論: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實施預見性護理干預能夠取得理想的效果,值得應用并推廣。
關鍵詞:預見性護理干預;不穩定型心絞痛;效果
不穩定型心絞痛這種臨床常見的心血管疾病的發病原因與一般心絞痛既有著區別,但又有著密切的聯系,其主要的病理生理特點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不穩定,如果治療有效則有可能恢復至穩定型心絞痛,但如果病情發展則有可能發生急性心肌梗死甚至心臟猝死[1]。因此,這種危害嚴重的心內科疾病給臨床護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院將預見性護理干預應用于2017年11月-2019年6月期間收治的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的護理工作中,效果確切,現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98例于2017年11月-2019年6月期間我院收治的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其中男、女患者分別為55例和43例,年齡44~88(63.25±6.68)歲;病程0.9~7.8(4.67±0.65)年;心功能分級:Ⅱ級、Ⅲ級、Ⅳ級分別28例、44例及26例;根據就診的先后順序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49例,2組患者在基線資料做t檢驗或檢驗,差異不明顯,P值大于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可比。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納常規護理,主要包括:叮囑患者臥床休息,全面了解患者的不穩定心絞痛的性質以及部位,遵醫囑用藥,加強環境護理,對患者不良的飲食及生活習慣進行糾正等;研究組患者采納預見性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
1.2.1 心理預見性護理 結合患者的實際病情以及具體的心理狀態,采用合理的方法和手段進行疾病相關知識的健康宣教,鼓勵患者對內心感受進行傾訴,指導患者通過誘導法及心理暗示法來放松心情;可以通過開展病友交流會來講述治療成功的病例,增強患者的信心和積極性。
1.2.2 病情預見性護理 對患者病情發作時的疼痛程度、部位以及時間等進行觀察并記錄,對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進行準確評估,總結患者發病特點,針對性的給予硝酸甘油來對不適癥狀進行有效預防[2]。
1.2.3 預見性防范誘發因素 該疾病的誘發因素有很多,例如體位改變、睡眠、排泄方式、飲食刺激、心動過速、寒冷、吸煙、情緒激動、體力勞動等,結合患者疾病誘發的因素來進行針對性的護理預防。針對情緒激動的患者,要通過安撫、安慰等方式來穩定患者的情緒;督促患者戒煙限酒,對體重進行控制,對糖尿病、高血壓等合并癥進行積極的治療,指導患者養成健康、良好的生活和飲食習慣。
1.2.4 放松訓練 指導并鼓勵患者進行放松訓練運動,對患者詳細介紹訓練的內容、目的、原理、方法以及注意事項等,將運動時間控制在0.5h左右,1次/d;協助患者采取舒適的體位來對肢體各部位進行依次放松[3]。
1.3 評價指標 觀察并統計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和死亡情況;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情況采用本科室自擬量表進行評估,分為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
1.4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23.0 軟件統計來檢驗本文所得實驗數據。計量資料采用()表示;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兩組數據資料。采用頻數表示計數資料,用檢驗來進行2組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P<0.05代表差異顯著。
2 結果
2.1 并發癥發生情況及死亡情況對比 就并發癥發生率和死亡率而言,研究組分別為4.08%和2.04%,均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0.41%和5.80%,=8.997,6.668;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詳情見表1.
2.2 護理滿意度情況對比 就護理滿意度而言,研究組患者為95.92%,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的73.47%,有統計學意義(X2=9.664,P<0.01),詳情見表2.
3 討論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日益優渥,而人們對自身健康關注的卻非常少,從而導致高血糖、高血脂、肥胖以及高血壓等隨處可見,這些因素的存在導致不穩定型心絞痛的發生率顯著提高[4]。這種疾病的病情發展較快,即使及時治療也有可能導致復發,并且隨著病情的發展有可能有導致患者出現心肌缺血狀態,從而威脅到生命安全。預見性護理是一種具有系統性、主動性、科學性、目的性以及預見性的新型護理方法[5],能夠對患者各項指標進行及時的信息采集,從而對患者的病情走勢進行準確分析,找到其中的規律并給予針對性的治療和護理,對心絞痛發作的誘因進行有效的規避,使心絞痛的發作概率顯著降低,從而使各種并發癥有效降低,提供治療效果并保證患者的身體健康。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就并發癥發生率和死亡率而言,研究組分別為4.08%和2.04%,均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0.41%和5.80%,X2=8.997,6.668;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就護理滿意度而言,研究組患者為95.92%,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的73.47%,有統計學意義(=9.664,P<0.01)。綜上所述,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實施預見性護理干預能夠取得理想的效果,能夠有效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和死亡率,在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以及促進患者機體康復等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值得應用并推廣。
參考文獻:
[1]馬海燕,賈建萍,趙冰.預見性護理干預在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中應用價值研究[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9,7(29):101-102
[2]趙冰,馬國慶,馬海燕.優質護理干預提升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臨床療效及生活質量價值研究[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9,7(29):110-111
[3]潘麗娟,張績瓊.預見性干預配合心理干預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心理狀態、心電圖檢查依從性及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9,27(07):1051-1052
[4]張瑜,趙莎莎,趙娟.優質護理干預對不穩定型心絞痛PCI術后生活質量及護理工作滿意度的影響[J].黑龍江中醫藥,2019,48(02):115-116
[5]孫黨紅,戴莉,朱玲,許婷婷,劉晴.預見性護理干預在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外醫療,2015,34(28):173-174
(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