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洪鈞
引文:政治是高中學生學習的重要學科,對于高中學生的學習十分重要,高中政治的作用越來越被重視。但是在現階段的政治教學中,仍然存在一系列問題尚未得到徹底解決,不利于高中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了使高中政治教學能夠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政治教師需要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手段,運用有效措施,提高學生的政治學習能力,為高中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有利條件。
高中政治學科不同于其他學科,具有較強的理論性,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思維能力。通過調查研究發現,部分學生認為政治學習是枯燥、乏味的,甚至還有一些學生對于政治學科產生抵觸或者厭惡心理,不利于學生的政治學習。在以往的政治教學中,政治教師為了使學生能夠快速掌握政治知識,或者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通常對于政治知識的講解時“灌輸型”的,學生被動地接受政治學習,對于政治學習的態度主要是“要我學”,而不是“我要學”。學生的政治學習積極性不高,難以發揮政治學科的重要作用。長此以往,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模式僵化,政治教學的效果較差,無法在政治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興趣能夠成為學生學習政治的催化劑,在無形中推動學生的政治學習,使學生產生政治學習的動力,從而使政治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此,高中政治教師要深入挖掘學生的興趣愛好,可以在教學中融入學生感興趣的知識點或者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使學生認識到政治里學習中的趣味性,主動學習政治。在興趣的驅使下學習政治,能夠為學生的政治學習營造輕松、活躍的學習氛圍,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1]。
比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政治《樹立正確的消費觀》一課時,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主要是讓學生了解四大消費原則的含義、內容,能夠用正確的消費觀念指導自己日常生活的消費。在上課開始時,一些學生的思緒還停留在上一節課中或者大課間,政治教師可以通過簡單的問題進行課堂導入:同學們的壓歲錢都是怎么花的呢? 你認為自己屬于哪一種消費者呢? 政治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積極回答問題。通過這種形式,能夠迅速活躍課堂氛圍,將學生的思緒拉回到政治課堂教學中,一些學生開始小聲討論。政治教師可以趁熱打鐵,引出接下來的教學內容,使學生的思維得到開拓,提高政治教學的整體教學效果。
新課程改革下的政治教學,要求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作為政治課堂學習中的主人,愛上政治課堂。高中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學習能力,思想上的發展比較活躍,具有較強的求知欲。在以往的政治教學中,政治教師通常對于知識的講解過于詳細,反而容易將學生的思維限制在條條框框之中,學生無法在政治教學中發揮創造性思維,難以有效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對此,政治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習能力等,可以提出難度適中的問題,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同時能夠啟發思維,循序漸進的提高學生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政治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模式,一方面能夠使學生取長補短的進行學習,在互動交流中產生思想上的碰撞,探索到更多有用的政治知識;另一方面,能夠提高學生在政治教學中的參與感,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體會解決問題帶來的成就感,幫助學生樹立政治學習的自信,打破傳統政治課堂教學枯燥、乏味的局面,使政治課堂教學生動、形象起來,從而使學生在自主探究問題的同時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幫助學生更加輕松的學習政治[2]。
比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政治《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一課時,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主要是讓學生能夠熟練記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知道國家宏觀調控的目標以及手段。在經過一定的學習之后,政治教師可以提出問題:請同學們想一想,我們國家為什么能夠實行強有力的宏觀調控呢? 其他國家有宏觀調控嗎? 政治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進行自主思考,然后再進行討論。通過這種形式,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提高學生在政治學習中的專注力。政治教師要賦予學生一定的學習權利,使學生能夠有足夠的思考時間和討論時間,充分在合作交流中發揮創造性思維,在不知不覺中實現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高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也非一朝一夕,而是一個長期、持續的培養過程。政治學科具有濃厚的社會氣息,教材中有大量關于社會中的實際案例,并且具有較多需要學生記憶的知識點和內容。隨著學生年級的增加,政治學習的不斷深入,學生需要記憶的知識點越來越多,大部分學生的政治學習比較吃力。在以往的政治教學中,學生通常采用的是“機械式”的記憶方法,很容易出現記得快,卻忘得快的現象,難以形成持久記憶。因此,為了使學生能夠認識到政治學科與實際生活的重要聯系,加深學生對政治知識的記憶和理解,政治教師可以開展實踐活動,使學生能夠在實踐活動中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掌握政治知識,在親身體驗中感知政治知識,意識到學習政治的重要意義,彰顯政治學科的重要價值。在實踐活動中,能夠幫助學生積累社會經驗,在不斷的嘗試中磨煉,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鍛煉[3]。
比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政治《價值的創造與實現》一課時,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主要是讓學生能夠理解在創造和奉獻中實現人生價值的主要含義,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政治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們進行義賣活動,或者到敬老院中慰問老人,還可以組織學生們參加植樹活動,使學生體會在勞動中的快樂,服務于他人的快樂,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養成正確的做人、做事風格。此外,政治教師還可以在每次的實踐活動后讓學生寫下感悟,幫助學生記錄每一次寶貴的人生經歷,在培養思維能力的同時,提升高中學生的綜合素質,切實發揮高中政治學科的重要意義。
結語:綜上所述,在教育發展的新形勢下,高中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十分重要,是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是高中政治教學的重要教學目標。對此,高中政治教師要通過多種方法和手段,在不斷地教學實踐和摸索中探索出適合學生的政治教學方法,合適的才是最有效的,才能不斷調動學生的政治學習積極性,為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