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青沅 蔣莉
(湖南涉外經濟學院,湖南 長沙410205)
梅山是在湖南省中部地區(新化縣—以安化縣為主,婁底、邵陽、益陽、以及湘潭的部分市縣)為核心的古老歷史地域的稱謂。梅山的民間文化作為中國荊楚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的支流,是構建中華民族傳統思想文化的眾多地域文化之一。它是湘中地區至今傳承較為完整的文化形態之一,豐富的人類民間原始文明,記錄了人類從心智走向成熟的衍變過程,是一種極具特色、形式多樣、古老又神秘的地域性民族文化。
張五郎,又稱為開山五郎,是梅山的祖師,它在梅山諸神之中是重要且最具代表性的神祇。相傳他的狩獵技術高超,既是開山修路的能手,又是抗擊外侵的英雄,飛禽走獸都是他的傳令兵,它法力無邊。其倒立行走的形象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神像造型。在安化百姓家庭的正廳堂,一般都有供奉張五郎的神龕,張五郎的神祇形象是百姓們的精神支柱與信仰。
湖南省的灘頭年畫是省內唯一的傳統手工木版水印年畫,小小一張年畫的完成,背后將是匠人們的辛勤付出。顏料的制作、以及到雕版的完成,然后繪制上色,這些都需要嚴謹的態度與極高的藝技。灘頭年畫的代表作“老鼠成親”,就是在《朝花夕拾》中也被所稱贊的年畫,該年畫現今在大英博物館也有收藏。不難看出,灘頭年畫在湖南民間藝術文化中十分具有代表性。
1.巫“數”文化
“數”在人類認識世界中,就是原始思維的鑰匙。東方的“結繩記事”、西方畢達哥拉斯學派關于“數是宇宙的本原,自然界是受數字支配的”的解釋都證實了這一點。
然而,人類社會在真正提高對“數”的理解以及掌握“數”這個重要工具之前歷經了漫長時間的原始數覺時期。所謂原始數覺,就如同人類的“視覺”、“聽覺”一樣,一種本能的感知力,這種本能知覺并不是人所特有。例如,有的鳥類的巢里面有五個卵,安然的拿走其中的一個,鳥亦不會察覺;但若是拿走了兩個,鳥兒們通常都會逃走;所以鳥類是能夠辨別五以下的數量。
在人類進化到童年時期,對于數覺的敏感就像一些鳥類一樣,極其有限,很少可以達到“五”以上。因此,在人類文明誕生后的很長一段時期里,“三”和“四”成了原始數覺的極限數,而且由于它的極限性,在歷史上常被用來表示“多”的意思。其它語種也有這種局限性的痕跡,如英文的thrice和拉丁文的ter,這兩種頗具有雙重意義,象征著“三倍”和“許多”。
2.“媒三”文化
“梅山文化”,其實就是“媒三文化”。梅山民間文化作為滲透著原始巫術神秘因子的原始漁獵文化,在古代梅山人和今天的梅山巫術傳承人,他們進山之前都會舉行狩獵的原始巫術儀式—“安梅山”,即給“梅山神”設壇、舉行祭奠儀式。獵人若在山上發現野獸腳跡,便扯“三”根茅草,把草尖挽個結,放到“三”岔路口,并用小石壓上,這叫“封山(封三)”。梅山巫術的原初儀式運用“三”這個數字來傳遞一種神秘力量,這在古漢語中與我們今天所見到的諸多中國宗教中對“三”這個數字的用法有所不同,梅山巫術的用法顯然是更為古老更為神秘,可以說這是對原始數覺極限數“三”的特性直接運用,屬于更典型的原始數覺的“原生態遺存”形式。
由此可見,原初梅山文化是一種以“三”為媒介,并借助一種神秘力量,通過原始思維互滲的關系,將對漁獵活動的捕捉對象進行迷惑的原始巫文化。
湖南安化黑茶作為梅山文化區域頗具民族文化特色和地域文化的傳統產品,在多元化商品發展的今天,對于安化黑茶這種傳統意義上的產品是極具沖擊力的,盡管是同行業存在競爭壓力也是毋庸置疑的,然而我們首先要做的是如何通過視覺的形式讓它在眾多茶產品中脫穎而出。就產品包裝作為切入點,目前市面上的茶葉包裝可謂是琳瑯滿目,有精致的小泡裝,也有精美禮品的紙盒裝或是罐裝,但也存在一定的問題,一些看似華貴卻存在著過分包裝和多余包裝的傾向,這本身就脫離了商品的屬性,根本傳達不出茶本身所具有的神韻氣質。
同時,隨著湖南經濟在旅游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對梅山民間文化有所了解并熟知,其文化的民間藝術符號被大眾所記憶,但是隨著群眾文化審美意識的提升,將原有的藝術符號直接運用到包裝設計中是不合時宜的,設計師必須需要萃取出梅山文化中最適合應用于黑茶包裝設計的視覺元素符號,使安化黑茶醇厚的文化底蘊在包裝設計中能夠得以體現。
設計師首先要做的就是對梅山文化典型的藝術符號就行收集,根據品牌定位與設計風格選擇最合適的符號進行創意,若將黑茶作為禮品,其包裝可選擇“和氣致祥”、“諸事如意”等生肖年畫作為系列包裝設計的靈感出發點;
其次,分析其色彩的運用,奔放、夸張的色彩是人類認識到最原始的色彩,設計師需要提煉出梅山民間藝術給大眾所帶來的感受,在以此為包裝風格定位的同時,再賦予包裝現代的、國際的感受與時代審美意識同頻,從而與消費者產生共鳴,實現銷售目的。
梅山民間文化的視覺元素眾多,設計應用時需有所講究,遵循以下基本原則確保系統設計的合理性、有效性。
區域文化都有其代表性的圖案和色彩。將梅山地域文化以及民間圖案融入黑茶的包裝設計中,一方面可以傳播梅山文化,另一方面也將歷史文化情懷融入黑茶包裝設計當中,從心理學的角度拉近了與大眾消費者的距離。
梅山民間文化的視覺元素自成體系,風格特異,有很高的識別性,但其視覺效果與現代審美還是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所需設計的黑茶包裝必須在原有的視覺效果上有所創新有所突破,將注入新的血液,才能煥發生命活力。
一個設計作品,需以人為本,體現出人性化、實用功能的設計作品,設計師只有將視覺審美與實用功能貫穿整個設計作品中,才能創作出極具表現力、富有藝術感染力的作品。
梅山文化以其獨特的民族地域文化,融合于湖湘文化的水土靈秀之中。黑茶文化的特質正如梅山文化的遠古與神秘,以其“黑”質,征服著大江南北的品茶愛茶之人。我們將梅山民間地域文化應用于湖南黑茶的包裝設計中,其意義在于將優秀的傳統文化與民族藝術恰如其分地融入現代設計作品中,既彰顯民族文化的內涵,更是提升了黑茶包裝的神韻氣質,使其應用得研究價值主要體現在藝術、文化、經濟發展三個重要方面。
作為歷史文明發展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梅山文化的造型圖案與色彩都成了自己的體系,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和特色成為民族設計美學觀的杰作。不可被忽視的是,人類是視覺動物,包裝設計的視覺呈現效果便是搶占用戶心智很關鍵的一步。將梅山民間文化特有的原始神秘感與其厚重的文化底蘊應用于湖南黑茶的包裝設計中,無疑會給受眾帶來設計的文化之美。
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現象,梅山民間地域文化的視覺藝術符號成為傳播的重要載體,通過圖文的提取,色彩的運用,材料的選擇,巧妙地應用到湖南黑茶包裝設計中,不僅能引起人們的民族文化記憶和情感上的共鳴,而且對弘揚民族地域文化也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將梅山民間文化的視覺藝術符號重新創作升級,賦予黑茶包裝設計作品新的生命力。
湖南黑茶作為商品,需要有商品的功能屬性。企業為了能夠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就要求黑茶的包裝設計能夠實現利益最大化,同時湖南黑茶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視。因此,梅山民間地域文化在包裝設計中的體現,能夠凸顯湖南黑茶古樸、醇厚的調性,更能體現出消費者的藝術品味與文化內涵,這是獲得經濟效益的手段,也是企業人文關懷的體現;所以,以梅山民間文化內涵作為湖南黑茶包裝的設計背書也能夠增加商品的經濟價值。
梅山民間文化經過數千年的沉淀,擁有的文化底蘊與視覺印象至今才得以體現。這些視覺元素不僅為世人提供了藝術創作靈感,更提供了傳承與發揚梅山民間文化的方式。微觀上來看,梅山民間文化是給黑茶包裝賦予了文化內涵,宏觀上來看,它是為整個黑茶產業賦能,增附加值,實現經濟效益;如何讓傳統文化從符號和神韻等方面在時代中得以體現,這是廣大設計師值得探索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