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靖蕾
(河南師范大學 音樂舞蹈學院,河南 新鄉453007)
縱觀我國的音樂教育,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已經歷了多次重大的變革,并取得了顯著的效果。教育部與2011年頒發的《音樂課程標準》更是將音樂教育推上一個新階段。音樂貫穿整個中華民族的發展歷程,是中華文化的瑰寶。音樂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音樂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與此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音樂教育是傳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提供了有效途徑。盡管我國貧富差異仍然存在,但在黨中央的積極領導下,地區差異與貧富差異在不斷縮小,這為鄉村音樂教育的發展與實施奠定了基礎。本文將對鄉村音樂教育的現狀、重要性進行淺析,并提出針對性的措施。
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我國的農村人口仍占有很大部分,鄉村基礎教育在我國整體教育發展與國家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其中,鄉村音樂教育正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在鄉村學校中進行音樂教育,能夠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提升學生的思想境界,拓寬審美視野,進而增強學生的創造意識與能力。在此基礎上,發展鄉村音樂教育為國家發展提供了人才支持。國家義務教育政策的完善為鄉村音樂教育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因此,我國如今的鄉村音樂教育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鄉村音樂教育的教學環境和配套的硬件設施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再加之國家深化義務教育改革,增加對教育的財政投入,使得絕大部分的鄉村音樂教師的工資待遇有所提高,越來越多的音樂教師到鄉村學校進行支教,這些都讓鄉村音樂教育達到新的發展階段。然而,鄉村音樂教育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依舊存在,鄉村音樂教育相比于城市學校的音樂教育仍處于落后狀態,存在課堂上教師所教授的知識的實用性不高等問題,提高鄉村音樂教育的實用性是發展義務教育和鄉村教育的重點。
師資力量是教學質量的關鍵,想要取得好的鄉村音樂教育成果,就要有強大的師資力量,因此加強鄉村音樂師資力量的建設非常重要。有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共有90多萬所鄉村學校,鄉村音樂教師僅有將近10萬人,基本的一所鄉村學校一名鄉村音樂教師都是遠遠不夠的。并且現在高校音樂專業的畢業生在畢業后大多數都選擇到經濟發達的大城市就業,只有一小部分學生愿意回到鄉村或者前往鄉村進行音樂教育工作。但對于鄉村音樂教師的專業水平的要求與城市學校音樂教師的要求是相同的,同樣需要專業優秀的高素質人才。教師的專業水平影響教學的效果,因此吸納專業人才到鄉村學校進行音樂教育尤為重要。在基礎教育改革后,對教師的綜合水平和專業能力的要求都有所提高。雖然大多數音樂教師在學校內學習的都是音樂相關專業,但大多數都是演唱、演奏和理論類的學生,對于成為一名合格的音樂教師來說能力不夠全面。但是在目前師資力量缺乏的大環境下,大多數鄉村音樂教師都是“半路出家”,甚至兼任多門課程的教學工作,這些都嚴重影響了我國鄉村音樂教育的發展。
如今我國提倡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音樂教育正是“美”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既不可或缺也不可取代。我國教育部雖然頒發了音樂課程標準,制定了音樂課程目標,但是包括鄉村學校在內的大多數學校依舊把重心放在應試教育上,對音樂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鄉村學校尤為明顯,鄉村學校的學生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通過考學走出大山,走出鄉村,走進城市,因此大多數鄉村學校都只學習文化課知識,忽略了音樂教育,讓鄉村學校的音樂課成為擺設甚至沒有。其次,鄉村教師的工資待遇不高,影響了教師的教學積極性。
硬件設施也是教學過程中重要的一環,大多數鄉村學校僅有一架電子琴進行音樂教學,鋼琴、多媒體等硬件設施配備不足,和音樂課堂硬件設施的要求相差甚遠。在鄉村音樂課堂上大多是教師教唱學生跟唱,教學內容單一,手段單一,很少有欣賞課等,這樣的音樂課堂很難激起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久而久之,會導致鄉村音樂教育停滯不前。
學習器樂的學生在學習器樂的過程中需要手和大腦的配合,需要很好的協調性才能將一首樂曲演奏好,在演奏時不僅要指揮自己的雙手進行演奏,還要讀譜,這兩者的配合絕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學習音樂也可以成為學習的輔助。
音樂文化當然有優秀和糟粕之分,優秀的音樂作品能夠傳達出積極向上的價值觀,正確的前進方向,欣賞和學習優秀的音樂作品在無形之中給予學生正確的價值和方向指引,引導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同地區的音樂作品的地方特色不同,欣賞學習不同地區的音樂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拓寬了學生的眼界,幫助學生打開心胸。音樂源于生活,音樂用旋律將生活中的真情實感表達出來,在學生聆聽音樂的同時,無形之中教會學生熱愛生活,懂得感恩,積極向上等,有助于引導學生形成獨立完善的思想。
音樂通過其獨特的方式傳達著當下的主流價值觀念以及詞曲作者在歌詞與曲調中想表達的情緒,音樂教育有著獨特的傳授方式,因此音樂教育可以通過教學內容本身的獨特吸引力和音樂教學方式來向學生傳達思想與精神,這些都在潛移默化影響著學生的精神世界,悄無聲息地陶冶了學生的情操。
其次,音樂教學并不是只有學唱歌,音樂教師也會在音樂課堂上講授一些基本的樂理知識,例如:節奏節拍、調式調性以及一些作曲內容等,教師會根據音樂課本內容設計部分的編創課,如此一來,學生不僅能在音樂課上學唱歌,還能提高音樂創作能力。而且《音樂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到了“鼓勵音樂創作”,意在鼓勵教師進行創造性教學,創造性教學引導學生將自己的想法與所學知識結合起來,培養和鍛煉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所以,音樂教育能夠很好的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再者,音樂教育能夠幫助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在如今的日常生活中,我們幾乎離不開音樂,每天都在聽各式各樣的音樂,音樂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優秀的音樂作品能夠引導學生的思想向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因此,音樂教師在選擇教學音樂作品時,要認真的篩選,選出積極向上的正能量的音樂作品,最大程度的發揮優秀音樂作品的作用,幫助學生心理的健康成長與發展。
在課堂上,學生永遠占據主體地位,而教師是主導者、引領者,教師在鄉村音樂教育的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視。作為一名鄉村音樂教師,在擁有較高的文化素養的同時,也要具備過硬的專業本領,二者相輔相成,是鄉村音樂教師的必要條件。學校應該根據實際情況提升鄉村音樂教師的工資待遇,改善教學環境,盡可能吸引高校專業人才投入到鄉村音樂教育事業中,同時,學校要對已有的鄉村音樂教師進行定期培訓,提升鄉村音樂教師的專業素養與水平,進而增強鄉村音樂教育的師資力量。
學校教育是對我國青年一代的思想境界進行培養教育的基礎,其地位的重要絕不能忽視,上到國家下到鄉村各級政府都必須重視起來,各級教育管理部門應該根據地區不同給音樂教育制定不同的音樂課程標準與教學目標,并且派出督查小組對鄉村學校的音樂課堂進行督導檢查。學校應該配合相關部門,為鄉村音樂教育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從而讓鄉村音樂教育的發展更上一層樓。
硬件設施配備不足,設施落后是制約鄉村音樂教育發展的主要條件。硬件設施的不足與落后,使得鄉村音樂課堂僅憑老師一人教唱歌曲,是遠遠不夠的。要提高學生對音樂的鑒賞能力與審美意識,就需要鄉村音樂教師運用身邊的現代化教學手段為學生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以便于學生沉浸式體驗與感受。中小學音樂課程標準中都規定有了解與欣賞課程環節,因此,提高鄉村音樂課堂的硬件設施水平,增加財政投入必須盡快落實到位,為鄉村音樂教育的發展提供物質支持。
受制于硬件設施落后,鄉村音樂課堂的教學模式單一,音樂教育除了唱歌課,還包含欣賞課與實踐課。單一的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已能適應現在的教學大環境,因此鄉村音樂教師應該提升自身思想認識,積極改變教學方式,實施多元化教學模式,將著名的、先進的音樂教學模式融入鄉村音樂課堂中,例如奧爾夫音樂教學法、達爾克羅茲音樂教學法等。這些教學法的融入,為鄉村音樂教學注入了新鮮血液,讓鄉村音樂教育發展跟上時代潮流,向城市學校的音樂教育水平看齊。
要成為一名合格的鄉村音樂教師,就要提升自身的思想境界,不論是城市音樂教育還是鄉村音樂教育,都應該被平等對待,作為青年一代,我們應奮不顧身的投入到鄉村音樂教育之中,推動鄉村音樂教育的發展,為祖國培養棟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