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愛芳
【摘要】國家審計與政府會計息息相關,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響。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實施對國家審計的法律規范體系、審計風險管理等方面產生了重大影響,國家審計應從完善法律規范體系、創新審計管理模式、提升審計風險應對能力、加強審計干部隊伍職業化建設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以應對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實施帶來的影響和挑戰。
【關鍵詞】新政府會計制度;國家審計;影響;對策
近年來,財政部陸續公布了《政府會計準則》《政府會計制度》,國家審計如何應對新政府會計制度帶來的影響和挑戰,有效發揮國家審計的監督職能,服務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國家審計當前面臨的重要課題。
1、新政府會計制度的主要內容
隨著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實施,目前我國的政府會計由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組成,兩者適度分離并且相互銜接。預算會計以收付實現制為核算基礎,國務院另有規定的除外;財務會計以權責發生制為核算基礎,對資本性支出進行調減、固定資產進行折舊、無形資產進行攤銷等等。預算會計下,各部門編制部門決算報告,財政部門編制本級政府的財政總決算報告;財務會計下,各部門編制政府部門財務報告,財政部門編制本級政府綜合財務報告,“雙報告”全面、清晰地反映政府預算執行信息和財務信息,既滿足了預算管理的需要,又為財務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了決策或監督信息。
2、新政府會計制度對國家審計的影響
2.1對審計工作的正向促進影響
第一,新政府會計制度對“3+5”會計要素的確認、計量和列示等提出了原則性要求,對會計信息質量提出了明確的標準,有助于提升單位會計信息質量,使審計取得的會計資料更加可靠。第二,新政府會計制度要求單位按照權責發生制原則核算各項費用,如計提固定資產折舊費用、無形資產攤銷費用等,合理歸集、反映單位的運行費用和履職成本,從而準確反映了單位運行成本,科學評價單位績效,為開展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財政財務收支審計、政府債務審計等各類審計項目提供了更多可參考的會計信息,為開展政府部門整體績效審計奠定了基礎。第三,新制度下,審計機關在確定審計計劃前,可以運用對比分析,趨勢分析等方法對政府綜合財務報告(政府部門財務報告)中的相關重要指標進行分析,根據異常變動直接鎖定風險單位,更為合理、高效地做好審計計劃工作。
2.2對國家審計法律規范體系產生的影響
新政府會計制度實施后,國家審計的職責權限發生了變化,新增了對政府財務報告進行審計監督的職責,就目前來看該職責僅在審計署辦公廳 2020年9月25日印發的《政府財務報告審計辦法(試行)》中做了規定,審計機關開展政府財務報告審計的審計依據立法層次較低。
2.3對國家審計風險管理帶來的影響
第一,在政府財務報告審計重的審計風險。首先,新政府會計制度實施時間不長,各政府部門和單位的財務人員對財務報告的編制方法、范圍等不是特別熟悉,特別是涉及合并事項,更需要財務人員具有較高的專業勝任能力,這給審計帶來了一定的控制風險;其次,權責發生制下會計核算的原則和標準很復雜,而政府財務報告審計相關的審計操作指南類文件尚未出臺,審計過程中對審計人員的職業判斷能力要求較高,容易造成審計人員發表的審計意見不恰當 。第二,新政府會計制度實施后,政府財務報告審計成為了政府審計新增的一項重要職能,同時,就政府財務報告審計本身而言,審計內容除政府財務狀況和運行情況,財務報告編報披露情況,政府財政財務管理情況外,還涉及相關電子數據及信息系統設計運行情況等在以往財政、經濟責任等審計中不太涉及的內容,加大了審計任務重與審計資源和能力不足之間的矛盾。
3、新政府會計制度實施后對國家審計工作的建議
3.1完善審計法律規范體系
研究修訂審計法、審計法實施條例、國家審計準則等法律法規,增加審計機關在政府財務報告審計方面的職責權限,提高開展政府財務報告審計的立法層次。
3.2創新審計管理模式,加強審計工作統籌
強化審計項目統籌,充分發揮好政策跟蹤、預算執行、經濟責任審計等平臺作用,加強政府財務報告審計與其他類型審計項目的統籌融合和相互銜接。如:機關事業單位的政府財務報告審計可以與部門預算執行、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同步實施。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和績效審計可以參照利用政府財務報告審計的成果。切實做到“一審多項”“一審多果”“一果多用”。
3.3提升審計風險應對能力
第一,引入新的審計理念和技術。國家審計人員要改變審計理念,更新思維模式,可參考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中的審計方法,重視內部控制測試、審計抽樣技術、計算機審計方法的應用。第二,建立政府財務報告審計規范體系。制定政府財務報告審計指南,細化政府財務審計中的內容和流程,為審計人員提供規范的工作指導,將審計風險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圍內。同時,指南也成為衡量審計質量的標準。第三,加強審計質量控制制度建設。以審計質量責任為核心,建立和完善以審計復核審理、審計質量檢查考核、審計責任追究為主要內容的審計質量控制制度體系。最后,審計機關還可以根據工作需要,聘請具有政府財務報告審計相關專業知識的注冊會計師參加政府財務報告審計,降低審計資源和能力不足帶來的風險。
3.4加強審計干部隊伍職業化建設
第一,多種方式提高審計人員的專業化素質和職業勝任能力。堅持培訓與實踐相結合的思路,制訂中長期培訓計劃,根據每位審計人員的專業能力,有針對性地安排政府財務報告審計、大數據審計、財政審計和投資審計等各類培訓,持續提高審計人員的理論水平。同時,積極選派審計人員參加上級審計機關的項目,開闊眼界、更新觀念,提高實戰能力。第二,完善激勵機制。制定切實可行的考核方案,提高工作能力、工作實績在考核方案中的分量,并與績效獎金掛鉤,提高審計人員干事創業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遲明睿,張靜.政府會計改革助力審計全覆蓋[J].現代審計與經濟,2017(6):20-22
[2]馬廣軍.政府會計改革對國家審計的影響及對策[J].西部財會,2017(05):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