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五洲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儒家始終把人作為研究的對象,以人為本。管理學是一門科學,更是一種藝術。學校管理應滲透以人為本的思想理念,做到剛柔相濟,有容乃大。
一、激勵與約束
“人”作為管理工作中最難管理的資源,主要原因是人具有自主思維判斷和情感體驗,需要物質上的報酬,同時也需要精神上的鼓勵。教職工作為知識分子,在精神方面的需求層次更高,被尊重、被認同、被理解、被賞識都是精神需求中最基礎的內容。
(一)注重給予激勵,驅動工作動力
在實際工作中,能夠取得突出成績的教職工不占多數,管理者更多時候需要將目光放在以下兩類教職工群體當中,并運用激勵和賞識的辦法來驅動其工作動力。
1. 工作不順利者。所謂“工作不順利者”,就是在工作中遇到困難,無法解決,導致工作進度滯后,達不到預期的人。對于此類教職工,要多關注他們,找到他們日常工作中的閃光點,通過語言、行為上的激勵,幫其重拾自信,再進一步肯定他們的職業能力和素養,讓他們感受到來自于校長的關注和信任,幫助他們早日重振旗鼓。
2.愛發牢騷者。從學校管理角度來看,教職工之所以發牢騷,是因其將自己放在了學校主人公的角度,對學校的管理行為、決策有關切之情。雖然這種發表意見的方式有待商榷,但其最本質的目的是值得肯定的。管理者應多傾聽他們的訴求,采納他們的有益建議,將他們的關切之情轉變為工作效能。
(二)行政管理起模范,制度約束顯效果
要想實現理想的管理效果,除了激勵,還需要一定約束。學校要完善各項規章制度,管理者要帶頭遵守規章制度。學校行政領導層面制定了干部年度考核制度、民主評議干部制度、黨政領導干部廉潔制度等多種制度,通過多方途徑約束管理者行為;全體教職工層面,制定《教師教學常規工作要求》《學校各類人員崗位規范》等,進一步為提升學校管理質量提供保障。在此基礎上,學校還制定了符合教職員工需求的激勵性制度,具體包括《教學質量獎勵條例》《骨干教師選拔培養制度》《先進班主任、優秀教研組長評比制度》等,目的就是借助豐富的激勵制度來強化教職工的工作動力,實現約束與激勵剛柔并濟的效果,為學校的良好發展打下基礎。
二、服從與協調
在日常管理生活中,服從常以兩種狀態出現,一種是管理者要求下級無條件服從、絕對執行命令且不能有異議;另一種是以民主為基礎的服從,充分尊重下級,做好基礎協調再開展工作,由此實現服從。從工作角度來看,前者的服從是以“官大一級壓死人”的官威為前提,容易出現下屬“面從心不從”的情況,影響團隊的和諧。后者的服從是以尊重、傾聽、民主為基礎的服從,在充分落實下級的地位、價值基礎上所開展的管理工作,能夠產生足夠的凝聚力, 為整個團隊的良好發展提供支持,更有利于推動學校的健康、和諧發展。構建并協調與教職工的良好關系,校長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換位思考,注重對方需求
當工作中出現意見分歧時,主動換位思考,從教職工角度去重新審視事件、決策,由此產生與教職員工的“共感認知”,完善決策,消除誤會。
(二)注意人際間的非正式交往
所謂非正式交往是相對于正式交往而言的。會議上的交流屬于正式交往,內容、形式相對刻板,有時不能被某些教職工接受。此時,可采取私下交流、溝通等非正式交往,許多問題就迎刃而解。因此,要處理好校長與教職工之間的關系,在正式公開場合是領導、是同志,在非正式場合,可以是教職工的朋友、球友和棋友。
(三)管理中要有人情味
在管理中,除了遵守制度規范,還要有人情味。遇到問題時,先調查原因,了解教職工是否存在困難,給予適當關心,而不是死板地按照制度辦事。同時,作為校長要具備管理者應有的氣度,能容人,真正做到推心置腹,以情管人。平時多走進教職工的辦公室,跟他們聊聊天,了解他們的狀態和處境, 鼓勵他們說出內心對學校管理的真實想法。針對一些生活上有困難的教職工,聯合學校領導班子,利用節假日進行走訪和關心。
三、使用與培訓
在管理工作中,對“人”的使用和培訓至關重要。樹立學校職能新觀念,科學、恰當的培訓有助于提升教職工隊伍的專業素養,從而提高學校教育質量。
學校自2014年升格為區直屬校以來,招入許多新教師,為學校師資注入了新的活力。這些新教師如今已是學校的骨干教師,一小部分已是區級骨干教師。每年新招入的教職工,無論是在編的,還是聘用制的,教務科均為他們安排經驗豐富的師父,在開學初簽訂師徒結對子協議,指導日常教育教學。學校還創設多種展示平臺和鍛煉機會,專業素養較高的教職工,給他們提供在校內開專題講座的機會。學校與甘肅省康樂縣的小學開展“手拉手”幫扶活動,每學期安排一些年輕有為的教師外出交流,開公開課或專題講座。每年積極動員教職工申報課題,無論是校級課題、區級課題、市級課題,還是省級課題,學校皆如期扎實地開展研究。總之,抓住一切機會,促進青年教師快速地成長。
四、求同與存異
在管理工作中,矛盾和沖突是不可避免的,學校始終堅持貫徹求同存異的理念、“外圓內方”的策略。局部問題的處理方法上要靈活,夠“圓”;爭取做到學校發展方向上要堅持原則,夠“方”,力求兩者的有效融合。作為校長,平時要注意了解教職工的工作、個性和心理特點,講究管理藝術,形成一個既有全局上的同,又有局部上的異,既有整體統一,又有個性發展的局面。學校書畫長廊剛建成時,學校就其展陳內容向教職工征求意見。有的教職工認為應全部懸掛古今中外的名作,讓書畫長廊名副其實。有的教職工認為應懸掛本校師生的經典作品,展示師生風采,促進學校藝術文化的發展。經過權衡,學校最終決定懸掛本校師生的作品。考慮到另一部分教職工提議的合理性,結合學校“知行”文化,在長廊外的其他墻壁上懸掛古今中外的經典書畫作品。管理上“求同存異”,學校文化大展異彩。
在學校管理中應以“以人為本”為核心,并結合實際情況調整管理理念、管理方針。校長既要容人之長,又要容人之短、容人之異,處理好激勵與約束、服從與協調、使用與培訓、求同與存異等關系,學校才能和諧、可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西塘小學責任編輯:林彥 劉貞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