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玉慶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也在逐步加快。市政道路工程作為城市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市政道路工程交叉口設計是否合理,直接影響到交通事故和交通堵塞的發生。本文首先介紹了道路交叉口的形式,總結了市政道路工程交叉口的設計要點。
【關鍵詞】交通;市政道路;交叉口;設計
目前,在城市現代化進程中,交通擁堵問題日益突出,特別是在城市交叉口的設計中。如果設計不合理,不僅容易造成交通擁堵,而且容易引發交通事故,影響車輛和行人的安全。因此,在市政道路交叉口設計中,應結合具體情況,滿足市民的日常出行需求,同時最大限度地保證交叉口的交通流和人流量。
1、市政道路交叉口的設計形式分析
1.1四岔交叉口
四叉路口是城市市政道路工程設計中常見的交叉口,包括十字交叉口和X形交叉口。四叉路口在許多市政道路工程設計中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在X形交叉口的設計過程中,如果設計人員將轉角設計成銳角,將會對交叉口的交通組織和交通管理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參與設計X形交叉口的工作人員,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優化設計,盡量增大銳角,避免因角度過小而給交通帶來不便。
1.2三岔交叉口
三叉交叉口主要為T形交叉口和Y形交叉口,適用于主輔路交叉口的設計。在城市道路交通設計中,三叉路口可以起到分道的作用,引導車輛向四面八方行駛。當設計干道與另一條主干道交叉時,也可采用三角形交叉口設計進行優化,避免對道路整體交通性能的影響。
1.3復合交叉口
在市政道路工程的設計過程中,對交叉口的設計要求較多,可以采用復合式交叉口設計方法。然而,與其他設計方法相比,這種復合式交叉口設計方法占用了更多的土地資源,增加了整個交叉口的交通管理難度。因此,在具體的市政道路工程設計過程中,復合式交叉口的設計方法占用的土地資源較多,當有其他選擇時,設計人員不會選擇采用復合式交叉口設計方案。
1.4環形交叉口
在市政道路工程交叉口設計中,采用了環境交叉口的設計方法,即在道路中間設置中心島,引導車輛繞行環島形。這樣,在環形交叉口的引導下,所有車輛朝一個方向行駛,并通過遙遠的島中心駛離環島,有效避免了交叉過程中的車輛沖突,避免了交通事故和交通擁堵。設計人員可根據道路實際情況選擇環形交叉口的設計方案。
通過對上述幾種不同的交叉口設計形式的分析,可以看出十字交叉口和T形交叉口屬于比較常見的設計類型,其他交叉口則是這兩種交叉口演變而來的設計形式。十字交叉口和T形交叉口都是簡便易行的設計方法,具有節約用地和良好的行車視線。因此,這兩種交叉口設計方法在市政道路工程設計過程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2、市政道路交叉口設計方法
2.1方格網法
首先將網格法應用于建筑挖填設計,然后將其引入市政道路交叉口設計領域。經過長期的發展,它已經成為城市道路交叉口設計中最常用的方法。網格法的應用主要是基于交叉口道路。首先,在交叉區域找到中心點并畫出中心線。其次,根據中心線設計網格。網格尺寸一般為5×5M和10×10m,需要設計師自行選擇。最后,設計人員應根據施工放樣測量方向設置斜交道路,并根據斜交道路的情況進行計算得出主干道交叉口高程。值得注意的是它的方格法雖然也是其最常見的設計方法。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如地形起伏較大、坡度變化不均勻、面積較小的情況下,這種方法不能保證設計質量。
2.2等高線法
等高線法也是市政道路設計中常用的方法,具有較高的精度,可以幫助設計人員直觀地了解設計情況,從而對設計質量進行審核。在該方法的應用中,首先需要找出交叉口范圍內的路脊線,然后根據該線劃分交叉口高程計算線。其次,根據計算線,得出各階段道路山脊線和計算線的高程標準,從而得出交叉口施工高度的波動情況,以利于設計質量的提高。雖然輪廓法的性能優于網格法,但其相關因素更為復雜,應用過程相對繁瑣。因此,在設計過程中,如果條件允許,仍不建議采用這種方法。如果一定要用這種方法,建議用先進的技術來保證,以免出現計算誤差。
3、實例分析市政道路工程交叉口的設計
在市政道路工程中,需要將原有道路由雙向四車道設計升級為雙向六車道設計,完成機動車與非機動車車道的分離設計。由于本項目與市區另一條雙向城市支路較小,形成三向交叉口。為提高交叉口的交通質量,采用以下設計方案。
3.1交叉口現狀調查
根據對交叉口交通狀況的調查,可知主干路設計速度為60km/h,是城市的主要交通動脈。與之相交的雙向雙車道支路設計車速為40km/h,是城市重要的城市支路之一。從車輛行駛方向看,主干道直線行駛的車流明顯高于左轉、右轉方向。開往支路的車輛多為沿線社區居民,以小型車為主。
3.2交叉口車道數量的設計
根據以往交叉口的調查結果,由于主干道交叉口處左轉或右轉,進入支路的車輛較少。因此,在主干道入口處只設置一條左轉和右轉車道。左轉車道為專用左轉車道,右轉車道為直行車道+右轉車道。考慮到入口區的等候車道數應大于正常車道數,在交叉口還設置了3個直通式停車等候區。
此外,由于主干道位于城市中心區,兩側有多個商品住宅區,并有一定數量的轉向用戶。轉彎車道的設計,設置在人行道后面,與左轉車道混合。同時,交叉口內行人和非機動車數量少,對正常交通影響較小。因此,人行橫道設計采用平面人行橫道的設計方法。
3.3轉彎半徑的設定
由于主干道通行速度為60公里/小時,中間設置了3米的中央綠化帶,綠化帶相對較寬。為保證轉彎和轉彎車輛的平穩形態,避免影響后方車輛的跟車,設計了35m的轉彎半徑。
3.4信號等設計
為滿足主干道的通行要求,在信號控制設計過程中,適當延長主干道直行車輛的信號燈通過時間,縮短轉彎車輛的通過時間。根據現場試驗,直行車輛通過時間設為90s,轉彎車輛通過時間設為20s。
3.5交叉口安全設計
在道路交叉口設計中,為了保證車輛在交叉口的行駛安全,必須考慮駕駛員的視野。設計交叉口視距大于停車視距。當行駛車輛即將進入交叉口時,駕駛員可以清楚地觀察交叉口的交通狀況。在道路交叉口右轉車道,邊石應設置成弧形,其半徑不應小于右轉車輛的最小轉彎半徑,以保證行駛車輛的正常行駛。
綜上所述,城市交通交叉口的合理設計有利于提高城市交通承載能力和通行能力。因此,在道路交叉口工程施工前,應綜合考慮道路等級、交通流量等因素,加強道路交叉口的幾何設計,主要包括道路標志線、停車視距、交通島半徑、轉彎車道邊石半徑等,確保城市交通道路交叉口設計符合有關要求。
結語:
當前,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化步伐加快,交通建設規模也在逐步擴大。道路交叉口是城市交通基礎設施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容易發生交通擁堵和交通事故。因此,在道路交叉口的標準化設計中,要充分考慮各種因素,理順各種交通流方向,配合信號控制,保證各車道的正常運行,保證交通暢通,保證車輛安全行駛,防止交通堵塞和交通事故的發生。
參考文獻:
[1]段連旭.淺談市政道路工程交叉口設計[J].價值工程,2011,30(32):75~76.
[2]王建平.市政道路交叉口設計的思考[J].科學與財富,2016,8(5):22~23.
[3]雷榮華.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改造的交通設計[J].山西建筑,2009,35(22):285~287.
[4]蔡偉,章繼忠,王召強,等.城市道路交叉口彎道路緣石布設形式研究[J].公路工程,2016,41(1):11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