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雄
多年來,對糖酒會,我一直是這個觀點:到小企業看產品,到大企業看營銷,到論壇看趨勢。
雖然很多企業還在糖酒會招商,但多數企業已經不以招商為目標了。
有些企業遠離糖酒會多年了,但現在又回來了。不是參展,而是參會。
糖酒會的價值正在發生變化,就看你能否找到看點。
這個觀點,很多人一定不以為然:小企業的產品有什么看頭?
參加糖酒會,我最大的樂趣、收獲,就是逛小企業的展位。

我可以告訴大家一個秘密:多數大企業的成功產品,是受小企業啟發和借鑒來的。但是,大企業從來不會這么說。
小企業的地位,決定了多數小企業在產品上采取兩類相似措施:一是低價跟隨成功的產品;二是做差異化產品。
我們很多人看到了低價跟隨,也討厭低價跟隨,甚至我們多數人認為低價跟隨是主流。
低價跟隨,只能活下來。所以,小企業產品研發還有一個動力:差異化。
小企業的差異化能成功嗎?多數不成功。
不成功就沒有價值嗎?那要看你怎么判斷。不以結果倒推原因,這是我思考的一個基本邏輯。不要有成王敗寇的思維。
個別小企業可能不值得看,但小企業的數量多啊!我們可以不借鑒小企業的產品全部,但可以借鑒小企業的亮點啊,可以改進啊!
看小企業的產品,考驗人的眼光、思想。
我們總覺得大企業的產品不錯,因為營銷成功了,所以我們會如此反推。
其實,成功的企業,往往并非產品最好,但肯定不差。
沒有營銷的成功,再好的產品也白搭。當然,我不是否定產品的重要性。
目前,營銷不像過去那樣有主流,營銷趨同。現在是轉型時期,營銷隨時在變。但是,大企業的轉型又很慎重。一定會拿某個產品或者某個市場試點。
我一直在講,大企業一般不會“讓雷鋒吃虧”,做試點市場是經銷商的福利,要敢于當試點。
最近,有個轉型非常成功的經銷商分享,要重新選擇經銷商,重新界定廠商關系。這個時候,更要看大企業的營銷了。
因為營銷轉型,有的小企業在崛起,有的大企業在退化。
選廠家,當然要選擇能夠帶領自己進步的廠家。
一場春糖,有 50 場以上的論壇,而且幾乎集中在 3 天時間。
有的免費請不到人,有的付費還滿員,差異真的很大。
有的開始半小時就幾乎沒人了,有的幾天時間,結束時還如同開幕。論壇是否有價值,取決于論壇的主題。
主題講得好不好,取決于請誰做演講嘉賓。
嘉賓是否有價值,不取決于是否是大咖,而決定于是否與時俱進,有新思考。
一般而言,大咖是召集人氣的,新銳是分享內容的。
就論壇而言,封閉的小型私享會,往往比大型的公開活動更有價值。因為小型,所以互動效果更好。
論壇,越小型,越難進。越難進,往往越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