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怡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密切聯系,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有學者提出,要讓幼兒享受閱讀的樂趣,家長應為幼兒創造閱讀氛圍,與幼兒開展親子共讀,發揮家園協同的力量。幼兒園應與家庭經過長期的、共同的努力,培養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
家園共享閱讀平臺的建設需要幼兒園與家庭共同努力、密切配合,能促使教師與家長形成共識、協同教育。幼兒園通過多彩的閱讀活動和多形式的評書沙龍活動,與家庭攜手構建共享閱讀平臺,能激發幼兒閱讀的興趣,發展幼兒的思維,讓幼兒健康快樂地成長。幼兒園積極主動地推進家園共享閱讀平臺的建設,有助于提升家長指導幼兒閱讀的能力。
(一)閱經典、淀內涵,多元閱讀拓展幼兒視野
幼兒園可定期組織教師和家長學習閱讀相關資料,提升他們對閱讀的認知能力。教師和家長可以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開展形式多元化及內容多元化的閱讀活動。
1.閱讀形式多元化。幼兒園可創設每月名畫欣賞、名曲欣賞、古詩詞頌唱和經典繪本推薦等閱讀活動,倡導全體家長積極參與,引導家長按照幼兒園的推薦,指導幼兒進行多元化的閱讀欣賞活動,并每天堅持15分鐘的親子閱讀。
2.閱讀內容多元化。幼兒園可根據節日開展有關情感類閱讀、習慣養成類閱讀、社會認知閱讀的家園早期閱讀活動。比如,在母親節、父親節之際,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閱讀《猜猜我有多愛你》《好媽媽》《好爸爸》等;在植樹節、地球日、節水日的時候,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閱讀《生命的故事》《水的故事》等。
(二)品書韻、聞書香,特色活動激發閱讀興趣
筆者所在幼兒園每年五月都會圍繞不同的主題,開展為期一個月的閱讀活動,如“閱讀邂逅童畫”“找找無錫特色圖書館”“童話繪畫大賽”“捐書有你,擁抱愛心”等。同時,各班教師會邀請幼兒和家長一同表演童話故事,并選擇一到兩名幼兒的活動視頻在微信公眾號上進行播放。閱讀活動中有許多環節需要家長幫助幼兒完成,家長在參與的過程中,能與幼兒一起享受閱讀的快樂,從而促使幼兒養成愛讀書、樂讀書的好習慣。
(三)愛分享、育品質,愛心約讀童真飛揚
幼兒園可利用晨間音樂、國旗下講話等環節宣傳捐書活動,豐富幼兒閱讀的內容,培養幼兒樂于分享的良好品質。例如,筆者所在幼兒園會根據不同的節日,變換晨間音樂的主題,如“開學音樂”“中秋音樂”“愛媽媽的音樂”等;園長每周國旗下講話會圍繞不同主題,讓幼兒了解更多知識,如在開學第一周一起學習經典詩句“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母親節一起學習“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此外,筆者所在幼兒園還結合慈善活動、貧困捐助活動組織了親子愛心捐書活動,每個家庭都把書捐給貧困地區的兒童,通過愛的分享活動,讓幼兒感受愛和閱讀的深刻意義。

(一)特殊時期的“書香園”家園閱讀群
疫情防控期間,幼兒居家學習,筆者所在幼兒園建立了“書香園”家園閱讀群。首先,園長在閱讀群分享了經典書籍《自卑與超越》《拯救男孩》《親愛的安德烈》;其次,骨干教師積極參與其中,分享了書籍《愛與自由》《孩子你慢慢來》《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最后,家長也參與進來,職業為律師的家長分享了《正確的金錢觀》,奮斗在防疫一線的醫生家長分享了《孩子怎樣防疫》,職業為教師的家長分享了《聰明媽媽會放手》,等等。為了充分發揮“書香園”閱讀群的作用,筆者所在幼兒園結合世界讀書日,開展了“深度閱讀的意義”家園座談會及教師線上辯論會等云閱讀活動,聯結了家園之間的情感,讓家長意識到培養幼兒閱讀習慣的重要性。
(二)如期而至的家園評書沙龍
每月一次的家園評書沙龍活動是筆者所在幼兒園建設家園共享閱讀平臺過程中的全新探索,教師和家長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討經典書籍,分享令人觸動的故事,一起從幼兒的角度挖掘書中的教育價值。評書沙龍活動采用輪流主持的方式進行,年輕的家長在活動中找到了解決育兒問題的方法,教師在活動中積累了指導家長閱讀的經驗。
(一)開展有質量的閱讀,發展幼兒的思維
幼兒園在家園合作中開展多種多樣的閱讀活動,旨在提高幼兒的閱讀興趣,培養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但是有些家長存在誤區,他們認為讀的書越多,閱讀能力就越強。實際上,高質量的閱讀才能促進幼兒思維的發展。比如,筆者所在幼兒園和家庭攜手開展了“每周推薦一本好繪本”活動,其中有一本繪本是《我爸爸》,它講述了幼兒心中如同超級英雄的爸爸。為了讓幼兒通過閱讀更深層次地認識自己的爸爸,明白爸爸的愛,筆者邀請了幾名家長代表一起探討,挖掘繪本故事的背景,帶領幼兒查閱資料,讓幼兒了解了繪本主人公的相關背景以及作者創作《我爸爸》的原因,懂得了作者和爸爸之間的父子之情。幼兒逐漸學會觀察自己的爸爸,主動地了解自己的爸爸,比如“爸爸喜歡唱的是什么歌?喜歡的運動是什么?喜歡什么顏色的衣服?”,思維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二)開展有質量的閱讀,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幼兒身心發育尚未完全成熟,教師通過故事教育有利于讓幼兒接受自己的不足,改變自己的缺點,成為更優秀的自己。比如繪本《各種各樣的害怕》《各種各樣的人》《水公主》,這些優秀的繪本故事能讓幼兒從小懂得自信、勇敢的重要性,接受不同的人,珍惜水資源。有一句名言講道:“幸福的童年可以治愈孩子的一生,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來治愈?!苯處熆梢岳脙炐愕睦L本故事,通過家園配合,讓幼兒健康快樂地成長。筆者班級有一名幼兒叫奕奕,他是個單親家庭的小男孩,家里的長輩因為感覺虧欠他,所以對他百依百順,導致奕奕形成了自私、霸道的性格。筆者在了解奕奕的家庭情況后,與其家長一起溝通,借助“21天燈光下閱讀”活動,指導家長選擇繪本《全都是我的》進行家庭閱讀。該繪本講述了小烏鴉花襪子總是喜歡搶占別人的東西,最后所有朋友都提防它,一看見它就把自己心愛的玩具藏起來。在奕奕完成家庭閱讀后,筆者在園內開展了繪本表演活動,邀請奕奕扮演小烏鴉,幫助他建立良好的秩序感,培養奕奕的社會交往能力,使他體驗與人分享的樂趣。在活動后,奕奕變得更開朗了,他會主動分享自己的玩具,和同伴一起游戲,逐漸形成了良好的性格。
家園共享閱讀平臺的建設需要教師和家長攜手推進,教師和家長要采用多種形式,選擇合適的繪本,開展多樣的閱讀活動,從而讓幼兒擁有幸福的童年,健康快樂地成長。
(作者單位:無錫市揚名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