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愛勤
幼兒教育直接關系著幼兒的成長與發展,科學教育是幼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培養幼兒的科學探究思維,發展幼兒的探究能力。近年來,課程游戲化理念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愈加廣泛,教師可以結合幼兒愛玩、好動的天性,開展游戲化的科學活動,以充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調動幼兒參與科學活動的積極性,讓幼兒主動地觀察、發現、探究科學現象,在游戲過程中培養幼兒的探究能力,進而提升幼兒的綜合素質,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一)教學方法單一
科學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課程,觀察與操作是幼兒理解科學現象、掌握科學知識的重要途徑。在現階段的科學活動中,部分教師過于注重知識的講解,沒有為幼兒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教學方法較為單一,無法激發幼兒學習科學的興趣,從而影響了幼兒的學習效率。此外,部分教師沒有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開展的科學活動不符合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課堂缺乏趣味性,影響了科學活動的質量和效率。
(二)只注重結果
在幼兒園科學活動開展過程中,部分教師的教學觀念落后,只注重教學結果,忽略了幼兒的認知規律和學習特點,設置的教學目標不夠合理,總是按部就班地進行教學,沒有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導致幼兒在學習過程中缺乏主動性,難以有效培養幼兒的科學探究能力。
每名幼兒都有自己的個性特點。因此,在開展科學活動時,教師應根據幼兒的興趣特點,充分利用身邊的資源,為幼兒營造歡樂、愉快的游戲氛圍,讓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以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一)創設游戲情境
幼兒活潑好動,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對身邊的事物充滿探索欲望,但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在幼兒園科學活動中,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興趣、愛好、特點等,創設游戲情境,以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主動地觀察與探究科學現象。教師應合理規劃與布置開展科學活動的空間,讓幼兒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大膽地探索科學的奧秘。教師還應充分利用周邊的資源,借助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如繪本故事、動漫人物等,開展游戲化的科學活動,以增強科學活動對幼兒的吸引力。教師要根據幼兒的認知水平、性格差異、學習情況、性格特點等,努力為幼兒創設游戲化的學習環境,讓幼兒在游戲過程中主動探究科學現象,以初步發展幼兒的探究能力。
此外,教師還可以開展貼近幼兒生活的游戲化科學活動,以便幼兒能更好地理解科學知識。例如,教師可以帶領幼兒開展種植活動,讓幼兒通過觀察,了解植物的生長過程。教師還可以引導幼兒自主觀察金魚、兔子、小雞等小動物的生活習性,并帶領幼兒進行相關的觀察與實驗,以培養幼兒的科學探究精神。
(二)豐富游戲化科學活動的形式
幼兒對新鮮的事物充滿興趣與探索欲望。教師應突破思維的局限,積極開發與利用身邊的教育資源,豐富游戲化科學活動的形式,以充分激發幼兒的探究興趣,讓幼兒積極參與游戲化科學活動。此外,教師還應貼近幼兒的實際,根據幼兒的興趣、愛好、能力等,開展適宜的游戲化科學活動,讓幼兒在各自的最近發展區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教師可以鼓勵幼兒充分發揮想象力,創新科學活動的形式和內容,促使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科學活動,以發展幼兒的探究能力。
幼兒主要通過親身體驗和直接感知學習知識。因此,教師應為幼兒提供實踐機會,讓幼兒通過動手操作掌握科學知識。幼兒是科學活動的主人,教師應引領、點撥、指導幼兒開展游戲化的科學活動,以激發幼兒的探究欲望,培養幼兒的探究能力。
(三)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
教師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可以激勵幼兒在游戲化科學活動中積極地表現自我,充分調動幼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游戲化科學活動中,教師應積極地聽取幼兒對科學活動的想法,多觀察幼兒在科學活動中的表現,并及時指導幼兒,以保證科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幼兒之間有著明顯的個體差異,如有的幼兒性格比較內向,有的幼兒比較心細,有的幼兒不善于表達,等等。教師應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了解每名幼兒的特點,并據此設置游戲化科學活動的內容和形式,以充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在活動結束后,教師可以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采用多種方式、從不同角度評價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以促進幼兒的個性化發展。
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幼兒進行自我評價,讓幼兒回顧自己在科學活動中的表現,加深幼兒對科學活動的印象,并適時指導幼兒,以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科學知識。教師還可以開展幼兒互評,以增進幼兒與同伴之間的關系,培養幼兒的探究精神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師要與時俱進,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與評價方法,以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培養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認知能力與探究能力,進而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教師應多關注幼兒在科學活動中的表現,了解幼兒內心的真實想法,并適時指導幼兒,讓幼兒在輕松、愉悅的游戲氛圍中快樂地學習科學知識,以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四)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
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教師應為幼兒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以保證游戲化科學活動的效果,從而有效培養幼兒的探究能力。教師可以根據班級幼兒的認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充分利用幼兒園的各個區域,創設充滿科學氣息的學習環境,以激發幼兒的探究興趣,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積極探索、主動學習,從而培養幼兒的探究能力,提升幼兒的科學素養。
例如,在開展“植物生長的秘密”游戲化科學活動時,教師可以在幼兒園開辟一塊種植區域,帶領幼兒開展種植活動,讓幼兒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體驗探究的樂趣。教師可以選擇生活中常見的、適應性較強的蔬菜,如大蒜、青菜、蘿卜、茄子等,以激發幼兒的探究欲望。

綜上所述,幼兒園科學教育游戲化有利于激發幼兒的探索欲望,提升科學活動的效果。因此,教師應根據幼兒的興趣特點,積極開展游戲化的科學活動,讓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快樂地學習科學知識。此外,幼兒的思維、身心發展情況等存在一定差異。教師應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采用多種方式、從不同角度評價幼兒在科學活動中的表現,以促進幼兒的個性化發展。教師還應為幼兒創設良好的環境,并鼓勵幼兒積極探索,以發展幼兒的探究能力、想象力與創造力,進而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市如城健康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