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雯
幼兒的好奇心強烈,他們在學習新知識時會表現出很強的自主性。但在獨立探索的過程中,他們往往缺乏探究目的性,教師要使用合理的教育方式進行引導,提升活動效果。在開展科學教育活動時,部分教師局限于教材,對幼兒的引導和啟發不足,教學效果不佳。為了提升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的效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已有問題的解決,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打破教材束縛,創設富有趣味的活動情境,助推幼兒的發展。
根據自主探究學習理念,教師應通過多種方式調動幼兒的感覺器官,促使幼兒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讓幼兒自主感知、觀察周圍的物質世界,發現問題并尋求答案。教師在科學教育活動中踐行自主探究學習理念,有助于幼兒科學思維、科學能力的培養。
幼兒的好奇心強,當碰到自己不理解的問題時,往往會向家長、教師提出各種疑問。教師要把握幼兒這一特點,引導幼兒進行自主探究,促使幼兒自主尋找答案,這有助于幼兒習得解決問題的方法,不斷提升思維能力。在科學教育實踐活動中,幼兒會經歷動手操作、總結思考的過程,這有助于培養幼兒觀察、探索、操作等各個方面的能力,增強幼兒探究未知事物的意識。
(一)教師局限于教材,忽視幼兒需求
幼兒處于身心發展的初級階段,思維水平與成年人有較大差距,但部分教師在教學中局限于教材,忽視了幼兒的實際需求。為了促進幼兒能力的發展,在開展科學教育活動時,教師要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在以教材內容為教學參考的同時,適當延伸活動內容,滿足不同幼兒的需求,以開拓幼兒的思維。例如,在實際教學中,對于幼兒提出的各種問題,教師要從中尋找教育契機并開展探究活動,以提升幼兒思考問題的積極性,增強幼兒的探索欲。
(二)教學方式不合理,目的性過強
在科學教育活動中,為了快速進入教學主題,達成教學效果,部分教師會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完全根據自己的想法開展教學活動,這會導致幼兒主動性降低,難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不利于幼兒自主探究能力的發展。
(三)缺乏對活動過程的分析,教學效果不佳
在科學教育活動中,幼兒能通過獨立思考解決問題并獲取科學知識,形成科學思維。教師要引導幼兒不斷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促進幼兒的發展。但在實際的探究過程中,當幼兒遇到各種問題時,部分教師未及時引導幼兒通過多種手段加以解決。此外,在科學教育活動結束之后,部分教師缺乏對活動過程的分析總結,這不利于教學效果的增強。

(一)打破教材束縛,靈活創設情境
教材是教師教學的指導,但在實際教學中,當幼兒遇到特殊性的問題時,教師要善于把握教育契機,突破已有教材的束縛,結合幼兒生活實際靈活創設情境,組織探究活動。通過這種方式,幼兒的活動興趣能得到較大提高。
在日常生活中,幼兒總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如“為什么有的植物長得很高大,而有的植物長得很小呢?”“植物到底是怎么長出來的呢?”“秋天到了,為什么有的植物的葉子黃了,而有的植物的葉子一直是綠色的呢?”針對這些問題,教師可以創設一個以“探索我們身邊的植物”為主題的科學教育活動,帶領幼兒去植物園參觀,引導幼兒通過觀察、觸摸等方式進行探索。通過實際感受和深入探究,幼兒會了解許多植物的特征,對有關植物的知識形成系統認識,增強幼兒科學學習的意識。此外,教師還可以安排種植任務,讓幼兒在家長的幫助下親自種下一顆植物種子,并觀察植物種子的生長過程,這不僅有助于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探究能力,還能提升幼兒對于植物生長過程的認知。
(二)加強對幼兒的引導,弱化活動目的性
在活動過程中,當遇到問題時,幼兒會第一時間向教師求助,這時教師不應該直接告訴幼兒答案,而應審視問題的價值,引導幼兒獨立解決問題。在探究活動中,教師要耐心、細致地觀察,了解幼兒的學習需要,用信任、支持的態度促進幼兒的發展。教師要尊重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避免對幼兒的“高度控制”。

圖1 “探究水的浮力”主題活動現場圖
例如,在以“探究水的浮力”為主題的教育活動中(見圖1),通過一系列實驗,幼兒發現乒乓球、紙球、塑料工具盒是漂浮在水面上的,而小鐵球、雞蛋是沉入水底的,于是他們得出結論:重的東西不能浮起來。這時有幼兒提出疑問:“‘人體’就很重,但我們在游樂園坐船時是浮在水面上的,這怎么解釋呀?”還有幼兒說:“輪船那么大、那么重,可它也是浮在水面上的,重的東西也能浮起來。”面對這些疑問,部分幼兒第一時間求助筆者,筆者引導幼兒從物體形狀等角度思考,促進幼兒科學思維的發展。
(三)重視活動總結,增強活動效果
相校于傳統的教學活動,科學探究活動更具自由性和開放性。為了達成活動目標,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師應在活動結束后組織幼兒進行系統性的總結。在“探究水的浮力”主題科學教育活動結束后,筆者引導幼兒回顧和分析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幼兒最終發現,影響水浮力大小的因素主要有兩點:一是投入水中物體的形狀、大小;二是水的體積、構成。
綜上所述,在科學教育活動中踐行自主探究學習理念的意義重大,教師要打破教材束縛,靈活創設情境,加強對幼兒的引導,弱化活動目的性,重視活動總結,增強活動效果,以有效培養幼兒的科學思維,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蘇州高新區星韻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