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自梅 王梅俠
銀川市口腔醫院,寧夏 銀川 750004
頜骨囊腫常見于口腔外科,患者頜骨內會有液體囊性腫物出現,隨著不斷增大腫物體積,頜骨也會增加膨脹度,從而破壞頜骨。頜骨囊腫的發生共分為兩組,胚胎發育中殘留物也會導致非牙源性囊腫,除此之外,引發該疾病的因素還包括動脈瘤樣骨囊腫,血液外滲性囊腫,外科手術為頜骨囊腫的常用治療方式,但該手術形式具有創傷明顯,會限制于臨床應用,開窗術具有創傷小,操作簡單的優勢,更容易被患者接受,但仍需在臨床治療的同時,配合護理干預,輔助患者自主參與到治療中。此次我院圍繞圍手術期護理應用于行頜骨囊腫開窗術患者護理中的效果展開研究,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此次90例研究對象篩選自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本院收治的行頜骨囊腫開窗術患者,采用雙模擬法隨機分成各45例的兩組,觀察組,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齡跨度26-62歲,均值(44.85±2.14)歲,病程1-8個月,均值(4.25±1.30)月;對照組,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齡跨度25-61歲,均值(43.59±2.05)歲,病程1-9個月,均值(4.50±1.27)月。比較兩組研究對象的資料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常規護理,主要實施病情監測,評估病情等基礎護理。
觀察組:綜合護理。首先,做好術前準備。術后應評估患者實際情況,并基于此實施針對性的護理干預。護理人員應詢問患者文化水平、心理狀態及接受能力,并明確患者家屬情況。 對于患者的表現,給予相應的心理疏導,鼓勵患者建立戰勝疾病的自信心,并告知患者手術治療的內容,促使患者進一步了解疾病知識,還應在患者治療前,告知其相關注意事項,輔助其術前檢查,清潔口腔,去除牙結石和牙菌斑。其次,做好術后口腔干預。術后告知患者注意清潔口腔,輔助患者將口腔中的分泌物和殘渣清理干凈,避免感染口腔,術后指導患者維持合理體位,向健側偏頭部,避免污染傷口,與此同時,促進排除分泌物。若患者不具備良好的口腔自潔能力,在這過程中應注意將患者口腔中痰液抽吸出來。第三,術后有效處理囊腔。于術后1周內拆線,并對碘仿紗條進行更換,使用甲硝唑液與生理鹽水在這過程中沖洗囊腔,每間隔7天行1次碘仿紗條更換,更換紗條直至患者維持光滑表面黏膜,利用開窗處在術后進行引流,維持通暢引流。于術后1周行拆線,若患者存在著較大的囊腫范圍,應行個性化囊腫塞,指導患者按時沖洗囊腔,并定期行全景片復查。第四,行術后飲食干預。叮囑患者注意術后飲食,多食用含有維生素的食物,禁止其食用生冷、辛辣食物,加快愈合傷口,護理人員應為患者制定符合喜好的食譜,并監控患者飲食情況,術后第1天食用流食,之后依據恢復情況,向進食過渡,不食用過燙食物,預防燙傷口腔,告知患者少食用硬食物,預防頜骨骨折。
1.3觀察指標 采用WHOQOL-100生活質量調查問卷調查90例患者生活質量,相關指標包括心理功能、生理機能、情感職能及社會功能,各評分與臨床效果呈正比[1]。

對比90例患者生活質量評分 觀察組比對照組心理功能、生理機能、情感職能及社會功能評分均更高,數據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對比90例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分)
于早期階段,頜骨囊腫患者并不會表現出特異性,很多患者也并不自覺,在就診時囊腔變大,導致頜骨受到非常嚴重的破壞,且患者病變區域也很容易出現牙齒移位,牙齒松動,外科手術為常用治療手段,創傷明顯,需將多處病變組織去除,嚴重影響到口腔功能,從而導致患者增加并發癥[2]。近幾年,臨床開始廣泛應用開窗術,該手術形式可保持通暢囊液引流,頜面部有著豐富的血管神經,治療中若有誤傷情況出現,會對面部功能造成影響,需配合有效護理干預,保證臨床效果。患者圍手術護理會對手術效果造成直接影響,因此,在實施護理干預時,需為患者提供生活管理和技術服務,保證服務質量。圍術期護理是依據患者手術需求、心理狀態、精神管理,給予綜合管理,并根據患者病情特征,恢復情況,制定護理計劃,確保高質量完成每個護理計劃,保證患者安全性[3]。本次試驗主要對于行頜骨囊腫開窗術患者護理中應用常規護理與綜合護理的效果進行比較,研究結果顯示,組間心理功能、生理機能、情感職能及社會功能評分對比,觀察組更高(P<0.05)。可見,綜合護理能夠起到良好的干預效果,可對患者護理需求加以滿足,避免發生醫療糾紛。
綜上所述,于行頜骨囊腫開窗術患者護理中應用綜合護理,可保證患者生活質量,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加快患者預后恢復速度,值得臨床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