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艷
瓦房店婦嬰醫院有限公司麻醉科,大連 瓦房店 116300
剖宮產手術需要麻醉誘導時間快速,這樣可以讓孕婦在手術過程中保持肌肉具有良好的松弛狀態,從而使母嬰安全得到有效保證[1]。高危剖宮產產婦由于生產形勢較為危機,所以適合的麻醉方式是保證剖宮產手術順利開展的基礎。文章對2019年7月-2020年7月我院收入的50例高危剖宮產患者提供不同麻醉方式,比較其麻醉效果,報道如下。
1.1基本資料 此次實驗患者均來自我院2019年7月-2020年7月我院婦產科收入的50例高危剖宮產患者,采用抽簽分組方式,將患者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35例。對照組,年齡29-47歲,平均(32.7±1.9)歲;孕周38-41周,平均(39.6±0.7)周。對照組,年齡28-46歲,平均(33.2±1.6)歲;孕周39-41周,平均(40.2±0.5)周。納入標準:①患者滿足高危剖宮產診斷標準,且采取剖宮產治療方式;②患者為足月生產;③患者知曉研究內容,并經過倫理協會審批。排除標準:①患者伴有器質性疾病;②患者有凝血功能障礙;③患者精神狀態不佳;④患者伴有全身性感染。比較患者基本資料,結果無差異性,P>0.05。
1.2麻醉方法 對照組采用硬膜外麻醉,具體流程如下:患者采用側臥位,選擇18號穿刺針,硬膜外注射2%的利多卡因(廠商:晉城海斯制藥;國藥準字H14023559),觀察麻醉效果。倘若麻醉不明顯,需要繼續注射6-10ml的麻醉藥物,直到脊柱出現麻醉感覺。術中調整患者體位,保持麻醉平面低于T6。
研究組采用腰-硬膜外聯合麻醉方式,具體流程如下:術前半小時為患者提供硫酸阿托品注射液(廠商:遂成制藥公司;批準文號H41021256)0.5mg與咪達唑倉注射液(江蘇恩華制藥公司;批準文號H10980025)10ml,混合后進行肌肉注射。進入手術室后采用側臥位,并將上身墊高,穿刺腰椎3-4間隙,穿刺針型號為26G。硬膜外麻醉同對照組。
1.3觀察指標與療效判定 觀察并記錄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的優良率,以及各項評估指標,包括:阻滯起效時間、最大阻滯時間、最大阻滯面積、阻滯持續時間等。
對患者的麻醉效果評價標準分為三個等級[2],優:術中患者肌肉松弛度良好,能夠有效配合手術治療;良:術中患者肌肉松弛度一般,能夠使手術正常進行;差:術中患者肌肉很緊張,不能進行手術治療。

2.1比較麻醉效果 見表1,研究組優良率為96%,對照組為76%,研究組高于對照組,P<0.05,結果存在差異性。

表1 比較麻醉效果
2.2比較各項評價指標 見表2,研究組阻滯起效時間與最大阻滯時間均低于對照組,同時研究組最大組織面積與阻滯持續時間高于對照組,對比結果有差異性,P<0.05。

表2 比較各項評價指標
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提升,孕婦分娩方式變得更加多樣[3],剖宮產手術就是其中一種,由于具有手術時間短、安全系數高等特點,非常受廣大孕婦及家屬的認可,為了使手術分娩更加安全,術前麻醉顯得非常重要。剖宮產采用的麻醉方式有很多,其中全身麻醉雖然效果顯著,但藥物劑量太大,會對胎兒產生嚴重影響,所以該方式已很少使用。硬膜外麻醉是常用方式,通過在硬膜外間隙進行麻醉阻滯,使脊柱神經產生麻醉感,根據手術需要,可以采用低位、中位、高位麻醉。然而,由于產婦存在個體差異,由于鎮痛有效時間長,阻滯效果差、誘導時間長等缺點,會使產婦感到痛感,無法確保手術正常進行。腰-硬膜外聯合麻醉是在蛛網膜外與硬膜下聯合進行的麻醉方式[4],不僅起效快、效果良好,而且藥量小,不易使胎兒產生中毒反應,具有明顯的麻醉優勢。另外,腰硬聯合阻滯在高危妊娠剖宮產手術中對產婦循環影響很大,須提早做好準備。
本次實驗結果顯示,研究組優良率為96%,對照組為76%,研究組高于對照組,P<0.05,結果存在差異性。研究組阻滯起效時間與最大阻滯時間均低于對照組,同時研究組最大組織面積與阻滯持續時間高于對照組,對比結果有差異性,P<0.05。與方傳達[5]研究結果相一致。說明,腰-硬膜聯合麻醉的效果更加顯著,可以使手術順利開展,同時保證母嬰安全。
總之,在高危剖宮產患者的手術麻醉中,采用腰-硬膜外聯合麻醉效果更好,能增強麻醉有效性,降低患者對疼痛的感知力,應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