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于曦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以多媒體技術為主要形式的信息技術逐漸走進了幼兒教學的課堂。信息技術為新時代教學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新的教學方法。以實際的教學成效來看,信息技術為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培養幼兒的德育品行和引導幼兒的情感教育方面都具有推動作用。幼兒園教育作為素質教育推進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啟迪智慧、引導行為的基礎性作用。本文針對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幼兒園素質教育,通過對信息技術支持下幼兒園語言課程與藝術課程的整合教育方法進行深層次、全方面、多角度的分析,以幼兒園教學中所暴露出的問題為導向,力求為信息技術支持下幼兒園語言課程與藝術課程的整合提出切實可行的辦法。
幼兒園的語言課程與藝術課程對于幼兒而言具有指導幼兒行為方式的重要作用。幼兒的心智和價值觀尚未成熟,對于任何知識和事物都具有強烈的好奇心與模仿心理。幼兒活潑好動的天性也是一把雙刃劍,只有加以正確引導,才能讓幼兒獲取的知識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并能夠正確運用于生活之中。而幼兒園語言課程與藝術課程的整合正是利用結合上述幼兒的特點,引導幼兒進行交流,向幼兒傳授正確的語言邏輯,訓練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幼兒的藝術審美能力,提高幼兒的藝術鑒賞能力,通過各方面因素的整合,促使這兩門課程形成一門完整的、指導幼兒行為習慣的綜合性課程。
幼兒園的語言課程與藝術課程要想實現整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具體的實現方式上卻存在諸多問題,而這其中最大的問題來自幼兒自身。幼兒的接受程度是檢驗幼兒園語言課程與藝術課程整合的唯一方法,而如果在幼兒園語言課程與藝術課程的整合過程中引入信息技術的加持,會對整合的成效起到更積極的促進作用。
(一)設置一定的情景,開展情境式教學
以幼兒園語言課程與藝術課程的實際內容來看,最大的原則是引導幼兒在特殊的情景下進行合理的行為,而語言課程與藝術課程開展的最大前提是幼兒強烈的好奇心與極強的模仿性行為。因此,若是能在開展課程教學的過程中以幼兒生活中習以為常的情景著手,相信一定能夠取得不錯的教學成效。幼兒園語言課程與藝術課程的整合是希望幼兒在一定的情景下,能夠合理地用屬于自己的語言將事物的藝術性完整地表達出來,也可以理解為促使幼兒具備基礎性的“說話的藝術”或是具有“藝術表達”的基本能力。
基于此,在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幼兒園語言課程與藝術課程整合可以有效應用信息技術,將生活中的情景高度還原。以幼兒園課程中的《我愛北京天安門》歌舞教學活動為例,此次教學活動是希望通過歌舞的形式激發幼兒的愛國主義情懷,其歌詞朗朗上口易于記憶。在信息技術支持下,該教學活動的開展應重視以下幾個步驟:在教學活動開展之前,應該對幼兒的認知程度和理解能力進行摸底調查,掌握不同幼兒的差異性,便于在教學活動開展時,能夠有針對性地激發幼兒的參與熱情;再利用信息技術,將教學內容以動畫或視頻的形式進行呈現,將幼兒逐步引入特定的情景中,并在幼兒觀看的同時,引導幼兒說出自己的直觀感受,進一步了解幼兒的個人能力,便于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將語言課程與藝術課程進行有效的整合,組織幼兒進行教學活動并留下影像資料;最后組織幼兒針對整個教學活動進行討論,搭建幼兒之間互相交流的渠道,也便于幼兒教師及時掌握幼兒的思想情況,及時檢驗教學的成效。此種方法是基于幼兒個人實際情況所做出的最佳選擇,以幼兒的天性為設計教學活動的第一要務,利用幼兒對于信息技術的好奇心和對歌舞教學活動的興趣,突出以幼兒為主體的素質教育思想,利用信息技術和多媒體設備,增加原本枯燥教學活動的趣味性,激發幼兒的參與熱情。
(二)加入情感培養,提升教學成效
幼兒園教育的目的是讓幼兒具備一定的社會意識,為幼兒今后的成長打好堅實的基礎,而個人的情感是社會意識中不可分離的重要部分。處于這一時期的幼兒,其心智、心理、價值觀都處于需要填補的“空窗期”,尤其是這一時期幼兒的好奇心與模仿性十分強烈,對幼兒進行正確的引導就顯得極為重要。因此,對于幼兒情感的培養也是值得幼兒教育思考的問題之一。幼兒園的語言課程與藝術課程教學內容中均有較高的情感培養要求,要求教師引導幼兒進行合理的情感交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社會觀。這也是檢驗幼兒園語言課程與藝術課程整合成效的重要指標。
信息技術的引入會對幼兒情感的培養起到積極的推進作用。以《小海軍》歌曲教學為例,教師可通過多媒體設備,讓幼兒切實感受到軍人的豪邁作風與英雄氣概(方式可多種多樣,圖片、影視、動畫等皆可),再將歌曲中所傳遞出的情感向幼兒進行全面解釋,讓幼兒對軍人這一職業形成正確的認識,然后在前期的準備工作已經完成的情況下,組織該活動的教學,最后進行討論,互相交流在此歌曲教學中所讀到的信息,由教師及時糾正與強化,讓幼兒能將所學內容靈活運用于生活之中,便于幼兒情感交流和正確價值觀的樹立,進一步提升信息技術支持下幼兒園語言課程與藝術課程的整合成效。
(三)加強家校聯系,強化教學成效
近年來,人們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快,幼兒家長在忙于工作時,往往忽視了對幼兒成長的關心。信息技術的發展為破解這一境況提供了新的辦法。幼兒的教育問題僅僅依靠幼兒園的教學未解決是遠遠不夠的,幼兒在學校只是接受最基本的教學知識,家庭和社會中的應用才是檢驗教學成效的最好途徑,尤其是當下幼兒園的教學越來越貼近生活實際,有效應用于生活才是幼兒園教學的最終目的。以幼兒園教學中的《整理行李箱》為例,行李箱是生活中平常可見的事物,幼兒通過這一教學活動應具備一定的收納能力,并在家庭中進行練習后,才能真正強化這一教學活動的成效,父母可用手機將這一過程記錄下來,并對幼兒的表現進行點評。
信息技術支持下幼兒園的語言課程與藝術課程的整合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結果。要想進一步推進整合的成效,教師必須緊密結合科技的進步,貼合幼兒的實際情況,采用多措并舉、同步實現的方式,助力幼兒園語言課程與藝術課程的整合。
(作者單位:蘇州工業園區尚城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