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婷照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統的常見病,由平滑肌及結締組織組成。子宮肌瘤的病因目前臨床尚不十分清楚,大量的臨床觀察和實驗結果表明,子宮肌瘤是一種激素依賴性腫瘤,雌激素是促進子宮肌瘤生長的主要因素。有學者認為,生長激素也與子宮肌瘤的生長有關,孕激素也可促進肌瘤有絲分裂,刺激肌瘤生長。據推測,妊娠期子宮肌瘤加速生長與妊娠期高激素環境有關,人胎盤催乳素也可能參與其中發揮作用。另外,卵巢功能和激素代謝受高級神經中樞的控制和調節,所以神經中樞的活動也可能在子宮肌瘤的發病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總之,子宮肌瘤的產生和發展可能是多種因素造成的。
(一)子宮出血
子宮肌瘤在臨床上最為常見的癥狀就是出血,表現為經量增加或經期延長,此外還有不規則出血等。導致出血的原因如下:大的肌間肌瘤及黏膜下肌瘤隨著子宮的增大,宮腔內膜面積也會隨之增加,這樣就會在行經時隨著子宮內膜一起脫落。這樣一來內膜的修復時間就會延長,從而導致出血量增加或經期時間延長。子宮的有效宮縮受到影響,難以控制出血從而誘發大量出血。經期經量增多可繼發貧血,出現乏力、心悸等癥狀。
(二)腹部腫塊
子宮的解剖位置在盆腔,早期出現肌瘤較小時難以觸及腫塊,隨著肌瘤的體積不斷增加,子宮也會增大,當其大小超過3個月妊娠時,可以從腹壁觸及。當子宮肌瘤長到一定大小時,受到周圍器官的壓迫,子宮前壁肌瘤靠近膀胱者可引起尿頻、尿急。巨大的宮頸肌瘤壓迫膀胱可引起排尿不暢,甚至尿潴留。子宮后壁肌瘤特別是峽部或后壁肌瘤,或黏膜下肌瘤等可壓迫直腸,引起大便不暢或下腹墜脹不適。巨大的闊韌帶肌瘤可壓迫輸尿管,形成輸尿管擴張,甚至引起腎盂積水,如黏膜下肌瘤脫出陰道外,可能因外陰腫塊而發現。
(三)白帶增多
子宮腔增大,子宮內膜腺體增多,加之盆腔充血,可使陰道分泌物增多。當子宮黏膜下肌瘤發生感染時,可有大量膿樣白帶,若有潰爛、壞死、出血時,可有血性或膿血性白帶,有惡臭的陰道溢液。
(四)不孕與流產
部分子宮肌瘤患者伴有不孕或易流產。對受孕和妊娠結局的影響可能與子宮肌瘤的生長位置、大小和數量有關。巨大的子宮肌瘤可使宮腔變形,妨礙孕囊的植入和胚胎的生長發育,如子宮肌瘤壓迫輸卵管可能造成管腔堵塞,黏膜下肌瘤可妨礙受精卵著床或影響精子進入宮腔。
(五)貧血
月經量時期過多或不規則陰道流血均易導致失血性貧血,其中黏膜下肌瘤患者的貧血最為常見。
(六)腹痛
肌瘤紅色變性時有急性下腹痛,伴嘔吐,發熱及腫瘤局部壓痛,漿膜下肌瘤蒂扭轉可有急性腹痛。
(一)適當運動及規律作息
適量的運動可以促進全身新陳代謝,及時調整情緒保持心情愉悅,保證充足的睡眠,增強抵抗力,減少生病的概率。
(二)調節飲食,均衡營養
女性需要多進食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當月經量顯著增加時,需要多吃含鐵的食物,以免出現缺鐵性貧血。
(三)定期體檢
對于確診出現了子宮肌瘤的患者,需要每半年復查b超,了解肌瘤情況。如子宮肌瘤癥狀輕者,近絕經年齡或全身情況不宜手術者,可考慮藥物治療。當月經過多致繼發貧血,藥物治療無效,或出現嚴重腹痛,性交痛或慢性腹痛,有肌瘤蒂扭轉引起的急性腹痛,以及能確定肌瘤是不孕或反復流產的唯一原因者,疑有肉瘤變,可考慮手術治療。
子宮肌瘤對女性的身心健康存在一定的威脅。女性一定要對子宮肌瘤有正確的認識,主動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預防,以保證自己的身心健康。
(作者單位:成都新世紀婦女兒童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