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葉丹
3~6歲的兒童對身邊的事物有著很強的好奇心,對美好事物的感知與表達也與眾不同。因此,在幼兒園進行美術欣賞活動,能夠更好地培養幼兒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由此可見,美術欣賞課程在幼兒教育中是一門重要的課程,通過有趣的美術欣賞活動,能夠幫助幼兒提高審美能力,從而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興趣。
那么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如何呈現給孩子們欣賞呢?僅僅是用一張圖片、一張照片就能讓孩子們感受事物的美的特質了嗎?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與發展,我們的電腦、手機、一體機紛紛被應用到教學活動中。如何借助多媒體信息技術開展幼兒園美術欣賞活動呢?我通過一學期的探索實踐,得到了以下收獲。
(一)有趣的課堂導入活動
教師利用信息技術進行美術欣賞教學能讓幼兒對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產生好奇。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借助信息技術,通過圖片、視頻、色彩調節等多種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沉浸在被美術吸引的氛圍中。例如在小班美術欣賞活動“走近米羅”的導入活動中,可以利用投影儀,把米羅大師的作品《星空》進行局部分解組合播放。當音樂響起時,這些局部符號如星星、月亮、米字星、圓點等等,都以跳舞的方式出現在畫面上。孩子們的興趣一下子就被吸引過來了,大家目不轉睛地盯著畫面上跳動的主要符號,對此記憶深刻。由此可知,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手段輔助教學,不需要教師說一句話,就能把孩子的注意力集中過來,教師上課減輕了很多負擔。
(二)有趣的活動過程
信息技術能夠引導幼兒在活潑、有藝術特點的教育活動中獲得知識,把教育寓于快樂的藝術活動之中,以“樂”作為對幼兒教育的有效手段,來促進幼兒獲得精神滿足。例如中班美術欣賞活動“年獸”,對于年獸,孩子們的內心或許都有點陌生,甚至害怕。教師為了讓孩子們重新認識年獸,可在網絡平臺上搜索很多關于年獸的圖片,把這些圖片進行動態處理,做成類似于動態表情的圖片,孩子們可以直接感知各種年獸的可愛之處。有的年獸像一條龍,有長長的尾巴,頭上還有兩個會搖晃的犄角;有的年獸像一條小魚,有一條五彩的尾巴,在水里搖來搖去,真是可愛極啦;還有的年獸喜歡躲貓貓,藏在綠綠的草地里,露出兩只骨碌碌轉動的亮眼睛,希望小朋友找不到它。一系列的動態年獸圖片讓孩子們激動不已,忘記了對年獸的害怕,反而越來越喜歡這些奇怪而可愛的年獸。在美術欣賞活動中,運用這些有趣的信息技術手段,往往會使幼兒的欣賞過程變得有趣而輕松。在這樣的課堂氛圍下,往往更能激發幼兒的感知欲望、表達熱情和創作激情。
興趣是幼兒最好的教師,只有引起了幼兒的興趣,讓幼兒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幼兒才會全身心地投入教學活動中。比如幼兒喜歡一起嬉戲玩樂,以幼兒喜歡玩的“跳格子”游戲來說,教師可以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用前后快慢的節奏不同的音樂來烘托緊張有趣的游戲氛圍。以此類推,教師也可以在其他教學活動中使用信息技術對幼兒能開展其他的學習,這樣的學習活動可以鍛煉孩子們的思維和創造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讓教師的教學活動達到預期。
(三)有新意的資源收集
信息技術能夠提供更多的學習資源,讓幼兒在課堂上開闊視野,營造出愉快的學習氛圍。每個幼兒的美術作品,都是最好的美術欣賞資源。大班哥哥姐姐的作品,可以給中班、小班的弟弟妹妹來欣賞;同伴的美術作品,也能夠給自己很多啟發與想象。因此我們在網盤中設置了美術作品欣賞課程資源包。三個年齡段的教師通過每學期的年級組會議討論后,將本學期比較好的幼兒作品存儲到網盤里,無論哪個年齡段的上課需要,都可以從網盤文件包里挑選適合自己教學欣賞的作品,方便幼兒欣賞自己身邊人的作品。
(四)提高了教學活動的靈活性
傳統的幼兒教學模式是教師在課堂上講解,幼兒在聽講,但是由于幼兒的年齡、心理還有自身能力等各不相同,很難達到對幼兒的教學目的。因此,教師可以在教學活動中使用信息技術。例如在學習幼兒園舞蹈《加油鴨》時,就可以使用信息技術來增加教學現場的氣氛,幼兒一邊跟隨多媒體中的同伴進行模仿學習,一邊可以感受到音樂的歡快。因此,使用信息技術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的靈活性,讓幼兒主動學習,增強幼兒藝術的創造性。
現代美術教育的內容是由美、美感(情感)、藝術、審美(審美活動、審美意識、審美經驗、審美判斷、審美價值取向)、美學理論知識(美學原理、美學觀念、美學史)等方面構成的。美學方面內容的教育,實際就是由這些方面內容的教育構成的一個多元綜合教育的結構整體。信息技術能夠簡化美術教育中的很多知識,比如能夠將一些東西做成動畫的形式來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幼兒教師要盡可能地利用網絡技術開展教學,打破課本教學的束縛,為幼兒提供廣闊的學習資源,提高幼兒學習的效果。
以《可愛的熊貓》為例,使用計算機信息技術和幼兒一起來為各種憨態可掬的熊貓上色,在不同的場景中配上可愛的大熊貓,既可以豐富幼兒的見識,也可以提高幼兒自主創造的積極性,讓幼兒自由發揮想象,使呆板的圖片,變成活動的動圖,這樣就能夠讓孩子們更加直觀形象地感知事物的美好特征了。
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可以將知識的表達多媒體化,激起幼兒的學習興趣,使其產生強烈的學習動力,信息技術教育與美術教學的課程整合,可以深化學科教學,提高教學效率。幼兒的思維是非常靈活的,教師要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讓他們把自己喜歡的人物在紙上畫出來。這樣不但培養了幼兒的思維能力,還讓幼兒對美術產生興趣。信息技術帶給教育的東西有很多,教學理念、方式和素材等。教師將它們應用到幼兒美術教育中,能夠提升教學效率。幼兒經過美術欣賞活動后,都會有躍躍欲試的創作欲望,把每個幼兒的創作過程用手機拍攝下來。教師可以把手機通過高清數據線和智能一體機相連,在作品賞析的環節里,教師播放剛才用手機拍攝的幼兒操作過程的視頻,幼兒們可以直觀地看到自己在操作過程中的大膽激情的表現,也能看到小伙伴的創作過程,使自己大受啟發。這樣的信息技術手段,往往給教師觀察幼兒欣賞后的創作活動帶來了方便,能及時反饋課堂效果,提高幼兒互學、主動學習的能力。
信息技術是根不可估量的魔法棒。在幼兒園美術欣賞教育中,信息技術實踐與運用大大減少了教師收集整理作品的時間,也為每個孩子在幼兒園的三年美術活動起到了總結作用,使幼兒園的美術欣賞活動的教學效果有了質的飛躍。
(作者單位:蘇州工業園區尚城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