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婷婷
舞蹈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在音樂的伴奏下根據音樂的性質,以動作姿態來表現音樂形象的一種形式。舞蹈活動不僅能夠培養與發展幼兒的肢體能力,同時還能促進其審美觀念的形成,為幼兒未來的長遠發展打下基礎。隨著教育教學的不斷發展,當前的幼兒教育也更加注重幼兒的全面發展,讓每位幼兒釋放天性、培養特長。幼兒園的舞蹈教學要站在幼兒個性發展視角下進行不斷的優化完善。本文就幼兒個性發展視角下舞蹈教學的創新作出了相關分析,希望能為有關教師的教學工作提供一定參考。
舞蹈是一門綜合藝術,它是用人體語言來表現情感世界的動態藝術。它能夠豐富人的情感,發展人的想象,增強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舞蹈通過幼兒對美的感受、鑒別、欣賞和創造,以培養情趣為特征,以生動的形象為手段,將舞蹈的知識性、訓練性和娛樂性結合起來,對促進幼兒身心和諧健康發展、陶冶高尚的情操和高雅的氣質具有積極作用。
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舞蹈一直是受到幼兒歡迎的學習活動。一方面,歡快有趣的音樂能夠迅速激發幼兒的參與熱情,帶領幼兒開展肢體的律動;另一方面,學習舞蹈能夠幫助幼兒不斷增強自信,引導其主動開展其他活動。另外,舞蹈還能夠培養幼兒的團隊參與意識,促使幼兒以正確的方式融入群體性的活動中。因此,幼兒教師需要根據幼兒的興趣及實際能力選擇適當的教學方式,讓幼兒在舞蹈的學習中發展個性、提升自我,最終實現幼兒多方面能力的提升。
幼兒的模仿能力強,喜歡用肢體動作來表現某些事物,并充分體會其中的樂趣。因此,教師需要認識到“藝術源于生活”的理念,將生活中的事物轉化為幼兒舞蹈的素材,引導幼兒通過觀察生活環境去再現生活情景,不斷積淀舞蹈感受,這樣既能夠使幼兒的積極性得到有效激發,同時也能增強舞蹈的情趣,滿足幼兒愉快情感體驗的需要。例如,教師可以為幼兒播放一段小兔子在草地上蹦蹦跳跳玩耍的視頻,同時引導幼兒扮演小兔子,這樣能夠讓幼兒快速學會基本舞步——蹦跳步。這種方式能幫助幼兒將實際生活與舞蹈活動融合起來,不斷發現生活中的美好與樂趣,同時也能在生活積淀的過程中感受舞蹈的美韻,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和審美能力,學會運用適當的舞蹈動作進行情感的表達,感受藝術帶來的愉悅之情。
游戲是幼兒喜聞樂見的活動,豐富有趣的游戲一方面能夠帶給幼兒無盡的樂趣,讓幼兒體會成長的快樂,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培養幼兒多方面的能力和意識,如合作能力、思維能力、互助意識、競爭意識等,為幼兒未來的學習生活奠定基礎。在進行個性發展式的舞蹈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游戲讓幼兒體驗舞蹈的樂趣。例如,在帶領幼兒學習舞蹈隊形變化的內容時,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開展“毛毛蟲”的游戲。由一名個子較高的幼兒扮演毛毛蟲的頭,站在最前方,后面的幼兒則一個接一個抱住前面小朋友的腰,讓幼兒排成“一”字隊形。這樣可以讓幼兒快速掌握排隊的要領,充分感受其中的樂趣。
熱情奔放的騎馬舞曾經風靡一時,成為許多幼兒喜愛的舞蹈。教師可以抓住幼兒這一特點,順應幼兒的興趣和需求,結合“愛祖國愛家鄉”的教學目標,將騎馬舞作為幼兒舞蹈學習的切入點,組織“蒙古舞——賽馬”主題的舞蹈學習活動。首先,教師可以與幼兒一起搜集資料,用圖片、畫冊等方式總結游牧民族的民俗特色以及騎馬時奔騰豪邁的動作特點,激發幼兒的興趣,促使幼兒投入對蒙古舞的探究中去。其次,教師再因勢利導,帶領幼兒觀摩蒙古舞、傣族的孔雀舞等不同民族的特色舞蹈,開闊幼兒眼界,深化幼兒對我國民族文化知識的了解,另一方面也為幼兒的舞蹈學習奠定基礎。最后,教師再組織幼兒分別對這些各具特色的舞蹈開展學習和實踐,同時組織相關的匯報演出活動,讓幼兒在舞蹈中體驗成功的快樂,不斷增強自信。長此以往,幼兒對舞蹈的認識和理解可以得到不斷的加深,從而真正感受舞蹈藝術中蘊含的文化內涵和審美價值。
綜上所述,舞蹈是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重要形式,同時也是塑造幼兒健康人格的關鍵手段。教師要重視舞蹈對幼兒成長的積極作用,不斷學習科學的教學理念,積極開展實踐探索,引導幼兒在舞蹈學習中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促進幼兒成長。
(作者單位:甘肅省嘉峪關市第六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