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大輝
對比傳統婦科開腹手術,腹腔鏡手術具有出血量少、創口小、術后疼痛可控等特點,能夠保障主刀醫生術野始終處在清晰范疇,明確病灶位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手術的成功率。婦科腹腔鏡手術的麻醉非常重要,科學合理的麻醉方式是確保患者最終手術效果達到預期的前提條件。本文主要介紹婦科腹腔鏡手術的麻醉方式,希望可以深化人們對手術麻醉的認識。
婦科腹腔鏡手術的常見麻醉方式有椎管內麻醉,適用于婦科病癥較輕、手術時間較短的患者。椎管內麻醉的特點為患者蘇醒快、藥物用量少,不會對患者自身機體造成不良反應。然而椎管內麻醉并不能阻滯患者內臟神經,部分患者可能會因氣腹出現不適感。因此臨床多搭配相關鎮痛鎮靜舉措配合椎管內麻醉,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提高手術安全性。除此之外,部分手術患者可能因為二氧化碳氣腹或者腹膜牽拉出現迷走神經興奮的現象,醫生在椎管內麻醉后要盡快做好針對性的呼吸引導管理,謹防高碳酸血癥的發生。選取椎管內麻醉時,醫生應從全局出發,做好全方位的應對舉措,避免患者出現缺氧、二氧化碳蓄積等情況。
全身麻醉適用于時間長、難度大、整體較為復雜的婦科腹腔鏡手術。全身麻醉主要依靠氣管內插管。相關研究發現氣腹、頭低腳高體位患者按照一定呼吸頻率參數設定便可滿足術中麻醉且通氣安全的標準要求,亦可有效規避大潮氣量導致肺部損傷、心功能受限等不良反應。全身麻醉期間的藥物選擇應按照見效快、持續時間可控的原則合理篩選,盡可能采取多元平衡麻醉優化聯合方案,保障患者呼吸循環系統始終處于穩定狀態的同時,避免影響患者的血氣水平。
全身麻醉復合椎管內麻醉同樣是婦科腹腔鏡手術的常見麻醉方式之一,主要是指在全身麻醉(對比全身麻醉患者所用藥量會適度減少)的基礎上再施行椎管內麻醉,旨在發揮兩種麻醉方式的協同互補優勢,確保患者呼吸管理始終處于可控狀態,同時也可規避二氧化碳氣腹性等生理變化,還可進一步穩定患者機體血流動力。該方法本質上降低了麻醉藥物在患者體內的攝入量,幫助患者在術后迅速清醒,降低不良并發癥發生率。其所適用婦科腹腔鏡手術范圍(手術時間長、手術難度大)與全身麻醉幾乎一致,部分病情不穩定、預后水平較差的婦科患者進行腹腔鏡手術時可優先選擇全身麻醉復合椎管內麻醉方式。
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術后可能出現各種并發癥,比如皮下氣腫、縱隔氣腫等,需及時觀察。一旦患者有惡心嘔吐等現象,醫護人員要盡快為其排出腹腔內殘余氣體,謹防患者術后出現不良并發癥。若在術中發現患者有相關并發癥跡象,醫生可適用預防性地塞米松等止吐藥物,同時為患者做好實時保暖、腹腔沖洗等干預措施,確保患者術后不會出現危及自身生命健康的并發癥等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目前臨床婦科腹腔鏡手術常用的麻醉方式以椎管內麻醉、全身麻醉、全身麻醉復合椎管內麻醉為主,醫護人員要全方位了解患者基本身體情況,明確其身體是否符合腹腔鏡手術要求,在此基礎上綜合評估,選取最佳婦科腹腔鏡手術麻醉方式,規避患者術后發生不良并發癥的風險,提高手術成功率,確保患者早日恢復健康狀態。
(作者單位:成都市新都區婦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