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
摘 要:在教師資格國考背景下,教師資格證書是成為一名合格教師的證明。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不僅要在能力上達到相應的標準,更要有良好的思想品行。在高校開展《幼兒教師綜合素質》課程幫助高校師范生畢業后及時找到工作,滿足工作需求;在開展該課程時融入課程思政理念,從而滿足社會對教師品行的要求。
關鍵詞:課程思政 綜合素質 幼兒教師
在全國“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如火如荼進行的同時,筆者在《幼兒教師綜合素質》這門課程中進行了課程思政的嘗試。
1 《幼兒教師綜合素質》課程概述
2019年國務院正式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標志著“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開始實行。針對這一政策,為幫助學前教育學生在校期間獲得幼兒園教師資格證書,不少高職院校開展了教師資格考證課程,《幼兒教師綜合素質》是其中一門考證課程。該課程是教師資格證考試必考的科目之一。具體內容包括:教師職業理念、教育法律法規、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文化素養、教師基本能力。由此可見,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不僅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還要懂得教師這個行業。用法律知識規范、保護自己,用職業道德嚴格要求自己。
“課程思政”的概念最早由上海市委、市政府于2014年提出。課程思政是指構建全員、全程、全課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將各類課程與思政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的一種綜合教育理念。《幼兒教師綜合素質》的開展,不僅要幫助學生獲得教師資格證書,更是要讓學生了解教師行業,擁有幼兒教師所需的基本素養,懂得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師。在該課程中開展思政教育,更能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和職業道德,提升幼兒教師的整體素質。這對改變當今虐童事故頻發的現象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2 綜合素質與課程思政的聯系
如上文所述,《幼兒教師綜合素質》課程包含內容廣泛,而教師職業理念、教育法律法規、教師職業道德內容是指導教師行為的重要準則,教師只有在思想層面認可教師職業理念、領悟職業道德,在日后的工作中才能合理對待幼兒,用積極的心態應對工作。這正是思政教育想要達到的目的之一。
2.1 課程思政促進教師職業理念的學習
2.1.1 教師職業理念引導學生正確對待教育教學工作
教師職業理念包含教育觀、兒童觀、教師觀。教育觀的核心是“教育為了什么”;兒童觀是教師實施幼兒教育的思想基礎,直接決定著幼兒教育活動的質量;教師觀是教師職業的基本理念,其狹義定義是教師對教師職業的特點、責任、教師的角色以及科學履行職責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等方面的認識。“三觀”明確的講述了教師在工作中如何對待教育、如何對待幼兒以及如何對待教學。理念是行為的先導,教師只有在了解教育、了解幼兒、了解課堂之后,才能更好地開展教育工作。
2.1.2 課程思政強調擁有正確的價值理念
課程思政主要形式是將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知識、價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各門課程中去,潛移默化地對學生的思想意識、行為舉止產生影響。
2.1.3 課程思政使教師職業理念的內容得到升華
有關調查顯示,部分教師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不知道如何對待幼兒、處理教學事故,這正是不能將職業理念靈活運用的原因。在講授該模塊內容時,結合課程思政理念,幫助學生從思想上理解接納教師職業理念,而不是單純的學會教師職業理念知識。
2.2 教育法律法規與課程思政相輔相成
教育法律法規是《幼兒教師綜合素質》課程中的一個重要部分,也是教師必須熟知的內容。教育法律法規在規范教師行為的同時,也為教師處理工作中的事件提供指導。課程思政的理念是協同育人,就是為了實現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同向同行,實現協同育人。由此可見,教育法律法規與課程思政的內容是遙相呼應的,在該部分實施課程思政是切實可行的。該部分內容與思政課程結合,可以很好地培養出愛國守法、愛崗敬業的人才。
2.3 教師職業道德與課程思政都強調立德樹人
教師職業道德是教師在職業生活中應當遵守的、與職業實踐有密切關系的道德規范和準則,也是我們常說的“師德”。教師職業道德是教師職業素質的靈魂、是教育目標實現的保障、是幼兒全面發展的條件。《禮記》中提到“師者也,教之以事而喻諸德也。”作為一名教師,不僅要授學生“謀事之才”,更要傳學生“立世之德”。教師職業道德要求教師愛崗敬業、為人師表、熱愛學生、嚴謹治學、團結協作等。有關調查顯示,很多人從事教師職業,并不是熱愛這個工作,而是為了工作或為了工作輕松才選擇這個職業,入職后不能遵守職業道德,導致教學事故頻發,教育質量提升困難。
課程思政的本質是立德樹人,它始終堅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在該部分內容的講授中,教師應該為人師表,在講授內容的同時,用自身的言行為學生做榜樣,為學生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通過該部分內容的學習,了解教師職業道德的要求,為日后從事教師職業做準備。在該部分實施融合思政課證,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道德,愛上教師職業,為教育事業奉獻力量。
3 結語
《幼兒教師綜合素質》中的內容是對教師行為的指導及規范。在該課程中開展思政教育,引導學生在入職前指導教師所需具備的能力、需要遵守的規范,引導學生理解熱愛教育事業,在了解教師行業的同時,培養樂于奉獻的精神。所謂干一行愛一行,通過課程思政為學生入職做精神層面的準備,學生畢業后因為熱愛教師職業而從事該工作,這樣可以有效降低職業倦怠,學生在入職后也能全身心投入教育工作,可有提升進幼兒教育水平,促進幼兒教育事業的發展。
關于論文帶課題的信息如下:2020年度江門市基礎與理論科學研究類科技計劃項目,編碼:2020JC02078;項目名稱:教師資格證國考背景下高職學前教育師范生職業認同的研究。
參考文獻:
[1] 李欣靜.高校課程與思政課程協同育人路徑研究[J].國際教育,2020(8).
[2] 李峰峰.高校在線教學“課程思政”建設路徑探究——以“哲學導論”為例[J].黑龍江教育,2020(9).
江門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省江門市 529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