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冬蘭
【摘要】在小學階段的教育體系當中,數學一直以來都是難度較高的科目,因而難免會在管理和教學方面出現問題,因此,強化教學模式改革與創新就顯得尤為重要。分層教學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思路,需要教師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具體情況,之后將其劃分到不同的學習小組,為一個小組學生提供相應的學習內容,針對性較強,能夠充分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和多樣化學習需求。基于此,文章主要對分層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分層教學模式? 小學數學? 教學?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3.5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34-0089-02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尊重學生課堂主體地位至關重要,教師需要充分借助現有條件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空間,并為其提供高效針對性引導,但在此之前,需要教師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具體情況,由此也就會涉及到分層教學法,它能夠將學生的實際情況具體、清晰地展現出來,在設定好相應的教學目標之后,再為學生提供恰當的教學內容,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充分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1]。
一、分層教學法及其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的必要性
通過對我國當前的教育現狀進行分析,發現大部分教師都能夠尊重學生課堂主體地位,與此同時,也能結合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態度以及學習理念的進行指導和探索,尤其是隨著分層教學法的應用,對于教學模式和方法的改革具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對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很有幫助。分層教學法要求教師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具體如知識掌握能力、理解能力、學習能力等,將其劃分為不同層次,為不同層次學生制定專屬的學習方法和指導方法,同時還會設定差異化的教學目標,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增強學生自信心,提高課堂教學質量[2]。
分層教學法相對于傳統教學模式優勢眾多,它能夠將相關知識體系進行分解之后,通過一種學生樂于接受的方法進行教學,能夠大大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同時也有利于相關教學目標的實現。將分層教學法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具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在傳統教學當中,大多數教師為了能夠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和目標,經常會采用同一化教學模式,且教學目標的設定是以大多數學生為主體,由于學生的學習基礎參差不齊,因此,過度統一的教學方法勢必會拉大學生之間的差距,處于兩個極端的學生很難實現共同成長。而在分層教學模式之下,不同學生都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通過完成教師所設置的教學任務,能夠大大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促進教學工作的協調發展。第二,通過分層教學法,能夠對不同學習狀態和學習基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解決,同時也能在無形當中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強化學生日常生活與數學學習之間的聯系,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數學理解能力,且對于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也很有幫助[3]。
二、分層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應用
(一)對課堂教學目標進行合理分層
作為教師,必須要相信學生的潛力和能力,為了能夠充分發揮學生自身潛能,教師必須要合理恰當地設置教學目標,為了更好地應用分層教學法,還要分層設置教學目標,兼顧班級中的優等生和后進生。以滿足所有學生的學習需求、在實踐教學當中,對于學習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教師可嘗試降低教學起點,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以免其產生落后和自卑心理,隨著教學活動層次的不斷提升,也能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接受能力等,使所有層次學生都能夠獲得全面發展[4]。
例如,在對“認識鐘表”這一部分內容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對于學習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而言,由于其綜合能力較差,因此,教師可要求這一部分學生對鐘表的基本知識進行掌握即可。對于中等層次的學生,可在上述基礎上有所提升,如正確認出整時時間,與此同時,還要學會時間書寫,對于“幾時剛過”和“快到幾時”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對于班級中的優等生,教師可適度提高知識難度和知識深度,以確保其能夠靈活應用所學知識,例如,在掌握時間讀法和認法的基礎上,還要對時間的兩種寫法進行掌握,包括對分鐘概念的理解等等,以最大限度發揮學生潛能。通過這種分層化的教學目標,能夠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多樣化、個性化學習需求,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5]。
(二)分層化教學輔導
分層化的教學輔導能夠充分滿足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輔導學生學習是教師的首要任務,應將其貫穿于教學始終。在教學輔導過程中,對于班級當中的優等生,教師可引導其自學,在遇到不懂的問題時再向教師請教,要賦予其廣闊的自主學習空間。對于班級中的后進生,教師要進行重點輔導,適度點撥和啟發,幫助學生獲取知識,掌握正確學習方法。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優等生優勢對后進生進行輔導,為優等生提供展現自我的機會,通過這種方式,還能拉近學生之間的關系和距離,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6]。例如,在對“認識圖形”這部分內容進行學習的過程中,由于小學生普遍喜歡游戲,因此,教師也可以在課堂教學當中融入一些小游戲,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實踐過程中,教師可讓學生同桌為一組共同完成游戲,其中一名同學拿出一個物體,另外一名同學閉上雙眼對物體進行觸摸,之后說出自己的猜想,通過類似的游戲,既能滿足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同時也能對學生智力進行開發,對其動手操作和實踐能力進行培養。在分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讓一名優等生和一名后進生為一組,本著隱藏分組的基本原則,讓異質學生之間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再例如,在對“數一數”這一部分內容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對繪畫課堂游戲進行設計,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將學生學習和興趣融合在一起,使學生能夠在繪畫的過程中接受審美熏陶。實踐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優等生進行示范,借助多媒體技術展示學生作品,之后再讓其他同學動手實踐,對于班級中的優等生,教師可引導其對自主探究式學習方法進行應用,不僅能夠讓學生順利完成繪畫,同時也能加深其對于數字概念的理解。對于班級中的后進生教師要進行重點輔導,教會學生學習技巧,同時還要加強其對于數字概念的認識,輔助學生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同時也能為其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提高課堂教學質量[7]。
(三)對課后作業進行分層
分層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際應用,不僅要分層設置教學目標、分層輔導,在課后作業布置方面,也要分層。課后作業最突出的作用和價值在于鞏固學生課堂所學,同時也能對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效果進行檢驗,教師在布置課后作業進行過程之前,必須要了解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情況,本著科學教學的基本原則,對課后作業進行科學合理的布置,在這一過程中要注意的問題是,課后作業布置不能以量為主,而是要確保課后作業能夠對學生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在分層教學原則的引導之下,教師在對課后作業進行布置的過程中,對于綜合學習能力良好的學生,教師可以適當提高課后作業的難度和挑戰性,以充分發揮學生潛力。對于中等水平的學生可以布置一些稍有難度的題目,以提高學生思考能力。對于班級中的后進生,課后作業布置要以基礎知識鞏固為主。例如,在學習完“方程”這一部分內容之后,教師應結合本節課教學內容,對于課后習題進行布置,在了解學生實際情況之后進行分層,能夠保證學生分層的科學性,以中等水平學生為例,可在基礎內容上適當擴展,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可以教材習題為主,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和了解方程、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夠增強學生成就感和自信心,同時也能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最大限度發揮出課后作業的作用和價值[8]。
三、結語
綜上所述,文章主要圍繞分層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應用進行探究,分層教學法要求以學生為主體,結合實際情況劃分為不同層次,之后針對教學目標和內容進行設計,以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多樣化學習需求。通過該教學模式的實施,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充分尊重學生課堂主體地位,對于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很有幫助。
參考文獻:
[1]陳麗云.關于分層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教育現代化,2016,26(2):262-263.
[2]劉藝.分層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措施[J].數學大世界(小學五六年級版),2019(3):27-648.
[3]楊曉剛.探究分層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兒童大世界(下半月),2019(6):52-957.
[4]馬海鷹.“班內分層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實踐運用[J].教育,2016(4):12-12.
[5]楊曉剛.探究分層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兒童大世界(下半月),2019(6):52-832.
[6]權桂杰.分層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2,2(9):17-482.
[7]邵穎.淺談分層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6(10):141-95.
[8]歐陽敏惠.試析分組分層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5(30):18-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