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偉樂
【摘要】在社會時代不斷發展的背景下,信息技術也得到了飛速發展。信息技術的發展不僅給人們帶來了便利,同時也對信息技術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是幫助學生掌握信息技術,學習信息技能的主要途徑,信息技術的掌握能夠使學生快速適應社會的發展,并通過信息技術的使用,拓展自身的視野,獲取新的知識,加強對世界發展的認知與了解。STEM教育能夠推動信息技術課程的有效開展,它與信息技術課程在內的跨學科、做中學、項目式學習等教學方式具有一致性。本文將以STEM教育理念為背景,探究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策略。
【關鍵詞】STEM理念? 初中? 信息技術?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37-0046-02
STEM教育是由自然科學、IT科技、工程學和數學組合在一起的綜合學問,STEM教育能夠培養學生成為擁有革新精神、創新能力和辯證能力的未來型人才。基于STEM理念的教育并非單一學科的教育,它對學生的教育作用要勝于科學和數學的概念。STEM教育將當今社會中關注的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進行整合,使學生通過實際應用程序進行動手學習,幫助學生掌握各種技能,激發學生的創造力。信息技術課程,能夠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信息技術的發展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對科學技術的影響,使學生在信息技術課程中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STEM教育的發展為我國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我國也加強了是對STEM教育的重視,提倡將STEM教育與信息技術教育相融合,為信息技術教學提供新思路。
一、STEM教育理念和信息技術課程的相關性
在《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信息技術學科的學習應該與各學科的內容體系深度融合,幫助學生更好地使用數字化工具、資源和平臺開展各學科的學習。”因此,將STEM教育融入信息技術課程,通過跨學科整合并結合社會生活的內容落實課程綜合的要求。STEM教育理念,將科學、技術、工程、數學進行相互融合,成為一個更加全面的有機體。同時,課程教學內容也不是單純地將多個知識進行疊加,而是將其進行互相滲透,找出其中的關聯,最終有機結合,從而解決問題。由此可見,STEM教育理念與信息技術課程的相似性。
信息技術教學中,注重指導學生通過在實踐中進行探索,從中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與學生進行交流、討論,分析問題,從而通過信息技術解決實際問題。STEM教育是將多門學科進行整合的有機整體,它同樣注重學生在實踐操作中掌握知識,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STEM教育理念和信息技術課程都是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由被動地位變為主導地位,由被迫參與學習轉換為自主學習探究。[1]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引導者,應該減少對學生的過多干涉,減輕對學生的限制,給予學生適當的指導,使學生能夠通過自身的能力,獲取新的知識。同時,這種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探索新的知識,可以使學生更好地投入到教學當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思維拓展。
二、STEM教育融入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現狀
1.缺少創新教學意識
想要有效開展課堂教學,就需要在教學中創新教學模式。根據調查顯示,部分地區在開展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時,仍在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在傳統的信息技術教學中,往往更加注重讓學生掌握相關的概念知識,學生在教師的教學下進行操作,并沒有讓學生根據所學知識或自身的技能開展自主學習,并且學生缺乏實踐操作能力。雖然學生在課堂中掌握了相應的知識和技巧,但學生并沒有真正地理解教學內容,甚至隨著時間的流逝,掌握的知識會隨之淡忘。[2]因此,教師在開展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時,要與時俱進,善于創新教學方式,將STEM教育理念有效融入信息技術課程中,將問題進行有效整合,使學生能夠運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
2.缺乏對STEM理念的認知
雖然在信息技術課程中融入STEM教育理念的教學策略受到了大量的推廣,但是在部分地區的初中信息技術課程中,并沒有真正地將STEM教育結合到信息課程中,甚至缺乏對STEM教育理念的認知。STEM教育作為新課程發展改革下提倡的新型教學理念,不僅對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效率能有所提高,還能進一步促進學生對信息技術的掌握,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是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新路徑。同時,在《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中要求:“要凸顯出信息技術課程的操作性、實踐性、應用性、探究性的特征。”而STEM教育中也有著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參與實踐學習、提升解決問題能力的教育作用。因此,教師在開展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時,要深入挖掘STEM教育理念,將其有效滲入到信息技術課程中,從而培養學生在實踐中掌握知識,并運用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
三、STEM教育融入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策略
1.基于STEM教育理念,創新信息技術課程教學
信息技術課程是推動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方式。為了促進學生的進一步發展,推動教育體系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我國通過不斷地推動新課程改革,要求各地區學校必須創新教學方式,革新教師教學理念,構建新型的教學模式。而信息技術課程作為新時代發展的方向標,更應該與時俱進,跟隨新課程發展腳步,推動信息技術課程的進一步提高。江澤民同志曾指出:“面對世界科技飛速發展的挑戰,我們必須把增強民族創新能力,關系到中華民族興衰存亡的高度來認識,教育在培育民族創新精神和培養創造性人才方面,肩負著特殊的使命。”因此,教師基于STEM教育理念開展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是革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模式的有利條件。例如,STEM教育作為新型教育理念,是將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整合為一體的教育,教師將STEM教育理念有效融入到初中信息教學中,能夠創新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內容,不僅能夠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還符合新課程教學要求。教師在教學《利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一課時,需要學生能夠利用搜索引擎,查詢到指定的內容。這時,教師就可以在課堂引入STEM教育,創新教學模式,使學生能夠熟練掌握搜索技能,并能夠通過搜索,解決問題。教師在講述完教學內容后,為了讓學生進一步鞏固知識,教師可以讓學生搜索指定目標,或者教師出示題目,讓學生進行搜索找出答案。比如,關于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等,讓學生通過搜索找出相應的知識,使學生對這些知識有初步了解,同時還能鍛煉學生的技能。
2.基于STEM教育理念,提高學生信息技術技能
初中信息課程的教育任務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并且教育學生真正認識和理解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社會問題,能夠有效使用信息技術,為學生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3]因此,教師在開展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時,可以加強對STEM教育理念的認知與解讀,了解其中的跨學科教學方式,利用STEM教育理念創新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例如,在STEM教育理念中,與信息技術課程有著一定的相同點,就是具有實踐性、綜合性、操作性和探究性。想要有效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能,只靠課堂內容的講述是不夠的,還需要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實踐操作,使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讓學生通過實踐操作獲取新的知識,并能熟練運用信息技術解決實際問題。教師在教學《進行整體規劃與設計》一課時,需要學生能根據所學知識,自行進行設計。這時,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中融入STEM教育理念,指導學生根據自身學習情況,嘗試自行設計,使學生在設計中鞏固知識、獲取新知識。
3.基于STEM教育理念,拓展信息技術教學評價
在傳統的初中信息技術課程中,教師通常會對學生進行評價,使學生可以通過評價,了解自身的學習情況和狀態。然而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普遍采用的是總結性的評價,檢測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這種教學方式只關注了學生的知識情況,并不能全面反映學生的學習狀態。而教師在基于STEM教育理念開展信息技術課程時,應注重拓展對學生評價的方式,從多個方面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解讀、評價,使學生可以從評價中了解自身的問題,從而進行調整、糾正。[4]因此,教師在初中信息技術課程中,應重視學生的創新意識、解決問題能力和實踐能力等是否得到了提升,通過更加多元化的評價,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加強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質量。例如,教師在教學《數據分類匯總》一課時,需要學生能夠掌握分類匯總的具體方式,并能夠根據實際問題進行匯總。為了使學生能夠快速掌握匯總技巧,并加強對知識點的印象,教師可以開展實踐教學,使學生在實踐操作中掌握知識。最主要的是在學生完成任務后,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完成情況進行評價。比如,完成速度較慢,但是完成度很高的學生,教師可以對其作業進行表揚,同時對學生的速度提升進行點評、指導,使學生可以了解進一步提高完成效率的方式。面對不同的學生,教師可以根據任務完成的實際情況進行評價,使學生能夠通過教學評價,提升自己的信息技術水平,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有效開展STEM教育理念下的初中信息技術課堂。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在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深入探究STEM教育理念,基于STEM教育,創新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提高學生信息技術技能、拓展信息技術教學評價,是有效創新教學模式,培養學生信息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鞠晨陽.STEM理念下的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21(8):114-115.
[2]徐常斌.STEM教育理念下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實踐分析[J].當代家庭教育,2020(10):92.
[3]耿佃征.STEM教育理念下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實踐分析[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下旬刊),2020(1):36-37.
[4]彭啟波.STEM教育理念下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實踐分析[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