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鯉嶺 呂玉 遲帥
【摘要】探討如何將思政元素科學有效地融入環境監測技術課程教學中,加強課程體系整體設計,既是順應國家教育部要求,也是提升云南國土資源職業學院思政教育工作質量的積極探索。本次課程思政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結合云南國土資源職業學院學生特點挖掘思政元素。
【關鍵詞】課程思政? 環境監測技術
【基金項目】云南國土資源職業學院校級“課程思政”課程建設項目。
【中圖分類號】G64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37-0144-02
隨著教育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1] 的發布與實施,全國高職院校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習近平總書記說:“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2]。目前,云南國土資源職業學院在十四五規劃中,把課程思政進課堂在學校全面展開,著力于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復雜問題的能力, 以培養技術人才為目標。思考如何科學有效地將思政元素融入課程教學中,加強課程體系整體設計,是提升課堂教學工作質量的積極探索。
探討如何將思政元素科學有效地融入環境監測技術課程教學中,加強課程體系整體設計,既是順應國家教育部要求,也是提升云南國土資源職業學院思政教育工作質量的積極探索。云南國土資源職業學院的《環境監測技術》是環境監測與控制技術、環境評價與管理、環境工程技術、污染修復與生態工程技術四個專業的必修課核心課程,理論加實踐的總課時是132~268學時,是一門實踐性和綜合性集于一體的學科,培養學生運用環境監測的基本方法和技術設計環境監測方案、解決環境監測實際問題的能力,具有理論性、技術性和實踐性強的特點?!董h境監測技術》實施課程思政改革,深入挖掘該專業課程中蘊含的思政教育元素, 并將其緊密融入課程教學中,有助于培養“德才兼備”“又紅又?!钡膹秃闲铜h境人才[3]。
一、思想政治資源挖掘
挖掘課程思想政治資源是本次建設的主要內容,首先重新整理課程標準,修訂人才培養方案,修訂的課程目標要突出“德育素質目標”,并結合知識及能力目標挖掘適合的思政素材融入到教學內容中。結合本課程培養學生掌握對環境污染物采樣及監測的核心能力,初步考慮,在教學過程中從國內外影響較大的污染案例切入,自然引入中國環境監測發展的過程,重點突出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精神?!董h境監測技術》作為環境類專業的必修課程,課時在132~268學時之間,主要內容包括:水和廢水監測、空氣和廢氣監測、固體廢物監測和土壤監測等內容,該課程是環境類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具有很強的基礎性和實操性,是學生今后在實際工作中實用性非常強的一門課程?!董h境監測技術》這門課程涵蓋了儀器分析、化學反應、監測布點等多學科的知識,是一門綜合性強的課程。云南國土資源職業學院環境類專業,其中環境評價與管理專業招生有部分文科生,化學底子薄弱,在學習過程中容易產生倦怠情緒,沒有學習動力。在進行生態環境治理及保護過程中,環境監測是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思政元素滲透在環境監測的方方面面,在課程中融入“課程思政”理念是非常必要的,并且也是可行的。在進行課程思政融入教學環節,要結合學情,根據學生的整體情況來制定不同的方案,不能一層不變,生搬硬套,并且在實施過程中,要根據學生上課的反應情況,做出總結,隨時調整,讓課程思政融入課堂能發揮最大的作用,起到最好的效果。在進行思政元素挖掘的時候,盡可能的結合同學們身邊的案例進行,如果云南國土資源職業學院在陽宗海旁邊,可以從2018年陽宗海砷污染事件入手,介紹事情的起因經過及結果,讓學生們了解做好水質監測的重要性,并且通過讓學生查閱資料,認識治理陽宗海的云南大學陳景教授,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然后在通過資料的擴展,培養學生打好碧水站的決心。
二、教學內容
三、教學方法
本次課程思政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主要是講授法為主,并采用師生互動、案例教學、課前分組討論學習法、實際操作、項目化等教學方法,使學生通過思考并且參與實現情感、認知、行為、態度認同,在潛移默化中實現思政教育。在教學環節中,從職業精神和道德標準兩方面入手。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持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項目化教學是以一個實際完整的項目為主線而進行的教學活動,通過這種任務式的驅動,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綜合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本課程以大作業的形式設置了 9個項目主題,如“云南國土資源職業學院空氣質量監測與評價”“云南國土資源職業學院校園及周邊環境噪聲監測與評價”等。這些項目主題涵蓋了學校周邊大氣、水體和噪聲監測,將監測方案的制定所包含的知識點融入進去。 首先讓學生自行進行分組,選擇不同的項目(確保所有項目都能被選到),根據所學知識設計出具體的監測方案。 然后各組依次進行項目匯報,互相點評,最后根據討論意見進行修改,形成完整合理的監測方案。 通過環境介質監測方案的設計項目教學,能夠讓學生提高學習熱情,培養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鍛煉分析、表達能力,并增強職業技能水平。
四、考核方式改革
在《環境監測技術》課程改革中,考核方式的改革也至關重要,通過新的人才培養方案制定考核標準,在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自覺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的同時,又要將整個環保的優秀傳統精神,工匠精神在教學的整個過程中滲入。在考核體系中要重點考核環境監測技能教學各個環節的道德表現,既要對專業知識的考核,又要檢驗學生的道德水平與職業精神,從而得出關于學生職業素養、考勤、社會能力的多元化、行為習慣的多主體的全面化評價。
1.平時成績30%,具體如下表:
2.實踐成績20%:以項目完成度進行考核,評價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3.期末考試50%:主要考核學生的理論知識,幫助建立學生理論知識體系的形成。
五、結論
把課程思政融入專業課中,讓課程思政對學生的教育達到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本文提出的理念、實施途徑在本校近年的教學中已經初顯成效,為立德樹人成效檢驗提出了有效的路徑。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EB/OL].(2020-06-01).http://www.moe.gov.cn/ 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2]習近平.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M].人民日報,2016-12·09(1).
[3]陳蕾,張旋,張俊杰.工程教育認證和新工科背景下的《環境監測》課程思政教學探討[J]. 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1(15):25-26.
[4]邱誠,傅倩,景江等.“課程思政”在《環境監測》課程中的應用[J].廣東化工,2020(15):236-237.
作者簡介:
鄒鯉嶺,資源環境學院教師,副教授,從事農業資源與環境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