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雅涵 李娜 李繼存
【摘要】教育的革新和發展,使高校圖書館需要進行功能拓展,才能滿足是教育者及受教育者發展需求,真正服務于教育。高校圖書館既包含隱性教育,又包含顯性教育,可發揮其思政教育功能,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并推動素質教育發展。本文首先分析高校圖書館及思政教育的內在關聯;其次講述高校圖書館思政教育功能定位;最后闡述新時期高校圖書館思政教育功能實現路徑,期望以此強化圖書館思政教育功能,并促進大思政教育格局早日形成。
【關鍵詞】新時期? 高校? 圖書館? 思政教育功能
【課題項目】河北省滄州市2021年度滄州市社會科學發展研究課題“高校圖書館思政教育功能研究”(項目編號:2021118)成果之一。
【中圖分類號】G641;G25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15-0053-02
一、高校圖書館及思政教育的內在關聯
圖書館與思政教育的教育內容具有相似性,教育目標具有一致性,還共同具備互動性特征。思政教育會對大學生的價值觀念進行引導,希望引導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引導學生加強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學習和認知。而高校圖書館能為學生提供較為豐富的信息資源,這些資源能完善思政教育資料。例如,圖書館的馬列主義圖書,便能確保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展開;高校本身作為育人場所,其圖書館和思政教育具有育人目標一致的特點。二者都致力于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人才,期望為中國夢的實現奠定人才基礎。目標一致,使得圖書館本身具備思政育人功能,而促進其功能強化,能真正引導大學生樹立奉獻意識,為人民服務;互動性是指思政課堂和圖書館都開始構建線上平臺,利用科學技術構建的線上平臺,需要引入互聯網才能順利運轉。而互聯網本身具備較強的互動性,能保障師生和生生互動,也能助力師生進行資源共享,這也能實現高校圖書館的育人價值。
二、高校圖書館思政教育功能定位
(一)價值引領及文化熏陶功能
思政教育本身具有價值引領功能,而高校圖書館可利用合理手段,收集相關學科精華資源,這能幫助學生武裝頭腦,也能充分凸顯圖書館的價值引領功能。思政教育是理論與實踐并重的教育,具有較強的育人價值,而圖書館的思想理論類、哲學類等內容都具有較強的育人價值,這也使圖書館建設和完善受到高校領導的重視和關注。圖書館向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提供的文獻資料,本身便具備文化熏陶功能。這些資料能幫助學生強化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也能強化校園文化建設,滿足學生的精神和物質需求。思政教育中包括優秀民族精神和心理健康教育,圖書館在發展過程中充分利用相關文獻資料,對大學生進行熏陶,能發掘思政教育的隱性教育價值,更能增強思政教育的滲透性,引導大學生全方位感受思政魅力。價值引領及融化熏陶功能,是圖書館和思政教育共同具備的功能,這說明高校圖書館本身具備育人功能,可通過創新圖書館建設,促進思政教育功能完善。
(二)示范激勵及行為規范功能
高校圖書館圖書資源可強化學科完善,而圖書館工作人員向學生服務時,能為學生樹立良好榜樣,這能凸顯圖書館的示范激勵功能,也與思政教育價值相符。高校圖書館的服務性,使其致力于滿足師生需求。而利用服務完善思政教育,更能加強對大學生的無形熏陶,引導大學生樹立良好的職業態度,促進其職業核心素養增強。圖書館相關規章具有較強的行為規范功能,這些行為規范是在相關法律規章的基礎上構建的。相關規章制度具有一定的強制性,能促進大學生強化法治意識,也能強化對大學生的行為規范,使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幫助大學生強化自我規范。
三、新時期高校圖書館思政教育功能實現路徑
(一)提升思想水平,強化高校圖書館育人意識
圖書館工作人員提升思想水平,能強化圖書館育人理念,使圖書館為思政教育功能完善,提供思想保障。圖書館領導必須認知思政教育功能的重要性,將思政內容貫穿教育全程,能真正落實三全育人理念,構成大思政教育格局。例如,圖書館可積極與社團組織進行合作,共同舉辦讀書節活動。由社團組織和其他部門共同助力圖書館強化宣傳,能使學生感受閱讀樂趣,并借此機會向學生推送思政主題圖書,或通過征文、觀影等形式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通過了解能推動大學生思政教育發展,也能優化高校教育模式。通過認知圖書館的重要功能和優勢,能圍繞育人核心展開工作,積極培養優秀社會主義接班人和建設者。例如,高校圖書館要致力于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更要調動全員參與思政工作,還要積極完善線上線下圖書館資源,以提升圖書館服務的便捷性。
(二)完善館藏結構,發揮高校圖書館育人優勢
完善館藏結構,能有效滿足大學生的不同需求,充分凸顯圖書館的育人優勢和育人功能,這也為思政教育功能實現奠定基礎。但在完善館藏結構時,需要對資源進行嚴格把控。嚴格把控采購資源,能提升資金利用率,減少資源浪費。例如,可適當完善革命文化和紅色文化相關資源,并設立相關閱讀天地,還要構建相關學科建設天地,以滿足學生專業發展需求。采購高雅教育資源,能形成大思政教育格局,也能完善思政理論課和哲學課資料,拓展學生視野。例如,可增加相關黨史資料,幫助學生了解我黨歷史,從而使學生樹立愛國意識和責任意識。收集黨史后,還可收集相關校史,這更能強化大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我國于2019年步入5G時代,這說明我國的通信技術已經達到一定高度。這一時期,學生習慣利用互聯網獲取知識,高校可構建特色網絡資源,服務于需求不同的大學生,還可建設特色資源庫,配合思政教育工作展開。圖書館積極占領網絡陣地,能為大學生提供新的自我教育契機,更能提升大學生學習熱情。故此,高校應致力于構建健康的網絡閱讀空間。
(三)強化隊伍建設,提升高校圖書館服務能力
綜合素養和綜合能力較強的工作隊伍,能提升圖書館的專業性,更能為教育者及受教育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圖書館工作人員的思政水平,會對學生產生影響。故此,工作人員應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并加強對黨的教育方針和政策的全面領悟和理解,這能提升圖書館工作人員綜合能力,也能使其養成無私奉獻的品質,為大學生提供良好榜樣。利用圖書資源完善理想信念教育,能使大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真正感受我黨魅力與光輝。圖書館集服務與管理職能于一身,管理人員需要將柔性管理與剛性管理進行融合,并適當將人本理念全方位融入到服務管理中。樹立以人為本理念,能引導學生感受圖書館人文關懷,更能使學生加強對高校圖書館的認可,并真正解決學生問題。互聯網時代,工作人員要加強網絡化服務,積極提升自身信息技術掌握能力,能滿足不同師生的個性化需求,也能根據思政學科發展需要,構建一站式服務,真正為學生排憂解難。圖書館不僅能為思政教育服務,還能為其他不同學科進行服務。圖書館可借此機會將思政內容全方位融入到學科教育中,這能形成課程思政格局,更能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引導學生加強正確自我認知,使大學生積極加強自我完善,推動學生健康成長。
(四)增強文化建設,創新高校圖書館育人環境
互聯網為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諸多便捷,但其中的多元化思想也會對學生產生影響。高校圖書館增強文化建設能幫助學生提升文化辨別意識,減少網絡不良思想對學生的侵害,使學生在發展過程中,充分了解思政魅力,從而強化圖書館思政功能。文化建設包括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質文化是指高校圖書館應科學進行建筑設計,并在確保圖書館建筑與周圍環境具有較高契合性的基礎上,構建具有美感的標志性建筑。而圖書館內部也要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其專業學科劃分、內部裝飾等都能體現圖書館的文化底蘊。例如,圖書館可利用優秀畫作、思政條幅等對圖書館內部進行點綴,以加強物質建設;制度建設是指應在圖書館內部設立一些管理制度和管理規章,這更能確保圖書館工作健康開展,也能確保圖書館工作展開的規范性和系統性,更能為思政教育展開保駕護航。利用制度教育對大學生進行引導時,大學生能了解圖書館規章,養成較好的閱讀習慣,更能以此強化大學生的法制觀念,使學生學會自律。例如,構建相關規章時,可適當參考學生意見與建議,參考建議,能使學生加強對相關規章的認可度,也能提升規章的人性化,使學生可以在發展過程中加強自我約束。圖書館文化應與校園文化相輔相成,才能使圖書館文化形成高校名片,這更能強化對學生的文化熏陶,完善高校思政教育功能,并推動高等教育積極發展。
四、結語
高校圖書館本身包含較為全面的學習資料,也能為學生提供交流和體驗的空間。高校圖書館強化功能建設,能提升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率,并遵循系統性原則,科學合理地建設新型圖書館,為思政教育展開提供幫助。我國圖書館在建設過程中,可適當參考國外先進經驗,并根據我國國情對其進行適當創新和優化,這能真正實現特色社會主義國家的辦學特色,更能強化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使學生成長為高素質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張曉東.“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圖書館思政教育路徑與對策研究[J]. 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9(7):33-37.
[2]江新.學校圖書館服務思政課改革策略研究[J]. 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20(2):123-128
作者簡介:
許雅涵(1983年4月-),女,漢族,河北滄州人,館員,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圖書資料管理。
李娜(1986年6月-),女,漢族,河北滄州人,中小學二級教師,本科學歷,研究方向:教育教學。
李繼存(1983年3月-),女,漢族,河北滄州人,副研究館員,本科學歷,研究方向:文獻資源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