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喜紅 黨小麗
【摘要】信息技術對于小學各個學科的教學活動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幫助各科教師節約了大量的備課時間,課堂授課時間密切了師生之間的交流和合作。對于小學語文學科而言更是如此,在本文中將會重點探究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運用信息技術,在此基礎上形成具體的應用策略和方案。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活動 ?信息技術 ?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G43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20-0078-02
一、合理運用信息技術,提高小學語文備課效率
語文教師在利用信息技術開展備課活動的過程中,應注重提高備課效率,填充更多的教學內容,這樣才能照顧到不同需求的學生,提高其學習的效率和積極性,保障正常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語文教師在開展備課時,可以首先根據新課標的具體要求來在互聯網上選擇,閱讀素材、基礎知識以及其他的補充材料。同時還要廣泛地搜集和本節課教學內容緊密相關的PPT以及視頻資源和音頻材料,這樣可以更好地填充課堂教學的內容,以PPT為核心來開展內容的調整以及教學環節的優化工作,充分地考慮學生可能會出現的學習問題來制作應對預案,利用信息技術開展一系列調查研究活動,了解學生的預習情況,幫助學生提高預習的效率和水平。相信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小學語文課前預習活動以及教師的備課活動會取得更多積極的成果,信息技術的使用效率會進一步提高。例如在講解《各具特色的民居》這一節課之前,語文教師應利用信息技術直接在相應的教學網站上搜集關于本節課的教學視頻、音頻以及PPT,然后再利用其他網站上面精美的圖片來進行填充,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將大江南北的特色民居的圖片進行粘貼,同時教師也可以布置一些課前預習的任務,讓學生利用課下時間搜集特色民居的圖片,在課堂上進行分享和交流。如此一來,學生部分承擔了教師的備課任務,也就幫助教師提高了備課的效率,讓學生的預習工作更加深入和高效。
二、積極運用信息技術來提高課堂教學導入效率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同樣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也是如此。語文教師要做好課堂的導入工作,充分地調動小學生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對學生的吸引力,才能夠進一步完善相關的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在剛剛上課時學生處于比較興奮的狀態,此時要將興奮狀態轉化為上課狀態是較為困難的,教師可以順應學生的需求,利用多媒體來導入一些新鮮有趣的內容,將學生的興奮狀態轉化為對課文的興奮。這樣有助于學生求知欲望的調動以及好奇心的激發,從而形成對知識的渴求,也有助于教師進一步營造輕松和諧的語文教學氛圍,讓學生以更加趣味的方式來進行知識的消化吸收。教師要不斷地完善課堂的方式,使得導入環節更吸引學生,這會對下一階段的教學工作形成重要的鋪墊作用。例如在針對《火燒云》這一課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師可選擇在多媒體屏幕上投放一個美麗的照片,引發學生的無限遐想,然后讓學生觀察現實生活中的云朵,對于云朵的產生以及運動進行一定的探究,然后教師再提出相應的疑問:“云朵和火燒云之間的關系是什么?你曾經見過火燒云嗎?”然后教師再升級,引導學生對于課本內容進行通讀一次,感受不同的橋段,將全體學生帶入到火燒云的學習過程中去,然后教師再去展示一些教學視頻,組織學生對于自己曾經所接觸到的現象進行討論,并且和視頻內容進行比較,從而完成課堂導入任務。在此過程中信息技術的運用效率得到了提高,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也越發密切,從而促進了信息技術策略研究工作。
三、合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和環節
語文教師不僅僅要在備課過程以及課堂導入過程中運用信息技術和相應的多媒體,還需要在教學環節優化以及教學內容填充的過程中提高信息技術的使用頻率,提高學生的發言權和課堂參與度,這樣才能滿足新課改的客觀要求,使得學生的閱讀速度、寫作速度、課文學習速度得到提高,并且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習慣。對于傳統的教學流程,可以進行進一步的細分和優化,利用互聯網教學所帶來的便利來進一步提高相關教學活動的有效性,使得干燥乏味的語言描述產生豐富多彩的畫面展現,使得干枯的文字變成有色彩有感覺的聲音,這樣更有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語文教師可以將課堂教學活動進行更加科學的劃分,形成課堂導入環節、學生討論環節、多媒體視頻資料與音頻資料導入環節、教師理論知識講解環節、師生互動討論環節、電子思維導圖繪制環節、學生總結與互評環節、信息采集與課堂反饋環節等等。在各個環節都可以運用多媒體來開展一些輔助性的教學活動。教師的時間分配更加合理,學生的學習活動更加高效,彼此之間的合作更加密切,信息技術設備的運用時間得到了增長,并且師生交流的時間也得到了增多,這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的策略探究工作而言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四、積極開展在線教學活動,豐富小學語文教學的形式
在線教學成為了教師經常采用的教學形式之一,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地進行知識學習和能力培養活動,不用受到現有的時間、空間條件的約束,可以和教師進行更加深入而廣泛的交流,同時學生的課下時間也更容易得到高效利用。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嘗試著開展一些線上教學活動,在節假日指導小學生的課外閱讀工作和課后作業書寫工作,幫助學生及時地解決疑難問題,提高自主探索的效率,教師對學生所進行的引導滿足了學生的實際需求,使得學生可以更好地培養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習慣和意識。教師可以將相應的作業發布在釘釘或者騰訊會議中,讓學生登上相應的賬號進行完成。同時部分學生的家長文化水平不高,對孩子的作業難以進行高效的輔導,此時就可以通過線上教學的平臺提交相應的疑難問題,讓教師進行及時的指導。學生作業的書寫效率得到了提高,并且可以和教師進行更多的交流。教師通過相應的在線平臺來對學生的學習問題進行收集、給予在線解答,并且檢查學生作業的完成情況,對于表現不好的學生要給予指導,幫助學生提高信息技術的使用效率,在此過程中師生都會對于信息技術的運用策略有新的理解。
五、加強對教師的技能培訓工作,提高信息技術操作水平
教師是語文教學活動的主要參與者和引導者,擔負著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效率的重要任務。小學語文教師如果可以在信息技術操作使用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提高操作的效率,將會對構建高效課堂的構建工作產生積極的影響。但是現階段部分教師的信息技術使用存在一些不當之處,效率相對較低,學校應當有針對性地組織本校教師開展一些技術培訓活動,讓他們掌握更多多媒體操作和使用、計算機操作以及數據庫技術、計算機編程相關的知識和技能,從而切實提高教師的信息技術素養,培養教師良好的操作習慣。伴隨著時間的推移,將會對正常的教學活動產生重要的推動作用,同時學校還可以舉辦一系列核心技術操作,使用相關的講座和主題宣傳活動,讓教師認識到信息技術發展的日新月異,深入前沿領域探索信息技術的操作策略,不斷拓展自己的視野,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養。然后再由教師對學生進行一些簡單的培訓,使其掌握更多關于資料收集的方式,熟練地操作計算機、多媒體和手機來尋找自己所需要的學習素材,這對于其他學科的學習如英語和數學而言也會產生一定的幫助,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知識積累和技能運用的效率。在此過程中,師生的信息素養水平都會得到全面的提高。
六、注重開展教學總結和評價,鞏固信息技術策略探究成果
語文教師在開展信息技術實踐運用活動以及正常的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都會取得一系列成果,并且有一些心得和體會,如果不進行及時的總結則原有的成果會付諸東流。同樣學生在進行知識學習和技能操作的過程中也會有所感悟。教師應帶領學生進行更多的總結,進而鞏固信息技術探索的成果,提高學習的效率和主動性。語文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成6~8人的實踐探究小組,以小組為單元,對信息技術策略的探索情況進行總結,對于所收集的信息素材和其他的電子資料進行整理,形成良好的總結習慣。教師對各個小組的討論情況以及總結情況要進行不定時的巡查,指導學生的相關探索工作,并且幫助學生答疑解惑解決技術問題。最后可以在課堂的最終環節,由教師對學生的課堂表現情況進行追蹤性的評價,由學生對于教師的備課情況、課堂教學情況進行評估,對于信息技術的選擇相關操作設備的使用進行更加深入的評價,從而鞏固現有的實踐成果,為下一階段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奠定基礎,進而發現更多的信息技術操作策略。
七、結束語
總而言之,探究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具體策略以及信息技術的運用策略,取得了積極的成果。在小學語文教師的引導下,越來越多的小學生開始運用信息技術設備來搜集學習資料,拓展自己的學習,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語文教師還加大了新型教學模式的導入力度,將信息技術和現有的教學模式進行融合,開展更加廣泛的游戲教學、層次教學以及差異化教學探索工作,在下一階段語文教師需要賦予學生更多的發言權,在課堂組織結構優化以及教學內容優化方面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節省更多的課堂時間,將其交給學生使其查漏補缺,進一步提高信息技術的使用頻率和課堂學習的效率。
參考文獻:
[1]劉瑞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策略探究[J].學周刊,2016(14):93-94.
[2]黃萍.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策略探究[J].教育界,2019(6):149-150.
[3]岑克創.探究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的策略[J].科學咨詢,2020(1):115-115.
[4]王曉鳳.語文閱讀教學中信息技術運用策略探究[J].讀與寫,2019(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