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相比于高速轉型發展的城市與城市管理,城市管理專業在應用型人才培養、實驗課程有效開發、學生實踐能力提升等方面存在滯后性。文章從《城市數字化管理》實驗課程存在的問題出發,結合項目式學習的內涵與操作要點,探索《城市數字化管理》實驗課程從項目設計、項目實施到項目評價的教學改革,以期為城市管理專業實驗課程體系的改革與創新提供新思路。
【關鍵詞】項目式學習? 城市數字化管理? 課程改革
【基金項目】2019年蘭州城市學院本科教學研究項目《基于項目式學習的<城市數字化管理>實驗課程改革方案研究》(編號:2019-yj-26);2019年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產教融合背景下城市管理本科專業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編號:201901212039)。
【中圖分類號】G64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15-0174-02
2019年年末,我國城市化率突破60%的大關。城市發展要求城市管理人才不僅具備專業的城市管理知識與技能,還需對信息技術的發展動向及其對城市管理的影響有敏銳的洞察力和應用創新能力。《城市數字化管理》實驗課程具有培養和提升學生的數字管理能力的重要載體作用,在實際中存在著實驗實踐支撐不足、與行業領域實際發展脫節、忽視學生學習成效等問題。基于此現狀,引入項目式學習探索《城市數字化管理》實驗課程改革,提升學生的實操能力和探索創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項目式學習的內涵
項目式學習,強調以真實情境中的問題為任務驅動,將學習內容以項目活動的形式呈現,學生通過充分利用最優化的學習資源合作探究、發展創新。其直接作用是彌補現有課程內容設計的不足,通過恰當的項目與情境創設,在實際應用中促進學生對課程知識的內化與遷移,進而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應用多學科知識完成項目活動,提升信息時代城市管理所必需的多元能力。
據此,筆者總結了項目式學習的操作要點:項目目標、驅動性問題、持續探究、全程評估。
(1)項目式學習的項目目標與專業、課程培養目標有效銜接、自成一體。項目培養目標是專業人才、課程培養目標的具體化,強調學生學了什么,鼓勵學生在“做”中學習與思考。通過科學合理的項目選題、嚴謹系統的項目設計、準確專業的項目實施實現項目目標,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獲得感、成就感。(2)以驅動性問題為導向是項目式學習的核心要素。學習任務設計能夠激發動力的原因在于它讓學習過程發生三個轉變:有意思、有意義和可能。學生基于興趣、問題感知自主選擇合適的選題,強調學生通過“實驗性的親歷”獲得知識與技能,進入“應用、分析、綜合、評價”等較高級的認知層次。與傳統的項目活動相比,學生在項目式學習中擁有更多的自主權、選擇權、無監督的學習時間和責任感[1]。(3)不斷實踐探究的過程是項目式學習的基本要求。探究問題是學生有效學習的本質,通過讓學生參與項目的方式來改善學習效果,開發相關技能[2]。在項目教學中,學生通過主動學習來完成項目任務,這不僅能使學生感受已有知識的價值,還能夠拓寬其理論知識的應用邊界,從而實現創新,成為知識的發現者[3]。學生在嚴謹、持續和深入的探究中不斷打破原有的認知,增加反思頻率,產生深度體驗,這是學生成長過程中知識、能力、素質三維目標真正實現的重要過程。(4)項目式學習的評價要同時關注過程與結果。項目式學習要避免流于形式,遵循管理的閉環準則和具體評價的客觀性、激勵性與反思性原則。教師可以采用一種以“鼓勵探究”為主的評價觀:盡量減少正誤、好壞評價,而以鼓勵努力為主[4]。項目式學習的最終目標是激發學生的潛能和學習動力,創造各種可能性。
二、《城市數字化管理》實驗課程存在問題
當前,《城市數字化管理》實驗課程教學方面均存在著程度不一的以下問題:(1)實驗資源投入和后續維護保障不足,缺少相應的實驗設備和實踐平臺,以理論教學為主,實驗內容單一零散,應用意識與應用氛圍不夠;(2)實驗內容設計更新與行業發展結合不夠緊密,以傳統驗證性實驗為主,功能單一,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相對缺乏,無法深層次達到問題意識的啟發和問題解決能力培養的效果;(3)實驗課程教師普遍缺乏實踐經驗[5],對城市實際運行情況缺乏準確、深入的了解,教學案例和實驗內容陳舊、缺乏實用性;(4)本課程的實驗教學與專業其他實驗教學環節整合不足,課內實驗、課外實訓、大學生創新實踐項目以及學科競賽各環節之間的關聯性較差,難以滿足近年來城市管理與實踐交叉、復雜、系統的發展趨勢;(5)傳統的以教學進程為導向的教學模式忽略了學生“學習成果”這一根本目標,學生學習的自主化激勵和差異化培養不足。
三、項目式學習在《城市數字化管理》實驗課程中的具體運用
《城市數字化管理》主要培養學生在數字化環境下進行城市管理的理論與技能。使學生了解數字化城市管理的基礎概念、業務模式及國家建設的相關行業標準,通過實驗熟悉掌握數字化城市管理運作的流程及管理機制,在此基礎上能進行業務流程的優化與再造創新,為城市的規劃、建設和管理提供決策與服務功能。
(一)項目設計
結合項目式教學特征和城市運行中的日常實際、社會問題及學科發展,圍繞學生學習產出對《城市數字化管理》實驗課程進行項目式設計,構建目標明確、層次清晰、模塊多樣、項目深化的實驗課程教學體系。將城市數字化管理實驗分為基礎型實驗、綜合型實驗、設計創新型實驗等三層次項目。
基礎型實驗項目的目的是讓學生對城市數字化管理系統有直觀、感性的認識,可以選擇實驗軟件中附帶的案例和演示實驗。學生按實驗步驟和操作手冊重復操作進行實驗,理解所學的基本概念、原理及相關理論與方法。
綜合型實驗項目要求學生針對某一具體城市管理問題進行系統分析、設計和優化。在實驗過程中,以系統分析和探索為主、設計為輔的思想指導學生進行實驗。實驗內容主要包括系統分析和設計階段的業務流程及其功能分析設計。重點考查學生對城市管理“真實問題”及管理需求的感知、調查分析和信息系統建模能力,引導學生把握現代信息技術在城市管理中的深層次應用,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邏輯分析能力和團隊合作的精神,提升學生從理論知識到實踐應用的能力。
設計創新型實驗項目是指將實驗課程的外延向創新創業、社會實踐環節拓展延伸,為開放性實驗項目,由學生在課后依托校內實習實訓平臺、校外實習基地、實地調研等形式完成。整合資源構建協同育人的多元聯動機制[6];鼓勵學生參與創新創業大賽、教學科研課題、案例研發等活動,實現“產、學、研”一體化的科研與社會服務功能,實現學生從理論到實踐再到科研創新的升華。
(二)項目實施與驗證
將新的課程方案應用到《城市數字化管理》實驗教學中,對學生在課前、課中、課后的學習情況進行觀察與記錄,為實驗內容安排、教學策略設計、教材編寫、教學評價確立依據。同時,加強實驗實踐基地建設,與合作單位共建實驗室,引入合作單位深度參與課程教學環節。借助企事業單位的平臺、資源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技術條件的創新空間,實現城市數字化管理理論和知識向城市數字化管理技術應用轉化,確保學生實操能力得到提升。
(三)項目評價
建立與本課程相適應的運行管理辦法、評價和激勵體系,加強對實驗教學各個環節的規范與指導。學生的綜合成績由各個模塊的成績加權組成,個人成績由出勤率、基礎型實驗項目的準確率等進行評定;小組綜合成績由綜合型和創新型實驗項目的時間進度控制、實驗報告和總結匯報等進行綜合評定。
(四)項目實施效果
創新與推廣,通過“教學方案設計”與“實施與驗證”步驟的迭代進行,完善實驗課程改革方案,并嘗試將其推廣應用到其他實驗課程。圍繞實驗課程體系的創新,打造具有城市管理特色的實驗課程,推動城市管理專業實驗實踐條件建設,從而推進實驗室建設與管理的規范化、制度化和高效化。
四、結語
《城市數字化管理》實驗教學是城市管理專業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具體載體,但僅僅只是城市管理專業整個實踐教學的一個組成部分,要堅持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的戰略,借助校企合作、產學研合作契機,進一步擴大人才培養的合作主體。鼓勵與組織學生到城市相關行業與部門開展體驗式教學,對外聯合相關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挖掘行業優勢、優化人才培養和實踐教學體系、創造就業機會,對內加大專業內部和院系之間課程資源、師資力量和實踐教學平臺的開發和利用,鼓勵學生在交叉學科領域開展探索與學習,培養綜合素質水平高、創新能力強、價值觀端正的優秀城市管理與服務人才。
參考文獻:
[1]Thomas J W.A Review of Research on Project—Based Learning[EB/OL].(2000-03-01)[2021-01-02].http://www.autodesk.com/foundation.
[2]劉廣平,陳立文,李嫄.國外基于項目式學習的教學模式研究述評[J].高等建筑教育,2014(4):44-48.
[3]周明虎,汪木蘭,封世新.項目教學法的實施與典型案例分析[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0(13):6-8.
[4]李人,夏曉菲.促進深度學習的項目式學習教學策略[J].教育導刊,2020(4):48-54.
[5]馮日欣,賈昆崳.深化高校管理類專業實驗教學改革的思考[J].實驗室科學,2015(6):119-222.
[6]馮貴霞.城市管理專業“專創融合”型人才培養模式探析[J].高教論壇,2020(8):38-41.
作者簡介:
曾文清(1987年-),女,湖南衡陽人,講師,碩士,主要從事城市管理、危機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