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紅玲
(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上步中學 廣東 深圳 518031)
想要課堂內容豐富生動,就有待老師想辦法擴充自己的知識面,深入鉆研教材,在備課的時候可以對有關知識點的講解方式進行設計和琢磨,對于一些重點難點需要記憶的地方,可以運用一些比較生動恰當的例子、比喻、順口溜或小視頻等方式來方便學生們的記憶,在時間等條件予許的情況下還可以給學生們講一些與數學知識有關的小故事,不但能活躍課堂氣氛,還能夠給數學課堂增加一些趣味性。結合以下例子,談談我個人的體會:
數學新課程的內容有了不少改動,難度降低了,最重要的是更貼近生活了,書中有很多圖片和例子都是生活中的數學知識,學生們都挺感興趣,上課時,要好好利用,還可以加上多媒體輔助教學,增加學生注意力的集中性,收到了理想的效果。例如,我在給學生們講解圓與直線的位置關系一課時,除了演示書上的生活例子外,更用幾何畫板動態演示了位置變換,同學們都很專心,不僅感受到數學的趣味性,而且連枯燥的數量關系也牢牢記住。
能夠降低很多數學知識點的記憶難度,比如學生們就很容易將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記錯為(a+b)2=a2+b2,對于這種情況我就會教學生們“首平方,尾平方,兩倍首尾中間放”這樣一句順口溜,當課堂上用到這個公式的時候,我就會先說第一句,然后讓學生回答后兩句,這樣成為習慣后,用到公式的時候一說順口溜就不容易出現錯誤了。初中數學知識中有不少可以編順口溜口訣的,所以在備課的時候都用心去研究,目的就是為了幫助同學們更好更快的記憶知識點。
隨著時代科技的進步,老師教學不能局限于黑板粉筆頭,還要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將一些新時代的信息技術運用到教學中來。在現在的初中數學教學中,很多知識點的教學都可以運用到信息技術,我們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可以切入的知識點,圍繞著這個知識點的揭示、闡述、展開、歸納、總結等環節,將現代信息技術融入到整個教學過程中去。比如在“三角形”一課的教學過程中,知識點很多,如:三角形的意義、特征、分類、認識,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認識三角形的底和高、畫高等。在現代的信息技術之下,可以有效的將中控系統的傳送功能運用到教學過程中,比如可以先展示一些三角形的實物圖信息,再借助計算機將實物圖的一些非本質屬性隱退,進而將三角形的幾何圖形抽象出來。然后還可以應用動態演示三條線段圍成三角形的整個過程,進而幫助學生們認識到三角形是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封閉圖形等信息,并且計算機網絡的BBS功能還可以協助學生們學習,幫助學生們揭示三角形的意義;還可以通過各種網絡技術演示更多不同種類的三角形,進而能夠讓學生們更加自主化個性化的學習,再讓學生們對各種不同的三角形進行分類,這樣利用知識點切入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整合教學的方式,不但能夠節約教學時間,還可以更加有效的突出教學重點,進而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義務教育是面向全國適齡兒童的一種教育方式,為的是使每一個適齡兒童都能夠在學業上取得一般性的發展。學生的智慧水平和基礎是不可能整齊劃一的,所以對學生要求必須因人而異!數學是所有科目中成績好與壞懸殊最大的學科,上課時,就不僅要備課,更要備人:圍繞教材大綱,在講授時,對每個知識點分層次要求。上課內容、練習、作業分為三個檔次,無“*”為基本要求,人人要會;“*”為60~80分同學要掌握;“**”為85分以上同學要懂!這樣,會減少差生一點不會,好生接覺得吃不飽得現象。每周一次的培優,給吃不飽的同學額外補充知識,讓他們感到有距離,有目標。
而補差呢,不僅僅只是為了幫助學生們補習以往的知識,更重要的是為了幫助他們樹立起學習的信心,打消對數學的恐懼感,在自己的水平上奮力拼搏。
總而言之,只要我們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多留意一些細節之處,就會發現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有很多方法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使得教學氛圍變的更加活躍,只要做出了一定的堅持,就可以讓學生們喜歡上數學,從心底更加愿意學習數學,這樣對于學習數學知識就會變的更具有積極性,才有了學好數學的基礎,才有了提高成績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