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國宏

兒子是一個特別有上進心的孩子。去年春天,學校開展“認養綠地”活動,讓每名學生認養一塊公共綠地進行管理,以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培養孩子的生態意識。兒子在公園認養了一塊綠地,他多次喊我和愛人一起去看看他“認養”的綠地。每次,我們都以工作忙、家務多為借口拒絕了。兒子被拒絕后,臉上布滿了失望的表情。其實我知道,很多家長都不關心這些事:不就是讓孩子看護一塊綠草坪嗎?放學抽空過去撿點垃圾、澆澆水什么的也就夠了,還能玩出什么新花樣來?所以,很多家長和我一樣,沒有把孩子認養綠地這件事重視起來,當然更談不到親臨現場指導了。
一個周末,我們一家三口去公園散步。走到一塊綠地前,兒子突然間喊了一聲:“爸,媽,你們快看,前面就是我認養的綠地!”我和愛人順著兒子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在離我們不遠處,有一塊綠茵茵的草坪。我們走過去一看,綠綠的小草長得非常壯實、細膩而勻實,沒有一塊“斑禿”。綠地管護得非常潔凈,沒有一片紙屑和一根草棍兒。旁邊的樹上還掛著一塊小牌兒,上面醒目地寫著:“小草怕疼,請您別踩!認養人:錢小豪。”
“兒子,你的綠地管理得不錯呀!”真沒想到兒子居然管理綠地這么上心,我和妻子齊聲贊嘆。
兒子的雙眸瞬間亮了起來,臉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當然啦,我一周來護理三次呢!”
在兒子的提議下,我們一家三口在綠地旁合了影。回家的路上,兒子一直滔滔不絕地講著護理綠地的“知識要領”。看得出兒子特別高興,因為我們欣賞了他的“杰作”,并肯定了他的成績。我們僅僅一句“肯定”,就給兒子帶來了這么大的快樂,這是我始料未及的。想想我和其他一些家長的做法,心里還真是有些慚愧!
從那以后,我開始特別關注兒子生活中的各項“戰果”了,還會及時給予點贊、肯定和表揚。
我和妻子下班到家,看到兒子去超市買來的青菜——這可是兒子第一次獨自完成“采買”呀!我們及時給予了表揚。
兒子參加了區少兒繪畫大賽,他畫的《晨讀》獲得了二等獎。兒子舉著證書和畫作跑回家,我們全家人在一起,一邊分享他的快樂,一邊欣賞他的杰作,還指出了其中的優點和不足。
暑假期間,兒子回到農村姥姥家養了一群小鵝。兩周后他打來電話,讓我們去看他的小鵝。雙休日,我和愛人也回到農村,陪兒子一起放鵝,還用手機拍了好多他放鵝、給鵝飲水的照片和視頻。兒子自始至終都笑容滿面,樂得跟過年似的。
一年多的生活實踐使我逐漸認識到,作為家長,一定要細心地呵護孩子的每一個、每一種“成就感”,懂得分享他們的“成就感”。時下有很多家長忽略或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對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取得的點滴進步不聞不問,視若無睹。時間一長,孩子心中的上進之火便逐漸熄滅了。父母眼中的孩子沒有“上進心”,孩子心中沒有“成就感”,這對孩子的成長是一種沉重的打擊,甚至是毀滅性的打擊。希望更多父母能早日意識到這一點,和我一樣,時時、處處關注孩子的成長,懂得分享他們的“成就感”,充分肯定孩子的每一點小進步,從而激發孩子們的上進心。
(責編 宋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