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媒體技術的發展,使得公共圖書館的發展模式發生轉變,成為以讀者的閱讀需求為核心,借助現代新媒體技術為讀者服務的模式。本文主要對當前新媒體背景下公共圖書館讀者服務存在的問題進行簡要的分析,并以新媒體與公共圖書館的關系以及新媒體背景下公共圖書館讀者服務的特征為出發點,具體探討實現公共圖書館讀者服務的創新措施。
關鍵詞:新媒體 公共圖書館 讀者服務
一、引言
新媒體的快速發展,推動了讀者閱讀模式的轉變,相應的公共圖書館讀者服務模式也得到創新,但新媒體背景下公共圖書館讀者服務仍存在著諸多問題。
首先,公共圖書館尚未形成對新媒體服務的正確認識,缺乏主動服務意識。最典型的是其建立的公共圖書館網絡平臺,無法提供積極的內容。譬如微信公眾號,工作人員沒有做到對具體內容的理解,缺乏相關設計新媒體內容的經驗和技術,僅僅推送簡單、枯燥的內容,使新媒體服務形同虛設。
其次,不能形成新媒體對圖書館電子資源的全面覆蓋。盡管公共圖書館斥巨資采購了相關的數據庫資源,然而缺少對這些數據庫的宣傳,或者僅僅將這些數據庫資源嵌入新媒體應用中,無法有效利用數據庫資源,導致讀者對公共圖書館的數據庫資源完全陌生,無法享受到圖書館的讀者服務,在一定程度上,圖書館的數據庫采集失去了意義。
最后,公共圖書館的推送內容沒有吸引力。在具體的推送內容選擇上,公共圖書館無法提供有針對性的內容,其推動的信息均是無區別的,不對讀者的閱讀信息進行相關統計分析,沒有做到精準地讀者服務,導致讀者的閱讀需求無法得到有效滿足,且處理每日推送的無區別的信息,極易引發讀者的厭倦心理。
二、新媒體與圖書館的聯系
(一)資源具有互補性
傳統公共圖書館館藏資源的管理中,對于書籍管理的空間、規模具有很大的限制,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這種限制,讓圖書館資源的空間管理具有無限性,可以容納海量的不同種類的書籍。公共圖書館相比高校圖書館而言,面對的服務對象更加多樣化,導致其服務的資源也更加多樣化,在新媒體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圖書館的類型以及形式均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圖書以及期刊的電子化成為讀者獲取圖書館資源的有效渠道,將新媒體技術的優點與公共圖書館的價值進行緊密的結合,可以極大地提高讀者的閱讀感受。
(二)新媒體給信息資源采集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挑戰
新媒體背景下,信息技術的多元化極大地提高了信息的及時性,但信息采集工作量迅速增加,且工作變得更加復雜,導致圖書館的書籍采集工作更加具有挑戰性。一般情況下,信息的收集整理包括對具體信息的種類進行劃分,及時處理無效的信息,合理把握公共圖書館的發展形態,在信息采集的過程中充分考慮圖書館服務讀者的不同性質及資源,將核心的信息資源及時地傳達給讀者。
(三)新媒體改變了讀者的閱讀方式
在新媒體尚未得到廣泛傳播前,傳統的紙質書籍是閱讀的主要方式,但隨著新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這種模式遭到了巨大的沖擊。以電子信息技術為核心的資源閱讀與學習方法,具有極大的便利性和環保性,優化了傳統紙質閱讀的模式。新媒體技術將多種類型的資源存儲在數據終端,形成了巨大的資源庫,方便讀者隨時隨地進行閱讀,節省了讀者的時間,使圖書館內部資源得到最大限度及最為高效的利用。
三、新媒體模式下讀者接受公共圖書館服務的主要特點
(一)方便快捷
當前,我國已經步入信息互聯網時代,人們日常工作及生活方式均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工作節奏日益提速,很多人在閱讀過程中對相關服務的便捷性需求更高。在新媒體不斷發展的大背景下,公共圖書館讀者服務的便捷性優勢受到重視。通常情況下,公共圖書館主要是服務于廣大讀者的,其主要目的是滿足廣大讀者的閱讀需要。在新媒體技術快速發展的情況下,實現新媒體技術與公共圖書館讀者服務的有效結合,可以極大地提高公共圖書館讀者服務的便捷性,實現對公共圖書館讀者遠程閱讀服務的高效管理。同時,公共圖書館便捷性的提高,突破了公共圖書館原有閱讀模式的限制,優化了公共圖書館的讀者服務形式,可以吸引更多的讀者參與公共圖書館的閱讀中,創建更加高效、理想的閱讀服務與管理環境。
(二)時效性
閱讀時效性的提升是當代新媒體背景下公共圖書館閱讀發展的趨勢,合理使用新媒體技術,打破傳統公共圖書館閱讀模式的時間以及空間的限制,將原有的閱讀內容進行實體化、數字化的轉變,可以大大地提高公共圖書館閱讀的實效性。當前,公共圖書館讀者服務的創新發展要結合新媒體技術,充分借助現代信息科技手段,打破傳統閱讀模式的限制,為廣大讀者提供更滿意的服務。同時,將各種形式的閱讀內容進行有效整合,形成完善的閱讀整體,才能完善基礎性閱讀管理工作,建立科學的公共閱讀平臺。加強新媒體背景下公共圖書館的時效性管理,可以有效對圖書館資源進行線上管理,廣泛地為線下實體閱讀進行宣傳,明確未來公共圖書館服務的發展方向。
(三)安全性
新媒體背景下,公共圖書館讀者服務的安全性特征主要包括閱讀隱私、讀者身份信息安全以及閱讀信息的保密性等多項內容。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當代,信息安全是公共圖書館讀者服務創新發展需要考慮的首要因素,如此才能打造高效化、安全化的公共圖書閱讀環境,為轉變圖書館服務模式奠定堅實的基礎。當前,各種用戶信息泄漏事件頻繁發生,嚴重侵害了用戶的個人權益。因此,公共圖書館讀者服務的創新,要有科學的管理標準以及規范,完善管理活動,保障用戶信息的安全性。
四、新媒體模式下公共圖書館服務讀者的有效措施
(一)積極創新服務模式
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及廣泛應用為公共圖書館服務模式的創新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為適應時代的發展變化,公共圖書館需要積極轉變思想,分析自身與新媒體技術的結合點,主動與讀者互動交流,使讀者能夠充分參與到公共圖書館的服務體系之中。當前,人們進行社交的主要方式為微信等線上模式,這種社交模式大大地提高了群眾交流的便捷性,且社會熱點能夠更快捷地實現大范圍傳播,進而改善人們獲取信息的效率,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作水平及生活質量。新形勢下,公共圖書館開展服務模式創新期間,必須將新媒體作為核心,有效收集讀者的建議,充分結合讀者的興趣與學習需求,強化讀者在閱讀中的主體地位,從而開展有針對性的服務,加強與讀者之間的互動,優化讀者的閱讀體驗,不斷提高讀者的參與度,調動其積極性,加強讀者對圖書館讀者服務的監督,為公共圖書館讀者服務的創新奠定堅實的基礎。因為以先進互聯網為依托的新媒體技術,可以在短期內快速地獲得、捕捉相關信息,提升讀者的閱讀質量。
在具體的實踐中,公共圖書館需要積極引入先進的信息化技術,更新思想認識,以讀者需求為自身發展的主要目標,及時完成轉型升級發展。比如,在服務創新中可以建立相關的微信、微博平臺,給予讀者廣泛交流的平臺,及時獲得讀者關于圖書館讀者服務的反饋,從而有針對性地提升自己的服務。
(二)實現不同檢索平臺的整合
在新媒體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圖書館綜合管理服務也應不斷升級,其關鍵部分公共查詢目錄也應得到進一步發展,應該積極拓展服務內容,優化服務體系,可增減突出的檢索、自助借閱及歸還等方面的功能,實現不同檢索平臺的多向互檢,促進資源的有效利用。
實現不同檢索平臺的整合,讀者可以在圖書館網站上得到相關書籍的評價等信息,這有利于讀者選擇適合自己閱讀的書目,以進行更有效的閱讀,從而提高閱讀的效率和質量。同時,公共圖書館讀者服務的創新還應充分考慮圖書館的推薦功能,結合大數據等先進技術,仔細分析不同讀者的閱讀記錄,明確不同讀者的閱讀偏好和心理訴求,從而為其推薦相關的書籍,提高讀者閱讀的滿意度。
(三)以讀者為中心,提高服務的精細化程度
新媒體背景下,讀者閱讀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要想進一步加強圖書館對讀者閱讀的吸引力,就必須創新傳統服務意識,以讀者為中心,最大程度上滿足讀者的基本需求。在實際開展服務的過程中,公共圖書館需要樹立創新思想及服務意識,以讀者的角度思考如何服務,并以此為基礎開展創新,實行更加主動積極的服務。在以移動閱讀、手機閱讀等碎片化閱讀方式為主的形勢下,圖書館需要利用資源優勢,為讀者建立深度閱讀的平臺,并為豐富其碎片化資源提供必要的支持。同時,圖書館讀者服務的創新應著重強調學習者的積極作用,在為讀者搭建優質平臺的基礎上,更應強調服務手段的更新,舉辦相關自主學習活動,調動讀者的學習參與性。
例如,公共圖書館可以定期發送相關書籍目錄到讀者的手機終端,并將二維碼鏈接融合其中,方便讀者對書籍的選擇與閱讀,有效滿足讀者閱讀的心理需求。公共圖書館必須優化服務理念,樹立主動服務意識,了解讀者的閱讀偏好,在此基礎上開展創新服務。
(四)加強與新媒體平臺的合作和移動端網絡讀者服務管理
一方面,要加強與新媒體平臺合作。公共圖書館讀者服務的創新是否具有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與新媒體平臺的合作。只有與新媒體平臺進行良好的合作,加強雙方的交流,才能形成以讀者為中心的服務環境,改變傳統圖書館片面的服務模式,提高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水平,增強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品質,形成完善的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
另一方面,加強移動端網絡閱讀服務管理。科技的進步是實現公共圖書館讀者服務創新和良好發展的重要力量,為圖書館的讀者服務創新帶來了新的機遇。我國公共圖書館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加強技術研究分析,學習西方國家管理圖書館及服務讀者的經驗,積極引入移動圖書館等先進模式,不斷豐富完善服務體系,加入借閱信息查詢及圖書館活動查詢等服務內容,并依據地區讀者的具體情況建立互聯網閱讀管理體系,開發手機App,提高公共圖書館閱讀的便利性,實現更加先進的公共圖書館讀者服務模式。
五、結語
總而言之,在新媒體迅速發展的背景下,公共圖書館讀者服務的創新成為必然趨勢,準確把握公共圖書館讀者服務的全新特征,積極開展服務創新,是推動圖書館讀者服務創新的關鍵舉措。因此,公共圖書館必須加強與現代新媒體技術的交流與融合,將現代新媒體技術融入公共圖書館讀者服務創新中,提高讀者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1]張小燕.“互聯網+”背景下公共圖書館新媒體服務的創新與跨越[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7,29(11):19
0-193.
[2]葉有志.新媒體背景下公共圖書館讀者服務的創新探究[J].傳媒論壇,2020,3(14):115-116.
(作者簡介:崔宇,女,本科,甘州區圖書館,助理館員,研究方向:全民閱讀推廣)
(責任編輯 劉月嬌)